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发展现代农业途径探析

2014-02-11 17:33鲁加才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台州龙头企业现代农业

鲁加才

(台州市统计局,浙江 台州 318000)

一、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生产,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化工业装备和设施大量投入,科学的组织管理方式贯穿始终,农业经营管理不断创新。

(二)现代农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现代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从台州市农民收入构成看,以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农业为基础延伸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较大。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2471元,占整个农民纯收入比重的46.1%;到2012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6007元, 占整个农民纯收入比重的41.2%,尽管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下降了4.9个百分点,但加上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带来的务工收入以及各项惠农收入,从农业方面获得的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农民增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动力

现代农业既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知识密集的现代产业,既要求先进密集的科学技术作支撑,又要求农民必须具备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要掌握现代市场经济、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等知识以及现代科技成果的技能。这一要求的实现要建立在农民有一定投入能力之上,农民只有收入增加后才能用于现代农业投入和提高自身素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的目标不完全一致,而现阶段,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动力。

二、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现状分析

1.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03年以来,台州克服低温雨雪冰冻、“云娜”台风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2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01.12亿元,比2003年增长21.1%(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2.1%;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8.99亿元,比2003年增长23.5%,年均增长2.4%。

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7元,比2003年增长2.62倍,年均增长11.3%,其中劳务收入6841元,比2003年增长2.99倍,年均增长12.9%。农民纯收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2.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从2003年36.8∶1.7∶9.4∶51.3∶0.8调整为2012年36.3∶1.7∶10.2∶50.9∶0.9,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51.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79.2万吨,连续九年喜获丰收;油菜籽、水果、药材产量为1.70万吨、121.6万吨、2.75万吨,分别比2003年增长2.8倍、1.5倍、12.7倍;水产业稳步发展,水产品产量141.8万吨,比2003年增长2.5%。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2年出栏生猪 97.6 万头;牛、家禽出栏为1.2万头、3144.7万只;肉类产量为13.9万吨。

3.农业产业化组织迅速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力不断增强。

截至2012年底,台州市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5881个,比2003年增加5109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达291家,比2003年增加160家。省级龙头企业2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据台州调查队对23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调查显示,2012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28.28亿元,带动本地及外地农户18多万户,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

4.政府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近年来,台州市通过发动、引导、培训、扶持和规范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截至2012年底,全市合作社总数已发展到5426家,合作社成员达到 11.20万人,带动农户57.89万户,带动能力不断提高。

5.品牌战略成效显著,集群效应优势凸现。品牌是企业的形象,代表着产品、产业的实力。就农业来说,目前台州区域品牌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如仙居杨梅、三门青蟹、玉环文旦等已经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仙居杨梅、楚门文旦和临海蜜桔等获中国驰名商标。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优势产业集群得到良性推进,竞争力不断提升。黄岩罐头食品厂的“桔花”牌水果罐头获中国名牌产品。

三、当前影响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关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薄弱。农业生产是弱质产业,抵御风险病灾的能力脆弱,而且容易受到新闻事件的影响,自身修复能力也严重不足。

2.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目前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经营活动少,社员生产依然是单打独斗,真正能够完成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实体型协会较少,发挥不出合作社“抱团取暖,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规模经营赢取更大利润”的作用。协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健全和完善。

3.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程度不高。一方面全市龙头企业扶持生产机制还不够健全,产业链内部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和生产要素传导机制不畅通;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4.传统管理体制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农业产业化缺乏明确的体系,经贸、农业、林业、渔业、供销等各部门都管着一块,农业产业化管理职责不清。生产种植由农、林、渔业部门抓,加工业由经济管理部门抓,市场流通由工商和质量部门管,政出多门,难于协调,形不成合力,很难制订一个统一的产业发展政策,系统调控产业化产加销各环节,这种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台州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台州城镇居民收入一直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收入,201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仍为1∶2.33。从纵向看,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是从横向看,台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额仅仅在全省11个市中位列第8位。

四、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

1.土地资源约束力加大。2012年,全市土地流转率已达到49%,进一步提升存在困难,如果不创新办法,继续推进土地集聚难度很大。新发展农业生产单位已经很难包到成片土地,而且承包价格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例如,种植苗木土地承租价格基本上在每亩1200元左右,且以每年10%左右递增。种植西瓜、葡萄、蔬菜的每亩在1000元上下。这一方面制约了农业大户、合作社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农业规模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未流转的土地季节性抛荒、土地撂荒等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增收将面临着日趋严重土地资源刚性约束。

2.农业生产经营问题制约发展水平。一是农业种养增收难,目前台州农民惜土观念日益增强,分散经营,无规模、无品牌、无秩序,且单位成本高、效益差;二是农业增产增收难,当前台州主要农作物产量都处在较高水平,而受资源环境、技术装备、生产方式等条件的制约,要通过农产品增产增收较难;三是农产品提价增收难,虽然目前各类农产品价格在持续上涨,但赚钱的不是农民,在农业产业的四个环节——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农民总是只有生产权,缺乏流通/交换、分配权,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有限;四是灾害影响增收难,台风、暴雨、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等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农产品减收甚至绝收。

3.组织生产各个环节制衡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通。信息时效性和准确性差,容易使生产陷入盲目性,导致相互挤压,过度竞争;大部分农产品交易,尤其是种植、养殖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的信息网络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市场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的功能,不能充分为企业、农户提供可靠、准确的市场信息。二是贷款难。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反映贷款困难,缺乏发展生产的必要资金、信贷支持。三是用电难。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加工期间限电措施容易使农产品变质、腐烂,抬高生产成本。四是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农业生产资料、租金、人工价格高位运行,使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走高,但价格向终端传导能力较弱。相反,农资价格的涨价能力较强,挤压了农业经济效益。

五、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理顺现代农业管理体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控、服务和引导,为企业和农民创造一个适应现代市场所需的条件和环境。要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实行一体化管理,要出台一些配套、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2.加大农业生产资源整合力度。一是创新办法推进农地集中成片流转。二是努力打造农业区域品牌。三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的价值叠加。

3.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一是用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二是用市场引导农民增收。三是用科技帮助农民增收。四是用政策调动农户促增收。

4.强化现代农业服务和监管意识。一是要进一步破解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要素制约。二是要建立农产品风险保障体系建设。三是各级涉农部门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指导和监管,确保农资市场安全有序。

猜你喜欢
台州龙头企业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台州远洲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