孔铮桢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从聆听到对话
——2014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侧记
孔铮桢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以陶瓷为媒介,中韩两国的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这种交流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与延续,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文化新形态。2014年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就是这样一次兼顾历史、映射时代的文化交流活动,其深远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两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层面,亦对中韩两国的睦邻关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文化交流;青瓷;民族-国家
2014年10月21日,第四届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新厂校区国际陶瓷艺术交流中心隆重开幕。中韩两国的知名陶艺家在展览中以陶艺作品对话,交流他们对现代陶艺与陶瓷文化的见解与看法,观众则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品味文化交流所带来的艺术发展与文明进步。作为展览举办地的景德镇不仅是中国陶瓷文明的坐标,更是世界陶瓷爱好者的圣地。在过去的历史中,景德镇陶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开辟了辉煌的“海上丝瓷之路”,见证了中外文明交流的进程。如今,景德镇陶瓷更作为国家品牌继续担负着文化交流的重任。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就是这样一次以“民族-国家”为关键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两国艺术家以各具特色的陶艺作品展现他们富有时代性特征的艺术思维,表述了两个民族对于同一种艺术的不同理解与思考结果。
自公元1世纪开始,中国人创烧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这一创造从产生之初便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于中国而言,我们早于西方一千余年发现了制瓷的奥秘;于世界而言,我们获得了一种新颖而便利的生活物资;于历史而言,陶瓷成为了自此之后绝大多数政治、商贸往来活动中的主角,书写下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史。
中国作为瓷器的首创国,不仅掌握着当时最为先进的制瓷技术,更引领着陶瓷文化及审美的发展走向。无论是早期的青瓷、白瓷、黑瓷,还是后来的青花、颜色釉、釉上彩瓷,无不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刷新人们对于陶瓷的想象与期待。正是这种绝对的文化优势,使得中国陶瓷自唐代开始便成为每一次重要文化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成员。国人以精美的陶瓷产品为媒介,以政治或经济交流的方式与海外各国进行着密切的文化往来,在一次次商贸及文化活动中宣扬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换回国人前所未见的“奇珍异宝”,开创出更为辉煌的陶瓷发展史。追随古人的足迹,我们不难发现,从唐代开始,中国的海外商队便已带着数量庞大的陶瓷产品远渡重洋,他们的活动遍布非洲、欧洲、西亚及东南亚各国,作为近邻的朝鲜更是出土及保存着大量的中国外销瓷产品。
现有的考古及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朝鲜三国时代(公元前57-公元668年)便有僧侣前来中国,至新罗末期(公元10世纪前后),大批朝鲜的儒家学者留学中国,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陶瓷产品自唐代开始便外销至朝鲜(高罗),例如:在庆州出土一件三彩三足鍑,在海州龙媒岛出土三件长沙窑贴花人物褐斑壶,其中一件于壶柄右下侧以釉下彩书以“郑家小口,天下有名”铭文,另一件则在相同的位置书有“卞家小口,天下第一”铭文。至宋代,朝鲜(高丽王朝)与中国的文化及经济往来日渐频繁,大量景德镇青白瓷持续输入,对高丽青瓷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多件12世纪青瓷器,以及全罗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高丽青瓷窑址所出青瓷遗存来看,此时的高丽青瓷产品无论在造型还是装饰上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中国韵味。与此同时,高丽的制瓷工匠们在中国青瓷的制作基础上,根据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技法——青瓷镶嵌,这种类似于金银错及螺钿镶嵌的技法装饰的瓷器,色彩对比鲜明且不失素雅,纹样细腻且注重意境,这种品格独特的陶瓷制品自出现之始便广受推崇。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氏王朝的建立不仅带来了政治格局上的变化,亦以其独特的“综合文化”倾向改变了朝鲜青瓷一枝独秀的面貌,由于彼时中国的陶瓷审美习俗中对白瓷、黑瓷及彩瓷的重视度日渐提高,这一变化也随着文化交流的过程逐渐蔓延至朝鲜(李朝)。据李朝《世祖实录》记载:“元人尚白,大明尚黑,以至日本尚青……吾东方常时好着白衣,”因此,白瓷的引进与生产之风在李朝时期极为盛行。同时,青花瓷也以其独特的艺术品位吸引了李氏王朝的统治者们,成伣于《慵斋丛话》中写到:“世宗朝御器专用白瓷,至世祖朝杂用彩瓷,求回回青于中国,画樽、杯、觴,与中国无异。”在长期的学习与模仿中,朝鲜的制瓷匠人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中国陶瓷制造的技术工艺,更在此基础上开创出独特的装饰风格,特别是在16世纪末期日本侵朝及17世纪中期清军入朝之后,受文化情绪的影响,朝鲜陶瓷的装饰从原有的写实风格转变为抽象写意的风格,明清中国文人画艺术的影响在这种转变中得到了极为突出的表达。同时,中朝之间的陶瓷文化交流与输出已不再是由中国向朝鲜的单向行为,由朝鲜工匠制作的精美青瓷也同样令中国的消费者赞不绝口,特别是李朝青瓷铁锈花和粉青砂器更以其独特的装饰效果而声名卓著,正如后来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所说:“高丽陶器色青者,国人谓之翡色。近年己来,制作之巧,色泽尤佳。酒尊之状如瓜,上有小盖,而为荷花伏鸭之形。复能做碗、碟、杯、瓯、花瓶、汤盏,皆窃仿定器制度,故略而不图,惟酒尊著异耳。……高丽燕饮器皿,多涂金或银,而以青陶器为贵。有狻貌香炉,亦翡色也,上蹲兽,下为仰莲以承之,诸器惟此物最精绝。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
延续19个世纪的文化交流关系在二战结束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上世纪80年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此时的韩国亦积极地推行北方外交,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两国通过贸易、体育、文化等非政治性的交流活动重拾友好关系。经过一系列的预热活动及尝试后,1992年8月24日上午9时,中韩两国外长在钓鱼台国宾馆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自此,中韩两国的政治关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之后的文化交流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中韩文化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渐密切起来。迄今为止,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已延续20余载,在经济合作的高潮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感,更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先导。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现实表现;同时,文化也是民族关系的融合剂,它以一种温柔的姿态将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两个民族间因何种问题产生隔阂,只要他们循着共同的文化脉络,最终必能重新建立起联结的纽带。中韩两国外交紧张关系的冰释实际上正是这一观点的现实阐释。地域上的毗邻而居使得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便同属于“儒学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内的人们不仅有着使用汉字、筷子的文化表象,更有着中庸、向善的文化内涵。在古代的文化交流中,中国人以开放的心态将自己的先进文化传播至海外,而韩国人则以开明的态度接纳中华文化,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树立了属于他们的文化品格。在长期的交流中,学习者的反馈与创新为传播者提供了新的创造思路,两国的文化在这样的积极互动中呈现出互为融合的态势,这种态势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的发展中,亦直接地反映在了陶瓷艺术的创造过程里。特别是随着科技文明发达程度的提高,信息往来及交通方式的便利,使得这种交流与改变呈现出特别的新意,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中韩两国的陶瓷艺术家积极地寻找着文化的互通点,构建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性陶瓷艺术语言。
