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岩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做语言学
——博雅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语言学教学改革研究
吴红岩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语言学课程教学在践行博雅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言学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各方面我们都应该秉承博雅教育的精神,改变语言学教学不尽人意的现状,让学生学会“做语言学”,训练其科学的思维能力,从而根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乏症”。
博雅教育;语言学课程教学;“做语言学”;思维能力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源于古代西方的自由教育,它是一种以一般文化修养课程为主要内容来促进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等多方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旨在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博雅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教育观念,它注重基础性的、非专业性的和非功利性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的教育[1]12。在当今世界,博雅教育已承担起把大学生塑造成自由人的重要使命。
在博雅教育大的环境氛围下,外语专业学生的教育当然也必须坚持博雅理念。我国著名教育家吴宓先生就明确提出了博雅教育思想,“博雅之士”是他为清华外文系拟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渊博之学问,深邃之思想,卓越之见识,奇特之志节”是对“博雅之士”的真正诠释[2]284。最近由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丁建新教授为总主编的全国英语专业博雅系列教材的陆续出版就为英语专业培养博雅之士、践行博雅教育的理念提供了契机。在贯彻博雅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英语语言学课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其对语言本体的认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语言人才。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3],英语语言学为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一般在三年级(第五学期)开设,属于必修课。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学习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的本质特征、结构属性等),了解其基本理论,熟悉其研究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意识,提高语言修养、并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这一目标真正体现了英语语言学课程的博雅教育理念:扩大视野,拓展思路,获得语言知识,奠定语言研究基础,训练学术研究能力,最终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本文拟对博雅理念指导下的语言学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深入探讨。针对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我们提出英语语言学教学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评价机制等方面秉承博雅教育的思想进行全面的改革。
语言学这门学科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言学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大多数教师认为传授语言学知识才是本课程的目的;他们只重视教授语言学知识,而没有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则存在狭隘的专业倾向和功利教育倾向,把语言学课程当做提高英语水平的救命稻草。这一切导致了语言学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语言学成为抽象、枯燥的代名词,被普遍认为是高校语言专业课中理论性最强、最枯燥、最难懂的课程之一。
其实,语言学是最能体现博雅教育理念的课程。博雅教育注重心智训练[4]105,而语言学能培养学生的心智,让他们学会思考,用理性的思维去发现现象背后的原理,这正是博雅教育的精髓所在。语言学应定位于博雅教育,既让学生获得关于语言的广博的知识,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语言学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它以解释隐藏在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为目的;追求的是知识本身的价值,至于是否有助于英语学习这样的功利目的并非语言学研究的目标。因此,语言学的学习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对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博雅教育重视教育过程,学生只有在语言学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思辨,把语言理论应用于语言现象的分析,才是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o linguistics”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5]9-15批评英语专业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和条理性方面表现得不尽人意,显现出令人担忧的“思辨缺席症”和智性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加强语言学训练,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学学习能训练思维,培养其学术研究的能力,并形成他们的科学精神,这一切在学生的一生中要比某一学科的知识深度更有价值,这正是博雅教育理念的体现。
语言学包罗万象,其宏观和微观的语言研究涉及到语言的方方面面。然而,大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的语言学课程都控制在一个学期36节课的计划课时内完成。事实上,要想在一个学期(36节课)的有限时间内介绍所有语言学研究成果给学生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是蜻蜓点水也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当代语言学发展迅速,旧的语言学理论不断被淘汰,新的理论不断涌现,作为主流的形式语言学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国内的语言学教材却很难跟上形势的发展。教材要么过于简洁,缺乏取向,不深不透;要么过于面面俱到,繁杂艰深,让学生望而却步;有些观点和提法存在争议或为大多数语言学家所诟病。目前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英语语言学课程普遍使用的教材为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教程》[6]一书,其庞杂的内容让学生们望而生畏,迫于课时的压力,教师们的取舍因人而异,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成了参考资料,失去了教材的作用;而国外的教材又太过专业,或内容偏多,不适合本科生的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在语言学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上体现博雅教育的精神。我们必须优化课程结构,适当提高英语语言学课程的课时量。根据大纲要求,英语语言学课程72学时左右最好,条件不允许的话,最少也应该开设54学时。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语言学领域的基础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为他们将来进行语言学学术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内容多、学时少,我们主张应当改革现有教材,并且,教材编写必须体现博雅理念。好教材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基石,是牵动学生不断探究的引擎。据研究证实,“98%的课堂指导来自教材而非教师,90%的学生课后作业也由教材来指导”[7]39。
