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心理咨询的头一年,遇到一位夫妻感情失和的男性,想通过咨询找到挽回妻子心意的办法。后来,我们似乎找到了问题所在,就是他缺乏“诚意”。于是他使尽浑身解数,想对妻子展现自己的真诚,得到的回应总是“呵呵”。他急得不得了,找我商量:上次她这么说,我该怎么回?下次她那么说,我又该怎么办?到底要怎样才能搞定她!最后妻子对他冷笑着说:你要是再拿那个心理咨询师教你的话来“搞定”我,就离了吧!
这种情形,总在出现,一直在出现。尤其涉及到人与人的感情时。我曾经十分希望能帮别人提供解决方案,却总是适得其反。后来我不那么做了。仍然有不少人自以为通过咨询得到了法宝,兴致勃勃地拿着某种方法,用到人与人的感情中试验……然后,我就一次次地成为那个“教人搞定”的坏蛋。到现在,再有人问我“该怎样搞定感情问题”,我只好说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一种心态是必定会雪上加霜的,就是“工具化”。
工具化,是指把感情当作工具一般的存在:我和你产生感情,是因为我希望你带来某个结果。譬如销售发展客户关系,都是为了提高业绩。当然,业绩不是白来的,总要平时用心经营,刻意布恩,“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说感情,就只是这么一点利益交换的情分。说是利用也好,說是交易也罢。总而言之,通过这段感情我得了利,就值了。
这种工具化,是把“感情”当成生意来做,目标是为了交换。既然是生意,当然就会有赚有赔。
按他的说法,工夫要做到平日,今天撮个饭,明天打个牌,三不五时地见面打个哈哈,关系处到润物细无声的地步,一辈子不用,而处处是用,方是境界。这境界我达不到,但我咂摸出了它背后的人际法则:谁都不喜欢被利用。就算别有用心地接近一个人,也最好掩饰得不着形迹。直白地献殷勤,反而让人心生警惕:你对我这么好,你想图什么?“不图什么,就是喜欢你。”这话很漂亮。但是真的吗?你喜欢我什么?是喜欢我这个人,还是喜欢我带给你的回报?人是很敏感的生物。你以怎样的心态对他,他不会察觉不到。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甚至一件事物,是我们从来不图什么的?即便它什么都不能提供,我们还是想跟它在一起?毫无理由地想在一起,不管不顾地想在一起,神经病一样地,飞蛾扑火地,想都不想就点头地就是要在一起?如果有,这种关系才叫感情。
感情这东西,就是可以不图任何回报。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无所谓结果。虽然有句话叫“养儿防老”,但是话说回来,绝大多数父母——哪怕嘴上念叨着这句话的——都不至于这样的低劣。甭管多丑多笨多没用的孩子,甚至有残疾,有缺陷的,看不到将来有获得任何回报的希望,还是要养,不光养,而且十分地喜欢,一看到还是打心眼里想要笑出来。这不是很奇怪么?到底他们想得到什么?什么都不需要,就是喜欢。这种不需要结果的感情,装是装不出来的。
“工具化”越来越成为这个社会的病。在今天,有多少人在谈感情的时候,其实是在谈利益呢?我遇到过不少来访者,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就发愁:“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怎么办?”不擅长就算了呗?不行!人脉不丰富的话,将来在社会上要吃亏。
换句话说,他们交朋友不是出于喜欢,有多在乎那个人,仅仅是为增加一条“人脉”以预防将来的吃亏。譬如小时候竞选班长,只为了“小时候多锻炼长大才能当官”。
那样的人,怎么可能擅长跟“人”打交道呢?他们只当别人都是任人摆布的工具。就像开头那位“到底要怎样才能搞定她”的先生。然而,也不能说这些人有什么错。如果跟他们聊深一点,就会发现,他们不过是重复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经验而已。某种意义上,他们自己就很少被无条件地爱过,当然也不可能知道应该怎么爱人。
前面说父母之爱不图回报,但也有这样的父母,总会给孩子培养以下逻辑:父母之所以对你好,是因为你聪明/懂事/学习好/给家里争气/能挣钱/会来事/有地位/让父母在别人面前倍儿有面子。那么,假如不具备这些条件,你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呢?
被这样养大的孩子,通常不敢思考这个问题。只好把自己变成一件好用的工具,尽可能地不让自己失去被利用的价值。再然后,他们用同样的方法要求身边的人。想要“搞定妻子”的那位先生,以及想要“发展人脉”的大学生,想要“打造孩子”的父母,想要“跟一百个不同的对象做爱”的性瘾者,其实差不多,根本上,都是不知感情为何物的可怜人。
李松蔚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心理学科普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