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务公共外交视阈下华文教育发展策略

2014-02-11 01:41陈鹏勇项健
高教探索 2014年1期

陈鹏勇+项健

收稿日期:2013-05-08

作者简介:陈鹏勇,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研究员,教学办主任;项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教师,教育硕士。(广州/510610)。

*本文为2013-2015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课题“华文教育在推进侨务公共外交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编号GQBY2013014)和2012年度暨南大学教学改革课题“华裔留学生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构建——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为例”(暨教〔2012〕74号)的前期成果。

摘 要: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华语言与文化教育在拓展中国公共外交中正日益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华裔学生教育为主,包括非华裔学生教育在内的华文教育,在侨务公共外交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功能和作用。侨务公共外交视阈下,华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化教育,还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以及涵养侨务资源的意义。充分发挥华文教育在侨务公共外交中的优势,有利于为推进侨务工作开辟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华文教育;侨务公共外交;发展策略一、前言

侨务公共外交就是通过侨务渠道开展的公共外交,蕴含侨务外宣、华文教育、海外联谊、权益保障等许多基础性工作。[1]这种非传统的外交新形式以海外侨胞的参与为核心,其中华文教育则是开展侨务公共外交的重要途径。侨务工作和华文教育关系海外侨胞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海外侨胞新生代的生存和发展,华文教育是维系海外侨胞与祖(籍)国联系的情感纽带。新形势下的华文教育不仅具有民族语言教育的一般意义,而且在侨务公共外交视阈下,还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以及涵养侨务资源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侨务公共外交和华文教育的双向互动关系,我们需要从侨务公共外交视阈下华文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分析华文教育应以怎样的发展策略推进侨务公共外交。

二、侨务公共外交视阈下华文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侨务公共外交视阈下华文教育面临的机遇

1.中国国力的增强,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更加密切,海外迫切希望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国,华文热不断攀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 侨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势和大好机遇。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高, 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内的持续发展不断地改善着我国的国际环境, 使得海外侨胞对祖(籍)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了, 这是我们做好侨务工作的最大机遇。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崛起提升了华语在全球的地位,海外侨胞在全球经济活动中进一步活跃。[2]中国近些年来致力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中文市场崛起并且在国际社会逐渐占一席之地,世界各地使用华语的趋势日愈广泛,信息科技方面的中文使用例如中文网络、中文搜寻网站、华文窗口系统及全球中文频道等愈来愈蓬勃,而在经贸方面,对华语作为交易用语的全球侨胞企业网络也在不断增长中。[3]如今,有两万多所华文学校广泛分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文教师有数十万人,在读学生达到数百万人。[4]借助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华文教育热潮,在重新审视华文教育的内涵、探讨华文教育现实展开的多种路径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现实生命与活力,无疑成为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的可供选择的最现实的路径。

2.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国家更加重视文化的繁荣发展,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国际文化教育交流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2013年6月7日,裘援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与周边国家人民间的友好交往,还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侨胞都发挥着他们独特和重要的作用,侨胞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6]这一系列举动都显示出了中国政府在积极推动海外侨胞支持中国公共外交事业上的新气象、新风貌,其政策引导性正在不断拓展和强化,必将为侨务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注入一支“强心剂”。[7]因此,增进海外侨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维系和发展与祖(籍)国的联系和交往,推进“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和中国完全统一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鼓励和支持海外侨胞积极传承、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让住在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3.全国侨务工作会议的召开,将侨务公共外交与华文教育作为五年规划重点内容,并给予政策支持。 随着海外侨胞在全球影响力的增强,2011年9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对“十二五”期间的侨务工作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该纲要首次把“拓展侨务公共外交”列为我国侨务工作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一个月后召开的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上,戴秉国强调,今后要重视“拓展侨务公共外交”,“要鼓励海外侨胞以多种方式向住在国政府及主流社会介绍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帮助他们客观看待和认识中国的发展进步。要使海外侨胞成为促进中国与住在国各领域合作交流的友好使者”。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也要求:“侨务部门要针对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海外侨胞实地参访和交流,鼓励他们通过所见所闻,向当地主流社会全面、真实地介绍中国。”[8]此次会议还对“十二五”期间华文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量化的指标与政策支持。国侨办将进一步加大对华文教育的投入,扩大奖学金发放及受益范围,并组织形式多样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2013年6月21日,在贯彻落实《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和全国侨务工作会议精神工作中期检查座谈会上,何亚非表示:“党的十八大着重强调,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这是赋予侨务工作的一项新使命。”[9]

