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心灵 润泽生命

2014-02-11 07:03丘远光
师道 2014年1期
关键词:诗文国学学会

丘远光

涵养教育理念的缘起

1. 价值取向——当今世界是价值观、教育观多元化发展的世界,各种教育思潮、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的功利色彩仍然较浓,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发展。教育的本义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今天,我们应该做到“传”为人之道,“解”人生之惑,涵养其心灵,陶冶其情操,丰富其头脑,崇高其精神。

2. 关乎孩子的生命成长——教育是一种科学行为,我们应该把基础教育办成关怀学生一生成长的教育。荀子说:“以善先人者之谓教。”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成才的理解存在偏差,片面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情操素养的熏陶弃之不理,导致孩子人格的畸形发展。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孩子们缺少是非的辨别能力。媒体、网络的黄、赌、毒、暴等信息渗透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不有效、及时的教育,很可能形成“反教育”,使孩子误入歧途。孩子的涵养教育是抵挡社会不良潮流的牢固防线。

3. 基于学校的文化积淀与建设——涵养教育是建构校园文化特征的校本行为,我校已有六十年的发展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意在通过建设人文和谐校园,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美的教育中,涵养身心,润泽心灵,传承中华文化传统,为学生的幸福一生奠基,让涵养文化成为我们的教育生活。

涵养教育的理念解读

一、理念解读

涵养是一个人具有宽阔的教育胸怀,明事理知进退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涵养教育主要包含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教育情绪的调控方法;二是道德、学问等方面的教育修养;三是滋润养育、培养的教育能力;四是积蓄、保持修养的教育品质。

涵养教育,使人活泼而不轻浮,使人稳重而不呆板,使人热情而不张狂,使人沉着而不郁闷,使人和气而不盲从。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是塑造自我的心理工程师。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想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教育亦然,一个受过涵养教育的人,既有外在的修养,又有内在的气质。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魅力往往体现在涵养上,而涵养通常来自细节。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魅力。而涵养教育就是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学会识大体,拘小节,细处着力,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营造和谐环境,从而成就自己的魅力人生。

二、我们确立的涵养理念如下

核心理念:涵养心灵,润泽生命

行为方式:加强涵养学习、学会涵养处世

小学阶段目标:人性涵养、文化涵养、国学涵养、课堂涵养、实践涵养

人生目标:涵养人生

涵养培养方式:教师涵养育人、学生涵养成长、学校涵养立校

涵养教育践行支撑体系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及模式,简述为“一体系五模式”。

“一体系”就是课程教育体系,即通过书法、绘画、国学、学科的教育提升学生素养。通过人性教育模式、文化教育模式、国学教育模式、课堂教育模式、社会实践模式来推动、促进学生的成长。具体如下:

一、人性教育模式

人性之美在于真、善、美。我们通过“八个学会”的教育努力实现人性之美。学会处静; 学会思缓; 学会容忍;学会谦让;学会看淡; 学会放平;学会感恩;学会尽孝。

二、文化教育模式

漫步学校角角落落,随处可看见错落有致的名言夹画和故事夹画呈现在墙壁上、柱子上,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固定在简约大气的木框内,按内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底图。或意境悠远,或文雅古朴,或厚重隽永,一幅幅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给人启迪。

壁画按照楼层分设主题。一楼以“德育”为题、二楼以“勤学”为题、三楼以“礼仪”为题……整个校园显性文化建设因地制宜,画面图文并茂,雕塑形神兼备,富有视觉美感,充分发挥着她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三、国学教育模式

让国学融入课堂是我校的教育特色。我校精选了《弟子规》《三字经》等书中的经典篇目和广为流传的经典唐诗宋词,后期还编制印发青少年国学文化读本一、二、三册,对各年级学习内容进行统一设置。

各班每周一堂经典诵读课,目的在于使孩子们“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每节语文课课前三分钟组织经典诵读:一、二年级学生背诵《三字经》,三、四年级学生背诵《弟子规》、经典古诗,五、六年级学生背诵《论语》。坚持开展每周一首诗的诵读,坚持“一日三餐”(早读、课前读、中午前读经典诗文)诵读。诵读古文在我校已经蔚然成风。每周一节经典诗文诵读课,每月一节经典诗文研讨课,形成我校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即:激趣引入——读顺原文(借助拼音)——知晓大意(据注释)——感悟道理(结合生活)——导述言行(结合自己谈认识)——拓展延伸(名人警句,诗文……)。

