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4-02-08 07:01林荣妍谷宗州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理念传统文化

林荣妍, 谷宗州

(1.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包装工程系,安徽 合肥230000;2.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230000)

传统手工艺的衰落与现代化和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工业化的价廉、批量生产对传统手工艺产生巨大的冲击,不能彰显设计的精致化以及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在全球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下,西方文化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我们遗失了自己的文化底蕴。而在现代社会多趋势发展的新形势下,又对现代设计提出新的审美要求,必须具备很强文化性以及特有的人文魅力,以满足机器标准化生产的情感需求和多元化的市场的个性需求。

一、现代设计的理念与特点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广义的“设计”可以包括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狭义的“设计”则是由“Design”翻译而来,专指艺术设计,而“现代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现代建筑、现代工业设计的总称。现代主义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下之必然产物,现代设计的形成是基于社会的日益富裕,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生产型社会日益向消费时代转化的结果。

设计是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其目的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艺术和任何一种单纯的艺术活动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是艺术家的个人表现;而设计则是为他人服务的活动。人类为了谋求生存,由劳动促成工具的产生。制陶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人面鱼纹盆,除了紧闭双眼的人面鱼纹表达对神的崇拜之外,从造型上,盆沿是卷唇设计的,此设计理念一直沿用到现代,便于人们“端”、“放”。随着人类设计文明的发展,工具使用越来越便捷,现代设计与科技联系更加密切,充分体现出最新科技的个性化应用,充分体现出现代化、人性化、科技化、个性化等特点,各大知名品牌手机的更新换代都体现了最新科技在产品设计方面的应用。各种形式的现代设计都非常重视“理念”的存在。第11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有商业类、公益类项目,王老吉2013年的主题就是“青春正能量、我的王老吉”,在此理念的要求下,可视化“正能量的王老吉”,就是此广告创意设计的形式表达,并通过此过程充分体现出王老吉的企业文化理念以及特定消费群体的定位。通过理念概念要求再现设计的文化内涵,是突出设计创造性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一)现代设计思想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进入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期。在惨痛的现实面前,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被不断地抛弃,而接收的新理念则大都来自西方思想理念上发展而来,形成一种“嫁接”式文化发展。一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理念得到重新的发掘。

中国正在走向复兴,中国的设计应该走向何方呢?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虽然在深重的苦难历程中变得沧桑和破碎,却依然保持着本色。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才能不断延续和创新。迄今为止,整个世界都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和持续性不应该被低估,中国在坚持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兼顾中西文化融合,而不是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对传统文化,必须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不只是一个传承的意涵,而是一种追求,锲而不舍的追求。只有不断追寻,才能在现代设计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实力。

在现代设计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在实际上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1]。受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现代设计需要现代设计师正确认识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间的关系,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本质体现。置于全球化文化交融的当代国际环境中,设计者们不断变化、创新,掌握不同文化的特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念,并以此作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意理念的源泉,既承载传统文化精髓,又跨越地域界限,引领与促进形成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根基的“中国风”的设计潮流风尚。

杭间在《手工艺的思想》中指出,日本对于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处理得很好,充分认识到了传统工艺与工业并存互利的重要。日本“REDESIGN(重新设计)”旨在提倡通过新旧设计的对比,再次认知物品和设计的本质,尤其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原研哉在此设计中选择了米袋作为设计课题,对日本的米袋进行再次设计,不仅注重米袋的外包装的图形设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重新构思,继而发掘米的文化内涵[2]。从大米本身各地的特征、大米的研发过程着手,设计出新泻县的“水稻农林100号”,根据大米和土壤的契合度评定大米口味的标准,以产地划分等级,特A级南鱼沼郡出产的无农药有机栽培米;北海道的“云母397”户外独立包装的计量米和免洗米;秋田县产的“秋田小町”以及山口县出产的“香米”的礼品包装。他在《请偷走海报!》中阐述,通过对米袋的设计赋予米世界以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设计,拓展对米的未来的设想。我们可以从中深刻到,认识日本的现代设计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的妙处,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借鉴。

