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斌
(上海浦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货币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统治稳固,历来为统治者关心,通常由国家专门铸造和管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货币质量发展起起伏伏、时好时坏。
实物货币是指既可以用作交换的媒介,也能够用于生产、生活的消费。人类进入母系氏族时期,形成了最早的物物交换活动。夏代就使用过贝壳作为货币,商代海贝成为主要货币,西周贝逐渐转变为专用货币,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使用方便,其使用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秦朝建立,“废贝行钱”。珠玉也是先秦一种实物货币,《管子》记载:“(先王)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商周时期,珠玉的货币职能日益衰退。此外,丝织品曾经作为货币,秦朝时还在使用。
随着商品交换频繁,实物货币已无法满足需求。商代,金、银、铜、铁、铅等金属货币相继出现。早期的金属货币没有固定形状和重量,使用时要用秤衡量重量,被称为金属称重货币。由于其具有交换和实用两重性,又有坚固耐磨、质地均匀、任意分割等特性,逐步成为主要货币。原始社会晚期,黄金与白银就担当起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西周,金属货币使用逐渐增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黄金为上币。汉以后,黄金日益超脱于流转。唐末、五代时期,银正式进入流通。宋代,银的使用更普遍。元代,银两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明代,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铜钱退居到第二位。清代,银币的行用与前代相延续,采用称量计重的办法,以纹银为标准银。光绪年间,开始用机器铸造银元,金属称重货币退出历史舞台。
秦代之后,实物货币逐步退出。但是,在一些历史时期,当政府为滥发劣质的金属铸币,造成物价剧烈波动时,粮食和衣料等实物货币由于具有实用价值,就会卷土重来,开历史倒车。魏晋南北朝,天下大乱、战祸连连、经济衰落,就成为货币倒退的典型时期。隋唐五代,虽然有了金属铸币,但是大宗交易、支付常用丝织品,直到宋代,又回归日用品的位置。
金属称量货币需要用秤称量、鉴定成色,使用仍比较麻烦。于是出现了金属铸币,即按照一定重量、成色和形状铸造,使用时,只要点算钱币枚数。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铜贝,用青铜铸成,形仿贝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铸货,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当时,铜币发行较粗放,数量没有限制,而且强度、硬度和表面色泽、光洁度等品质整体上低于其他青铜器。战国后期,圆形方孔环钱由于携带和计数都很方便,铸造使用日益普遍。
秦始皇统一天下,也统一了货币,小额货币用铜钱,称为“半两”,法定重量为12铢,即半两重。但是从出土的实物看,重量很不一致,有些秦半两只有4~6铢,成份差异也很大。秦二世即位后,为了搜刮民财,铸造减重货币。西汉初年,铜钱重量大大轻于标准秦半两,在3铢左右,像四片榆荚架在一起,被称为“荚钱”。吕后二年(前186年),整顿混乱的货币制度,发行八铢钱,文字仍是半两,重量是八铢。好景不长,4年后,开始发行五分钱,重量、大小都比八铢钱减少,又恢复了荚钱的形制。汉文帝五年(前175年),开始发行四铢钱。汉武帝时期,市场上大量私铸恶钱的重量都轻于四铢,《史记》说当时“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汉武帝多次发行铜钱,整顿货币制度。元狩五年(前118年),发行“五铢钱”,重量和文字都是五铢。元鼎四年(前113年),由中央政府钟官、技巧、辨铜三个机构铸造钱币,制造工艺取得很大进步。五铢钱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西汉中叶到隋朝末年近七百年间,基本上都沿用五铢钱。王莽执政时期,对货币制度先后进行了多次无事生非的改革。东汉,重新发行五铢钱。后期,五铢钱略有减轻。建武元年(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铁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货币的历史舞台。初平三年(190年),董卓执政,重新铸造了一种非常恶劣的小钱,引起物价飞涨,经济混乱,一斛谷要数十万钱。魏晋南北朝,货币制度常常严重倒退回实物货币,铜钱数量远远少于秦汉,发行和使用上都很混乱。隋初,隋文帝发行开皇五铢,形制仿照西魏五铢,制造更为精致,外廓较宽,再次实现了全国货币统一,这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