我们认为,好的语言学教材应该注重基础性、可读性、启发性、时代性;详简适中、理论联系实际。既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基础性体现在教材应该涵盖语言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乔姆斯基[8]对语言研究涉及的5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好的语言学教材原则上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最基本的探讨和介绍。因此,教材应该涵盖语言学本体研究(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习得和生物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的基本内容。各流派语言理论繁杂艰深,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全面的介绍,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研读。
其次,教材的可读性要求其叙述语言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晦涩的语言。注重语言研究中的逻辑推理,各章节及其内部的结构都要紧密相连,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假如我们的语言学教材都能编得像Radford的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2000)或Transformational Grammar:A First Course[9,10]那样引人入胜,能够使用生动有趣的例子阐释复杂的语言学理论,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必定事半功倍。
教材应该让学生对相关的语言现象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其启发性的体现。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语言学知识分析英语语料,还要能够分析汉语语料、日语语料,甚至是非洲土著语言的语料,让他们对人类语言的共性有深刻的认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在这样的”do linguistics”过程中得到培养的。
英语语言学教材要适应时代,要反映学科发展新趋势。这种“时代性”主要表现为重今薄古,这是“博雅”理念在教材编写中的反映。现代语言学发展迅速,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如果我们的教材还停留在介绍被抛弃了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水平上,还围绕着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理论喋喋不休,那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例如,我们大多数教材在介绍句法学理论时,费了极大篇幅讨论X-BAR理论,还介绍得不清不楚;殊不知,九十年代后,Chomsky已经放弃该理论,而使用了更简单的合并操作理论。因此,我们应该把握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全貌、最新动态以及研究前沿,有选择性地把当代语言学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语言学教材只有不断介绍和引进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现代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与时俱进,更具生命力,才能不断地拓宽英语本科生的学术视野[11]81-89。
要让我们的语言学教材具有上述特点绝非易事。由丁建新教授为总主编的博雅系列教材中的《语言学》[12]一书就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该书以其适用性、基础性、可读性、启发性、学术性、系统性、时代性较好地践行了语言学教学中博雅教育的理念,为英语专业培养博雅之士提供了一定的教材保障。
在全国范围内英语专业开设该课程的调查显示,“语言学导论”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依然停留在对语言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对这种以语言理论的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课程反应不佳[13]820-822。英语语言学教学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体会不到该课程学习的乐趣和用处[14]53-54,“语言学总是使人打不起精神来,原因无非是抽象和缺乏诱人的情节”[15]18。专家们的描述反映了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的普遍现状:因为是大班教学,绝大多数语言学课程采取讲座的形式,授课偏重语言理论的讲授,教师占主导地位;部分教师因知识的局限而只能“照本宣科”,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听的份,对于抽象的理论一知半解,而那些过于抽象的专业术语更让学生头痛。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只能导致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则更是可想而知了。
针对上述现状,英语语言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将博雅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博雅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的实施。开展探究性学习,采用交互式教学法,增进师生的交互活动都能反映博雅教学的理念。博雅教育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民主化;它要求学生在课外必须进行大量的学习,广泛阅读与课堂上要讨论的问题有关的第一手和/或第二手材料,自己读书为上课做准备。自主学习、互动研究型学习也要求学生在课后研读教材的同时,涉猎其他参考资料,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论证、对比、总结,以致完全理解、自如运用所学知识。
(一)博雅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博’是一种通过学习和研究而达到的知识渊博、学问精深的学术境界,而‘雅’则是一种在广博知识基础上达到的志趣高雅与学问创新的思想境界”[2]284。要让学生达到博雅的境界,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做到博雅。教师是贯彻博雅教育理念的主体,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博雅教育中语言学教学实践的关键。只有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打造高水平的语言学师资队伍,让我们的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在语言学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以实现真正的博雅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实施者,在整个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首先,语言学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功底,全面把握语言学各学科体系,了解各种主要语言学理论流派及最新发展,对语言现象背后隐性的、潜在的语言规律有深刻认识,最好就某一领域开展过深入研究并取得相关研究成果。