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中,刘 洋
(1.天津市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2.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天津 301600)
1.1.1 有氧呼吸
在氧气供应充分的条件下,种子内的有机物不断进行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1.1.2 无氧呼吸
在氧气供应不足或缺氧的条件下,种子内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乙醇,并释放能量。
1.2.1 干物质损失
种子呼吸作用就是种子内有机物分解的过程,在酶的作用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或酒精,消耗干物质。
1.2.2 水分含量增加
呼吸过程会产生水分,散发若不及时会提高种子的含水量,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
1.2.3 温度升高
种子呼吸所释放出的水分和能量,会升高种子温度,加剧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出更多的水分和能量,如此循环反复互相影响,促使种子垛温度升高,产生种子发热现象。
在种子贮藏期间将种子的呼吸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可有效地保持种子的生活力。
在禾谷类种子中玉米属于大胚种子,种胚的体积占整个籽粒的1/3左右,重量占全粒的10~12%。种胚脂肪占全粒的30~54%,蛋白质占30%以上,并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和亲水基,含水量受环境影响较大,贮藏期间稳定性差。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胚的水分含量比胚乳更高,呼吸作用较其它谷物种子强,管理不当容易引起种子垛发热,导致霉变。
玉米种胚易遭虫霉危害的原因是胚部水分高,可溶性物质多,营养丰富。危害玉米的害虫主要为玉米象、谷盗、粉斑螟和谷蠹;危害玉米的霉菌多为青霉和曲霉。当水分较高时,菌丝体和孢子会在胚部形成霉点,称为“点翠”。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贮藏的玉米种子其带菌量高于其它禾谷类种子,这是玉米较难贮藏的原因之一。
玉米种胚吸湿性较强,高温、高湿条件下贮藏,种胚的酸败比其它部位更明显。据试验,玉米在温度为13℃,相对湿度为50~60%的条件下贮藏30d,胚乳的酸度为26.5,而胚的酸度高达211.5;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的条件下贮藏30d,胚乳酸度为31.0,胚的酸度则高达633.0。
种子入库要做到“五不准、五分开”。“五不准”即未检验的种子不准入库;受热害的种子不准入库;净度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种子不准入库;水分含量超过安全标准(≤13%)的种子不准入库;受污染的种子不准入库。“五分开”即亲本种子与一代种子分开贮藏;一级种与二级种分开贮藏;高活力与低活力种子分开贮藏;异品种分开贮藏;带病虫种子和无病虫种子分开贮藏。
麻袋、编织袋包装种子,以充分利用库容、防止品种间混杂和日常管理为原则,可码垛储存。码垛的方式可以用半“非”字形码垛贮藏。垛底用高约20cm的木排垫高,种子垛距离墙壁不少于0.5m,垛与垛之间横向要留0.6m的过道,有利于通风透气、扦样检查。种子垛的宽度及高度根据预存种子数量和自身设备条件合理安排。
种子入库贮藏期间,温度及水分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空气温度及相对湿度。当空气湿度大于种子平衡水分的相对湿度时,种子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呼吸作用加强。常温库可加装空调降温、降湿,温度控制在25℃以下,湿度基本控制在40%左右。
为确保安全贮藏,可用磷化铝熏库。每m3库房空间大约用56%磷化铝片剂7~12g,或每t种子用3~8片,每片重约3.2g。施药时要多点均匀分布,用不锈钢盘、木盘、铁盘或纸盘平摊,切勿重叠堆积,每点药量不超过100片,周围勿放易燃物品。熏蒸时间视温度、湿度而定。温度20℃以上,不少于3d;16~20℃不少于4d;11~15℃,5~7d;5~10℃约10d;低于5℃不宜熏蒸。施药人员要佩戴质量可靠,型号合适的防毒面具,穿工作服,戴手套。严禁单人作业,应有专人清点进出仓库施药人员,待人员全部退出后,方可封门,设立明显警示标志。熏库之前要做好库房的密封工作,以防有毒气体泄漏,磷化铝释放有毒的磷化氢气体,对金、银和铜有腐蚀性,所以同时也要把空调关闭,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密封,以免损坏空调。熏蒸场所充分散气后方可进入,散气时间大约要10d左右。也可用5~10%的硝酸银溶液浸制的试纸检验毒气,颜色的深浅,标志毒气浓度的大小有无。熏蒸药剂的残渣收集后埋入地下0.5m处。
4.1.1 岗位责任制
建立岗位责任制,定岗定责,严格检查,要求保管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以及事业心。
4.1.2 安全保卫制度
建立安全保卫制度,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保证不出事故。
4.1.3 清洁卫生制度
做好清洁卫生是消除仓库病虫害的先决条件,仓库内外需经常打扫、消毒,保持清洁。
4.1.4 建立档案制度
每批种子入库,都应将其来源、数量、品质状况等登记入册,贮藏条件(温度、湿度)要详细记录。
4.2.1 防止混杂
种子进出库容易发生品种混杂,需特别注意。
4.2.2 隔热防湿,合理通风
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合理做好仓库的密闭与通风,隔热防湿。
4.2.3 防虫、防霉、防鼠雀
贮藏期间,防治虫害、鼠害,防止霉变发生。
4.2.4 防止事故发生
贮藏期间防止发生火灾、水淹、错收错发等仓储事故。
4.2.5 检查记录工作
保管员应每天检查库房状况,并多次记录每天的温、湿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顾建琴.种子加工贮藏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敏,王相勤.种子生产与管理[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