从中韩两国的陶瓷文化交流史看,最初的学习总是围绕着技术的层面展开,如青瓷的胎、釉配制及装饰等,但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永远不可能仅限于此,无论是学习者还是传播者,他们总会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充实所学与所想,以此构建出一种更为优秀的文化形态,这一过程若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便是“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概念。
“民族”意指人种、种族,早在13世纪时,这个词就已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到了18世纪以后,“民族”一词开始成为重要的政治概念,它指向现代民族-国家疆域内的所有公民,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外国的”。“国家”概念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这个词语自产生之初便具有浓厚的政治含义,它表示着一种政治威严。由此,“民族-国家”这个固有名词便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生出更为深刻的引申含义。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认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与各种新形式传播媒介的产生有关,例如以报纸为代表的新媒介产生之后,人们在快速交流的信息面前产生了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加之政治的区域性整合行为,文化传统、语言、合作便成为这种认同感产生的前提条件。在整个20世纪,民族-国家理论在经历了早期的负面价值判断,中期的正义概念光环,以及晚期的概念重组之后,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融合和现代传统思想的交错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文化的单一性和同质性已难乎为继,只有开放、民主的现代商业社会才可能顺应历史的发展。”[1]如今,虽然对于民族-国家概念的释读还存在多种矛盾与争论,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文化的交流始终是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基石,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能够不断地修正自己对于民族的认同感,正视自己对于国家的价值与责任。
中韩两国的陶瓷艺术虽同出一源,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二者渐渐发展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面貌,如今,在交流活动的积极影响下,中韩两国的陶艺家通过这种互动的行为再次接触与审视对方的艺术精髓。同时,当这一在历史长河中跋涉千余年的“同源之水”被放置于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便能够更为方便地领悟出艺术的真谛,即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艺术必定是一个民族意识精神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品格象征。正如中国的青瓷艺术源于中华民族“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理念,因此,国人在品评青瓷时常以“玉”与之相较,其中尤以陆羽“类玉类冰”为最,这种民族性的审美传统延续至今,中国的现代陶艺家们在创作青瓷作品时依然享受着那种温润的质感与清透的色彩效果;而对于韩国陶艺家来说,青瓷的审美价值则有所不同,在西方现代陶艺理念的影响下,韩国的陶艺家们在表现青瓷之美时更强调造型上的个性与“民族符号”的再现。中韩陶瓷艺术的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如今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在此次艺术交流展上,两国学者围绕“景德镇及朝鲜青白瓷的传承与创新”和“景德镇及朝鲜青白瓷的造型和装饰比较”这两个主题所作的研讨,也充分说明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及其社会价值。
归根结底,2014年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以实际行动和成果表明,在21世纪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与概念革新使得以陶瓷为代表的文化传播与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研习,信息的快速更新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将文化的交流提升到精神与内涵的个性发展层面,艺术的形式不再流于表象,艺术的真谛亦随着这种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而深入人心。
[1] 汪民安. 文化研究关键词[M]. 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07:197.
From Listening to Dialogue: Sidelights on the 2014 Sino-South Korea Ceramic Art Exchange Exhibition
KONG Zhengzhen
(Ceramic Academy of Fine arts of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The Sino-South Korea ceramics exchange is an in-depth communication of culture and art between the both countries. It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history and emerges as a new form of culture in the new historic background. The 2014 Sino-South Korea Ceramic Art Exchange Exhibition functions as a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y to inherit history of both countries and to map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Not only does it has a far-reaching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eramic art in both countries, but contributes a part to deepened friendly neighbo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eladon; Nation-State
TQ174.74
A
1000-2278(2014)06-0657-03
10.13957/j.cnki.tcxb.2014.06.019
2014-10-24。
2014-10-26。
孔铮桢(1979-),女,硕士,副教授。
Received date: 2014-10-24. Revised date: 2014-10-26.
Correspondent author:KONG Zhengzhen(1979-), famale, Master,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kzz79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