(二)侨务公共外交视阈下华文教育面临的挑战

1.华文教育需经受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华文教育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文化的整合,全球化时代必将带来侨胞的文化整合。[10]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价值观对海外侨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做好全球人,需强调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之间的发展与协调;另一方面作为祖(籍)国或住在国的国民,在参与世界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既要保持祖(籍)国的民族性,又要凸显住在国的文化特质,需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也就是说,海外侨胞所面对的是怎样使民族性、传统性、现代性在全球化所提供的广阔的文化情境中获得更多的对话和多样性的发展。

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诉求交错的现实文化生态, 中华文化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汉语在国内受到多种语言特别是英语强势地位的挑战。语言的命运就是文化的命运,更表征着一个民族的命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国家都将推广本国语言作为国家战略,千方百计地提高本国语言的国际地位。[11]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在不断挤占汉语教育的空间和资源,语言的纯洁性以及由语言承载的文化传承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断裂。发达国家凭借他们教育资源的优势和各种优惠条件,利用自己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文化、价值领域的精神渗透,各种各样的西方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如何保障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文教研究乃至国家发展的重大命题。

2.华文教育自身缺乏整体公共外交战略,整体层次、规模和影响力有限,文化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国,我国文化公共外交的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当前华文教育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以及部分高等师范教育,总体层次不高,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精英教育”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华文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华文教育的生源更多的是我国的周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自发达国家的人数比例偏小,使得文化的传播范围比较局限;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的考量过分单纯的注重规模的大小,对其发展的具体环节没有合理的规划。此外,华文教育缺乏公共外交战略,在发展策略上过于强调留学生数量,没有涉及到留学生的层次、科类分布等结构性指标,也没有指出达成目标的方法与途径,因此难以抓住核心,形成优势。[12]

3.与孔子学院、国际学院等其他中华语言文化机构存在一定竞争关系。 为促进中外语言和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并构建中国的软实力,中国政府设立了专项财政拨款并启动汉语教育项目和推广汉语计划。2004年国务院批准实施《汉语桥工程》五年行动计划,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制定实施系统、创新、面向世界的推广汉语计划。此外,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在海外以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公益机构,自2004年开办以来,得到了许多国家汉语学习者的热烈欢迎。[13]截至2012年,国家汉办已在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35个孔子课堂[14],发展速度很快,势头很强劲。此外,各种形式的国际学院、汉语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在数量上发展很迅猛。中国的汉语推广与海外华文教育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二者的共性在于其学习内容都是汉语,区别在于海外华文教育的主体为海外侨胞子弟,除汉语语言学习外,还包含了海外侨胞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与祖(籍)国的情感联系等内涵。因此,海外华文教育与汉语推广并行交错,在生源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在国际汉语热背景下, 华文教育必须整合双方的资源,开展合作,从而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软实力构建,为汉语推广增添助力。[15]

三、侨务公共外交视阈下华文教育发展策略 (一)战略上,把华文教育的人才培养放在公共外交的国家战略平台上来研究和实践

华文教育的宗旨与使命决定了它与我国的公共外交有着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华文学校和华文教育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有力平台。把华文学校建设和华文教育的人才培养放在公共外交的国家战略平台上来研究和实践,这是华文教育单位和教师应具有的大局观。我们要借助这个平台让华裔和非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用汉语了解中国、中国社会和文化,并能用我们的语言(汉语)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在接触中国语言、文化和社会后,又能用他们的语言(母语)向其同胞讲述我们的“故事”。