我们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经典诗文伴我成长》(上、中、下),人手一册,发放到全体师生手里。每个教室门前,每周都会更新一首经典诗文,让学生每周至少背熟一首经典诗文。每个月都有以年级为单位的有主题的经典诗文诵读展演,每个学期都有全校性的经典诗文大型节目展演。通过朗诵,通过展演,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经典诗文的琼浆玉液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文化。另外,围绕“我诵读我快乐我成功”这一主题,精心打造教室文化。建立班级经典诵读争星榜,每月得星最多的命名为“班级小名士”;设立“快乐屋”,每个学生设有一个收藏记录快乐的笔记本,以利于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交流;运用“今天我最亮”展示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风采的机会。

每学期学校分高、中、低年段,在学校大操场进行国学展演。每个年段都有一个主题。低年段的“孝敬篇”,中年段的“礼仪篇”,高年段的“诚信篇”,围绕这些主题开展国学展演。通过经典诵读及国学展演活动,让学生找到了民族的根,获得了民族的源动力,使经典从古代来到了今天,走到了孩子们的身边,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四、课堂教育模式

课前齐诵《坐姿歌》,书写齐读《握笔歌》。摆放整齐的课桌、陈列有序的书本、端庄的坐姿、优雅的握笔、迅捷一致的起坐、和蔼亲切的师生问好,落落大方的应答、琅琅的课前经典诗文诵读……一道独特的课堂风景线呈现在松和校园。

多年来,我校潜心探索课堂教育模式的建构,提出用优秀课堂常规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素养的创新构想。从课前课后的礼仪习惯、坐姿习惯、写字习惯以及课堂的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团结合作等入手,规范学生、培训学生,形成一整套规范良好的课堂流程。

书法课可以感化人、陶冶人。通过练习书法,能使人薄弱的情感更加丰富;软弱的意志更加坚强;毛躁的性格变为稳重;粗心变为细致。练习书法——练心、练身、练性灵。

美术教育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山美、水美、自然美”与环境教育;“名家、名作、名人效应”与理想教育;“赏美、懂美、崇尚美”与审美教育。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心灵得以净化,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修养得以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五、社会实践教育模式

在开展各种涵养教育的同时,我们还会让教学处跟德育处联合起来,将传统国学弘扬的人文精神——仁、义、礼、智、信,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相结合,如《三字经》《弟子规》中“尊师友、习礼仪”的名句,既要学生熟读成诵,更要求孩子把名句内化为行为,用行动诠释行为文化,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涵养教育理念的成效

学校大力开展涵养教育以来,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行为习惯符合礼仪,校园劲吹文明风,真正展示了我校涵养教育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孝心讲文明:学生比以前懂事多了,知礼多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学生懂得了回家以后给家长端上一杯水,说上一句知心的话了。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和平时,孩子们会用他们的礼仪、感恩行动显示他们高度的涵养。。

诚实守信:学生懂得了知错就改才是个好孩子。放学时,学生能够按时回家,晚了如实汇报,有事及时与家长打招呼。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按时完成作业的人多了,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完成作业的人少了,学生责任感大大增强。

勤俭节约:诵读学习经典名言后,学生更加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现在,即使掉在饭桌上的一粒米饭学生也会捡起来吃掉,花起钱来更是精打细算。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军训活动,磨练意志;参加义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参加献爱心活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德……

涵养教育使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生活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涵养教育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许。我校六年级毕业学生进入中学,其突出的综合素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有素的作风令初中学校十分满意。

学校先后被评为“深圳市书香校园”、“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在历次质量调研中成绩名列前茅,参加市读书月的现场作文总决赛连续四年荣获市一、二等奖,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小学。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新区松和小学)

猜你喜欢
诗文国学学会
“垂”改成“掉”,好不好?
走遍万水千山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学会分享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千金碎琴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