唐朝以前的货币基本上以重量为名称,在名称上保留着金属称量货币的形式。统治者为了巧取豪夺民间财物,经常发行减重铜钱,出现钱名重量和实际重量不相符合的现象。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唐高祖宣布废除五铢钱,首次发行开元通宝铜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其制作精整,恢复到西汉五铢钱的标准重量,钱币正、背面都有内外廓,对成色制定了统一标准,币值稳定,成为以后历代铸造铜钱的楷模。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铸造乾封泉宝,比开元钱加重十分之一,却当十枚开元钱使用,结果引起通货膨胀。安史之乱期间,多次发行贬值的大钱,同样造成物价狂涨,一斗米卖到七千钱。五代十国,许多小国发行质量恶劣的钱币,出现了铁钱、铅钱。宋代的铸钱数量比起唐代提高了许多倍,发行过各种成系列的贬值钱币,铜质下降,部分铜钱的含铁量达到5%以上,甚至能被磁铁竖吸而不坠。各个朝代都发行过铁钱,而宋代使用最普遍和时间最长。崇宁元年(1102年),铸造的崇宁重宝虽然工艺精湛,但同样由于贬值,引起民怨,商人为之罢市。高宗南渡后,发行铜牌、铅牌,种类繁多,是货币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贬值钱币。元朝,所铸铜钱数量少、形制不统一,而长期、大量地发行纸币,引起物价飞涨。明朝初年主要用纸币,中叶以后主要用银两,铜钱的需要量不大。总体看,明代中期制钱较精美,明初和明末铜钱质量较差。清朝吸取前朝的教训,实行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老百姓是多用铜钱。从秦汉起,铜钱基本上用模范浇铸,钱币不够整齐美观,重量和成色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光绪年间以后,向外国购买机器,铸造比较整齐规矩的铜元,同一批钱币的成色、重量基本一致,提高了钱币的质量,是我国货币发展历史上又一次重大变革。
历代政府都颁布法令,对制造假钞者采取严厉刑罚,但是私铸铜钱屡禁不止,劣质货币时有泛滥。当铸币成本高于货币实价时,私铸和假冒现象就会绝迹,相反,私铸或假冒就会抬头。而封建政府出于财政需要,始终有降低铸币成本的冲动,于是盗铸和恶钱很难彻底禁绝,在吏治败坏或社会不稳定时期更加泛滥。
秦朝,钱币由国家专铸,禁止私人铸造铜钱,但自有铜钱起,就有人私铸铜币、造假钱。汉初,允许民间铸钱或由各郡国铸钱,私铸铜钱成色难于一致,更严重的是,为了牟利,有些私钱偷工减料,重量不到一铢。惠帝三年(前192年),政府不得不禁止私人铸钱。文帝五年(前175年),又废除禁令,允许按照法钱造钱币。法钱就是合乎国家法定标准的钱币。私铸后,豪绅豪强和不法之徒纷纷铸造重量轻、成色低的恶钱,有的剪磨法钱边缘,以铜屑为原料铸奸钱。为防止轻薄劣小的奸钱,政府下令采取“法钱称重”制度,即在付款时,不仅清点铜钱的枚数,还要以法钱为标准称重。此法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铜钱减重,但既要计数又要称重,相当麻烦,而且对掺杂铅、锡、铁的投机行为无能为力。汉景帝时,法钱称重的办法便行不通了,政府再次专控铸钱,用死刑来禁止私人铸钱,但是效果不满意。汉武帝时,为防止有人把铜钱的外边剪磨下来,三铢钱正面铸有外廓。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朝廷,铸造三官钱,命令“非三官钱不得行”,法令得到坚决贯彻,《史记》记载,因私铸钱被判处死刑者多达数十万人。至此,朝廷垄断铸币权最后确定下来。同时,三官钱做工精致,质量、成色好,很难伪造,数量又多,出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观察汉武帝及之后中国货币的变化,要维护金融秩序,一要严禁私铸,二要确保政府钱币的质量,金属货币不同于纸币,金属含量和价值量的比率应该相等。
魏晋南北朝,小钱泛滥成灾,剪凿盗铸风行,政府采取严酷法令,以死刑禁止私铸。但是由于不能解决铜钱充分供应问题,奸民冒死为之,禁绝不了。最后政府只得任其发展。隋朝并未禁止私铸,开皇年间,政府铸钱工艺精美,私铸较少。隋炀帝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退,私铸的恶钱又开始流行。唐初,市场上充斥各种私铸的轻薄恶小的劣币。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发行开元通宝,并下令:私自铸币者,本人判死刑,家属收为奴婢,处罚更加严厉。“贞观之治”年代,货币流通基本良好。从高宗永徽、显庆年间开始,由于政府铸币有限,铜钱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私铸又开始泛滥,盗铸地点多在深山老林之或人迹罕至、波涛险恶的湖泊、海上。
宋代刑法更严厉,私铸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皆会被判处死刑或流放,官员要负连带责任。但是宋代私铸货币比前代更严重,私铸人员涉及各阶层,多以团伙的形式出现。一些私铸场所就在官府钱监旁,就地取材,官府防不胜防。元代,不仅伪造钞者会被处以死刑,而且使用假钞的人也会受到处罚,发现三次使用假钞将被流放。明代,国家虽有法令禁止铜钱私铸,但对私铸采取默许态度,导致“奸伪之徒,益多盗铸,滋滥恶,贸易不通。”崇祯时铸钱质量更加恶劣,官匠夹铸盗铸非常严重,铸钱所用材质“非铜非铅,纯用伪物,薄小轻脆,如同鹅眼。”为遏制私钱,政府曾经出资收钱,但是官铸钱已和私钱无异,徒劳无益。清代,对私铸者的处罚又回归严厉,对为首私铸的和匠人通常处以斩首,亦未能阻止私铸发生。后来的岁月,私铸作伪依然不时呈现,这场斗争依然没有停息。
图/张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