如果说以前华文教育的推进主要靠学校教育,那么在侨务公共外交视野下,华文教育的推进则是立体式的,例如信息科技方面的中文互联网、中文搜寻网站、电视媒体方面的全球中文频道以及大量出现的华文报刊,这些都为华文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同时,通过对华文学生群体内“意见领袖”的培养,以及各种有利于加强文化认同活动的展开,来配合我国的政府外交,从而优化我国的国家形象。通过华文教育,构建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文化平台,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面对外国公众,从而能更有效地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的利益。

(二)政策上,加大华文教育在侨务公共外交中的投入,提升华文教育的规模、层次和体系

华文教育一般有三方面的资金来源:政府资助、社会集资、收取学费。资金不足历来都是制约华文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国家在政策上要加大对华文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支持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建立华文教育信息网络等举措,不断改进华文教育方法,提高华文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对华文教育基地建设、科研宣传、技术革新、学生交流等方面的投入,推动华文教育与住在国主流社会的教育制度接轨。

在学校层面,以经费资助为支撑,想方设法减轻华文学生的经济负担,增强华文教育的吸引力。以拓展奖助学金渠道为例,丰厚的奖学金、助学金既彰显着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也为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留学生提供了学习中华语言文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奖学金政策也反映出一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交流程度,并直接关系学生群体中“意见领袖”的培养。[16]更重要的是,科学、合理的奖学金政策,有助于从源头上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关键人”,他们具有较好的汉语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沟通水平,在他们长期受资助的过程中,更亲近中国,也更易接受中国文化,他们对华的认知也更容易在其传播范围内得到传播。因此,学校要拓展奖、助学金方面的渠道,除了国内的教育拨款外,还可以邀请海外侨胞、外国友人、海外基金会或企业联盟共同为华文教育增砖添瓦。

就当前现状而言,还要加强华文教育的“系统化”和“产业化”。构建从幼儿园到博士后的华文教育系列培养路线,增强华文教育在幼儿起点教育的师资力量,推进华文教育高端学科的设置,加强与海内外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合作办学,促使华文教育具有更高学历学位授权点;此外,推进华文教育产业化,将华文教育作为一种教学产品推向市场,接收华裔学生的同时也招收中华语言文化的爱好者和学习者,从而提升华文教育的规模、层次和体系。

(三)形式上,建立华文教育与海外涉华部门、海外侨胞及其文教机构、民间社团的合作平台

积极参与国际官方文教交流活动。积极参加政府文化年活动,以文化教育为平台,打造国际汉语文化品牌专业,传播中华文化。留学生教育可以成为“政府文化年”的亮点活动。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文化项目,不但要“引进来”,还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走出去”,在公共外交活动的舞台上,通过展示“来华留学生”的形象,可以对塑造“中华文化形象”形成互动和有效的补充。

参与教育团体活动,开展跨国合作办学。华文教育作为一项独立事业,也具有参与侨务公共外交的功能。通过加入相关的国际教育机构或联合团体,与世界其他文教机构开展合作,拓展与国外大学(特别是海外侨胞多、汉语热的国家)合作办学的渠道,采用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设立分校等办学模式实施跨国合作办学。

重视学生社团和校友会建设。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团队才能成倍的放大,而学生社团就是一种很常见的组织形式。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打造精品留学生活动,可以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中华文化氛围。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是学校最重要的形象推广使者。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参加、组织或者开展学生校友会活动,有利于向住在国政府及主流社会的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基本情况、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等等,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中国的发展进步,使留学生成为促进中国与住在国各领域合作交流的友好使者。