考察安徽近年来销售比较好的几个茶叶品牌的包装,不难发现他们都非常注重和本土历史文化的结合。“徽府茶行”和“谢裕大”作为两个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安徽茶叶品牌,都在努力实现与“徽文化”相结合。其中,“徽府茶行”从2005年开始创立起,就在品牌形象和产品包装上用心良苦。徽州是有名的徽文化的产生之地,徽府茶行标志设计(图1)采用徽州建筑形态进行抽象字体结构设计,整体设计体现出徽州建筑对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现代设计方法理念的融合。其产品包装也紧扣品牌形象,将产品定义为具有一定品位和档次的礼品礼盒包装。在广告投放后的一个月,“徽府茶行”迅速成为安徽知名茶叶品牌。六安瓜片茶包装(图2)茶叶包装设计只有与茶文化相结合,有传统文化内涵特点。将中国传统图形中的祥云应用到设计中,合理进行色彩搭配,科学选择包装纸张,整体浑厚而大器,包装具有中国特色,非常能够突出茶叶品牌的文化底蕴。

图1

图2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图形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在不同阶段的审美意识,更是中国人对宇宙、世界、生命、品德等哲学理念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但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却永远不会过时,中国传统图形的魅力特色在这个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新时代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近几年来,中国传统图形在设计领域的传承与应用已经开始受到关注,注重对传统元素的挖掘,用现代语言成功的诠释经典传统图形的典范。在陈幼坚的作品集里,他为自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因中国而生,为中国而活。”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文化的独特视觉元素,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又体现出西方简洁时尚特质,更彰显出东方的浓厚文化底蕴。叶锦添在《神思陌路》中指出,亚洲经历从西化回归东方特色的反转过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现代东方艺术家必须面对的问题,问题不在如何在东方元素加入西方元素,而是如何从西方的氛围中,重新认识东方元素,以及如何运用东方的元素[5]。

西方的象征主义绘画,采用理性和抽象的表现手法,强调主观理念和情感,强调形象和色彩的象征性和隐喻性。中国传统图形强调意境的表现和精神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设计非常强调象征性的重要性,注重形与意结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中国联通的标志运用中国佛教中的八宝——盘长,寓意吉祥,象征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心物合一、永恒不变的最高境界,表达出中国联通“通信通心”的宗旨。中国银行古铜币的标志设计,将中国汉字“中”与古铜币做图形与文字的结合,注重意义的象征与表达。

陈建军《布道》(图3),从对寄寓神似老道士形象的描绘到对虚空境界的追求[3]20-25,画面庄重严肃,从道士的慈容道貌形象到布满《道德经》的文字画面,展现出道的玄妙空灵的幻想世界,让人觉得敬畏和难以琢磨。作品在“合法”与“得势”之间呈现出黑、白分明的画面与道家文化有着内在的整合关系。

图3

台湾才女任祥,跨越多个设计领域,编著了《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系列丛书[4]。如图4,它结合文字、图像,以春、夏、秋、冬四册展现日常生活的中国文化精粹,呈现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图4

三、结语

现代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成熟的时期。然而,现代设计体系是建立在西方19世纪下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之上,归根结底还是西方设计体系。现代社会的设计强国都是发达国家,而不同国家的设计风格还是有着各自的差异,如英国现代设计中有着传统风格,美国现代设计中有着波普风格,德国现代设计中有着工业风格等等。可以看出,这些风格的差异主要成因就在国家文化的不同。日本作为现代东方的设计强国,在设计发展道路上采用了双轨制的方式,即对外学习西方现代设计,而对内延用本国传统设计,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中国的设计应该走向何方呢?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虽然在其深重的苦难历程中变得沧桑和破碎,却依然保持着本色。中国传统文化也同时具有最善于吸收和包融的特色。中国现代设计要发展成为有本国文化特色的世界设计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和坚持不懈地实践。

[1] 金薇薇.中国传统图案的创新研究——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图形设计的结合[D].上海:上海大学,2006.

[2] 原研哉.请偷走海报![M]//原研哉的设计随笔集.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 林乐齐.胡适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4] 任祥.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理念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