教师要高度重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传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把语言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教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语言学老师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以丰富的例证和通俗易懂的讲授来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博雅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博雅教育理念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是知识与视野的“博”和“雅”,这种博雅不可能单纯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因此,在语言学学习中,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改变纯粹的听讲座、记笔记、做练习的习惯,应该学会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参与讨论,善于探究。我们应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以及平时积累的身边有趣的语言材料,运用语言学理论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捕捉力。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能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学生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体现。其次,学生在课堂外应该善于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材料的研读,并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去查阅相关资料,以拓展学习内容,扩大探究视野。
(三)语言学课堂的博雅教学
教师具备了博雅的知识,学生具备了探究的动力,语言学教学就具备了博雅教育的基础;再加上博雅教学的方法,我们就能完美地实现博雅教育的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观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的主动建构活动,这就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从而发现和掌握知识。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都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16]183。基于上述观点,语言学课堂教学也应该引入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质疑;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在学习句法学一章时,教师可以突显语言学家们是怎样发现语言规律的思辨过程,由50年代的短语结构理论,到80年代的X-杠理论,再到90年代后的合并操作,一步步引导学生“做语言学”,在语言学教学中真正体现科学精神。同时,在探讨语用学理论时,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大量的实例来分析理论,如会话含义的理解、幽默形成的机制等,这样既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感到语言学贴近生活,有很大使用价值。
依据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使课堂教学活动化、任务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一定是师生互动的探究性模式,知识性和趣味性是成功的语言学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1.学生讲解,教师点评,同学提问
学期初布置任务,分组让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主题进行研究。他们可以在图书馆查阅或上网搜索进行合作式、探究性的学习,最后准备PPT演讲。也可以通过实例、音频、视频、甚至权威专家的讲座来解释抽象的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讨论,教师质疑和评价,学生概括和小结,最后是教师的解疑和辅导。这种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能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熟悉自己讲授的内容,既锻炼了自己的演讲和授课能力,又享受了探究知识的乐趣。其他同学听课也会非常认真,通过提问,对所讲知识点理解也相当深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课堂演讲,可以取长补短;他们的竞争、好胜心理也得以激发,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真正成了组织者、启发者、评价者,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真正得以体现。
3.语言学课堂要凸显教师的指导作用
限于知识的局限性,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毕竟不够完整,理解不一定到位。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语言学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不满足教材内的知识内容,介绍和引进新的研究成果非常必要,这一切都落在教师的身上,教师广博的知识这时就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课外查阅资料和自己开展科学研究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必要手段,当然,教师给出适合学生阅读的语言学课外阅读书目也是至关重要的。
3.语言学课程与毕业论文的写作有机结合
语言学研究范围广,选题多。然而,在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中,真正进行语言学研究的论文却少之又少。北方课题组[17]15的调查显示,学生最不满意的课程类别就包括语言理论,用人单位也对毕业生的研究能力质疑。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语言学课程教学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学生没有学会“do linguistics”。我们可以让学生就与语言学相关的内容写小论文,并选取部分优秀选题在学期结束前以语言学沙龙的方式以PPT的形式进行呈现,时间限制在5到10分钟之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选题,教师可就选题、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和批判,指出不足和可能进行研究的视角;鼓励对好的选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之将来成为毕业论文的选题。
4.建立服务于语言学课程的第二课堂,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拓展和延伸教学领域
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的语言学教学方法中,学生在课堂上听得不清不楚,课后又很少认真阅读相关材料,大部分学生仅满足于做完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很少的学生出于考研的需要可能会认真阅读课本,可即使遇到问题,他们也找不到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的平台。因此,建立服务于语言学课程的第二课堂,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拓展和延伸教学领域就显得尤为必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积极参与到语言学学习中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的资源。同时,为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还可以建立语言学教学网站、建立语言学QQ群,写语言学博客等,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学习资源,进行语料的收集和整理,并通过网站,QQ群等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用Word文档发布自己的作业等。