(四)内容上,在中华语言文化教学的基础上,将侨务公共外交作为华文教育的一门选修课程,加强国际理解能力的培养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和文化交流的中心,都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公共外交平台。要以讲台作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主阵地,丰富师生的公共外交知识;以事件作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契机,培养师生的公共外交意识;以科研作为深化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抓手,总结师生的公共外交经验;以活动作为检验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载体,提高师生的公共外交能力。

从事华文教育活动也是在进行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际与交流。作为推广与传 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使者、作为开展公共外交的“民间外交官”,我们应该在新视角下重新审视华文教育人才的培养,要在夯实语言知识与语言教学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文化传播能力与公共外交能力的培养。

(五)对象上,既要坚持华文教育的民族性,也要衔接华文教育的国际化,推进华文教育融入主流教育

与住在国主流社会的教育制度接轨,是目前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明显趋势和必然选择。[17]华文教育的最根本性质是民族教育、母语母文化教育,通过系统的、全面的汉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传授中华优秀文化,培育华裔青年的中华文化特质。传统意义的华文教育,主要面向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新时期的华文教育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非华裔留学生,对象较为特殊,且欧美等发达国家学生对中华语言文化学习的需求在动机上与东南亚学生有很大不同,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是华文教育研究的重点,如何协调民族性和国际化成为华文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教学上则要重视华裔学生和非华裔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加快华文教育融入住在国主流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提升华文学校的社会地位,尽量把华文教育纳入正规国民教育的体系,以便更多得到来自当地国家的保障和支持。二是根据主流社会的中文考试标准制订学校的教学规划,根据主流社会的中文教师资格标准培养和培训华文教师。三是努力凸显作为族裔教育的华文教育的国际化、生源的多元化和中文学校社会功能的当地化。[18]

四、结语

华文教育鼓励学生积极融入当地环境,参与“文化交流”、“教育交流”等有利于国际友好的“侨务公共外交”活动,既有利于海外侨胞的长期生存发展,也可促进住在国的经济社会进步,同时增进华裔学生、非华裔学生与住在国民众对中国的亲近感,为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在侨务公共外交视阈下,华文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将开展侨务公共外交,展示当代中国新形象,作为重点目标;将促进中华语言文化传播,展示中国教育新形象,作为核心内容;将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展示中华文化新形象,作为重要形式,实现华文教育与侨务公共外交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亚非.释放侨务公共外交巨能量[EB/OL].http://www.gqb.gov.cn/news/2013/1016/31344.shtml,2013-10-16.

[2][10]周聿峨.全球化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3):13-18.

[3]张晓卿.建立全球侨胞网络世界[N].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000-09-24.

[4]李海峰.充分发挥侨务工作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积极作用[J].求是,2012(8):22-24.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2011-10-25.

[6]裘援平.侨胞已成为推进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力量[EB/OL].http://www.gqb.gov.cn/news/2013/0608/30103.shtml,2013-06-08.

[7]金正昆,孙冰冰.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当代中国侨务公共外交路径研究 [J].社科纵横,2012(11):36-39.

[8]谢萍.全国侨务工作会议首提“侨务公共外交”[EB/OL].http://www.chinanews.com/zgqj/2011/10-21/3406592.shtml,2011-10-21.

[9]何亚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是侨务新使命[EB/OL].http://www.gqb.gov.cn/news/2013/0624/30229.shtml,2013-06-24.

[11]包文英.试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公共外交意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00-104.

[12][16]缪毓烨.公共外交视域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3][15]周聿峨,罗向阳.论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国汉语推广[J].贵州社会科学,2008(6):119-124.

[14]许琳.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 助推“中国梦”走向世界[J].华文教育与研究,2013(2):1-4.

[17][18]李嘉郁.“融入主流”的华文教育与华文教育工作的思考——以侨务部门对美国华文教育工作为例的研究[J].八桂侨刊,2012(2):69-76.

(责任编辑 刘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