为了拓展视野,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标明每章阅读材料的大纲,或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及相关的国内外语言学网站(如http://www.eastling.org/,http://www.yyxx.sdu.edu.cn/,http://www.keenage.com /,http://www.lingchina.org/,http://www.languagera.org/ ad/,http://linguistics.tech.topz.jcom等)。让他们研读语言理论著作,了解不同的观点,熟悉探索问题的各种理论方法,用批判的眼光读书,最好能将理论和语言实际相结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中的语言现象,深化课堂学习内容。
表1 期末成绩评价表
当代博雅教育提倡形成性评价机制并注重评价的连续性。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普遍认为传统的语言学课程测试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主要体现在考核形式单一,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的绝对参考,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很小,而且评价毫无根据,教师想给多少就给多少,忽略了学习过程的监控和测评;考试内容基本是对语言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再现,考的是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很少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评价体系不仅不能体现该课程应有的教学目标,反而造成了负面影响[13]820。
全面客观而又准确的课程评估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首先,形成性评价可以包括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语言学沙龙的活跃程度,PPT演示及语言学小论文的质量,当然还包括作业和出勤率。其次,终结性评价也不一定采取闭卷的形式,为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学理论解释和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能力,我们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从而避免教师给考试提纲,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的弊端。考试内容尽可能不要来自书本,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相关语言理论的前提下才可举一反三,考出好成绩。当然,如果能建立起和《大纲》配套的试题库,逐步实现教考分离,则是最理想的状态。
在博雅体制之内不能让期末考试习惯性地支配评价过程。应该努力减少期末考试占总评的主要部分或全部的状况。我们建议最终的评价,见表1。
博雅教育的中心原则是它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而不是为一个具体的职业做准备。英语语言学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为根治我国外语专业人才的“思辨缺席症”提供了一剂良方。要让语言学课程达到其应有的效果,我们就应该秉承博雅的理念,全面改革语言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广博的语言学知识,良好的思辨能力,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1]范培培.基于博雅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理论经纬,2010(3):12-13.
[2]吕敏宏,刘世生.会通中西之学,培育博雅之士:吴宓先生人文主义外语教育思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284-290,321.
[3]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4]熊锡源,范颖.博雅教育理念与英语专业教材建设[J].高教探索,2012(6):105.
[5]“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关于高等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一)[J].外语界,2001(5):9-15.
[6]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赵勇,郑树棠,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J].外语教学,2006(3):39-45.
[8]Chomsky N.The Minimalist Program[M].The MITPress,1995.
[9]Rad ford A.,Martin Atkinson,David Britain,Harald Clahsen&Andrew Spencer.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0]Radford A.Transformational Grammar:A First Cour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1]李克,李淑康.高校英语语言学教材的建设与思考[J].外语世界,2008(6):81-89.
[12]吴红岩.语言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13]傅翀.英语专业语言学教学研究述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5):820-822.
[14]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53-54.
[15]熊学亮.本科生语言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18-19.
[16]孙壮岩.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英语教学,2009(8):183,218.
[17]北方课题组.关于外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1-5.
Do Linguistics:A Research on the Reformation of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Linguistics Cours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otions of Liberal Education
WU Hong-ya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Linguistics cour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actice of the notion of Liberal Education.The spirit of Liberal Education should be manifested in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the teaching aims and goals,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edition of the textbook,teaching methods,and evaluation mechanism.In order to change the unsatisfactory current state of Linguis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we should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do linguistics”,train their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thus eradicate the so-called“Analytic-Thinking-Absence Symptoms”in English majors
Liberal Education;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Linguistics course;“do linguistics”;thinking ability
H 319.1
A
1007-5348(2014)09-0171-06
(责任编辑:廖铭德)
2014-05-27
吴红岩(1964-),男,湖南汨罗人,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