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新,张志军,刘继霞,贾问樱,吴海涛,吴 浩,杨志云,许峻峰
主 持 人
肖立新北京市丰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会议发言(以发言顺序排列)
张志军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刘继霞北京市丰台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贾问樱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副院长
吴海涛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吴浩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杨志云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
许峻峰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处处长
肖立新副主任:
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区域医疗中心的带头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康复和护理机构发展,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北京市于2013年11月正式下发了《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将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系(以下简称“医联体”)作为北京市今年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
丰台区的三级医院相对紧缺,二级医院虽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在医疗服务中却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渐发展壮大,已承担全区将近40%的门诊量。据统计,2013年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是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平均工作量的1.8倍。基于这些实际情况,丰台区的医联体模式应该以区内5家二级医院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点,以北京市市级三级医院优势学科为支撑,形成机构之间跨区域、跨层级的相互协作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存量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突出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联体当中的作用。
医联体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二级医院息息相关,并且预计未来三年均为医联体建设高峰期。在医联体模式下,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如何开展工作?具体工作模式如何?工作内容又包括哪些?借此机会,大家可以分享工作中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提出工作中的困惑,通过相互探讨激发出智慧的火花。
张志军主任:
目前北京市的医联体模式多为以一家三级医院为核心,同时整合区域内或跨区域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朝阳区为例,目前已经有四大医联体,分别为以垂杨柳医院为核心的南部医联体、以朝阳医院为核心的中部医联体、以中日友好医院为核心的东部医联体及以安贞医院为核心的北部医联体。今年6月份,北京市各个医联体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包括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医联体,比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承德市妇幼保健医院构成的医联体、朝阳医院与河北省燕达医院构成的医联体、北京老年病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疾病联合诊疗中心构成的医联体等,这说明北京现在的医联体建设不仅数量多,而且都很有特色。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各级医疗机构的网点,担负着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该如何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站稳脚跟、在医联体中谋求发展空间,这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一,明确基本职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职能即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也即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第二,做好健康守门人。首先是基本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确立自身首诊负责人的地位,能看好的小病就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解决,不能处理的疾病就要转给上级医院。其次是健康管理,对辖区内的慢性病患者要提供康复管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一系列健康管理服务。最后是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和上级医院共同承担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以合作的形式开展自己的科研项目。
第三,勇于面对挑战。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着一些困难:(1)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体制各有区别,不利于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利益分配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存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所以统一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亟须建立。(2)相对于二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专病的掌握程度不高,对上级转诊患者的连续治疗能力不足,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不高,影响到双向转诊持续程度,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加强。(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种类较少,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时不能得到认可,政策上的支持和上级医院的支持还需要沟通。(4)很多医联体都是跨区域联合,受行政区域划分的制约,管理问题成为工作难点。(5)各家医院间的管理意识、人力资源结构、科室设置等有差异,不利于行政命令的下发和执行。
第四,构想和建议。(1)建议在医联体的核心三级医院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对于非辖区内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派出自己的医务人员到三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工作,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健康管理和预防教育等。(2)建议在医疗保险管理中加入健康管理内容,使医疗保险不只面对患者群,也可以投入到预防和健康教育方面上,这样做可以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包括延缓患病时间,从而可以减少在治疗费用上的支出。
总之,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定要建设自身品牌,确保自身的核心能力,不断探索创新,推进内涵建设,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才能够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刘继霞副主任:
医联体在建设之初是想尝试建设一条破解无序就医的新路,让大型的公立医院和基层医院抱团发展,二级医院和辖区内的十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网打造成一个医疗联盟,联盟内各家医疗机构将通过双向转诊方式,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统筹利用。但就目前来看,医联体的发展尚不尽如人意,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改善。
第一,转变患者就诊观念。部分患者还存在基层医院水平低的观念,所以宁愿到距离较远的三级医院就医,也不愿意去距离较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有部分患者因为对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不信任而抵触自上而下的转诊。解除分级诊疗的阻力,从根本上转变患者的观点,需注重基层人才的培养。首先,我们应该对全科医生加强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加强人才培养。可以利用医联体模式带来的优势,制定面向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全科医生到二三级医院定期免费进修轮转的机制和上级医院定期到下级医院查房、教学指导的机制,做好专科对口帮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青年医生因为长期见不到复杂病例、知识水平得不到提升而存在跳槽的想法,基层人才队伍才会进一步稳定。其次在工资待遇和晋升方面,政策正在不断地向基层倾斜,更多的优惠政策才能吸引住更多的优秀人才,组建出更加合格的团队,才会从根本上转变患者的观念。
第二,打破医疗保险政策的限制。首先,突破医保定点机构选择限制,大部分三级医院为A类医院,在医保定点医院选择方面不受限制,但是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要受到选择的限制。建议设置成患者只需选择签约到哪个医联体的模式,而在该医联体内的任何一家医疗机构患者可以按需求自由选择和出入。其次,改变医保用药级别的限制。在基层,很多药物受到级别的限制不能报销,报销药物不能满足向下转诊的患者的需求,患者就不愿意离开大医院,导致大医院发生压床现象。建议通过信息化的联网,以医联体为单位,所用药物按上级医疗机构的转诊意见和用药记录进行报销,使医联体真正成为一个联合体。
第三,建立双向转诊的有效约束机制。前提是各级医院功能定位明确化,患者到什么病情标准才可以从低一级向高一级转诊,患者在病情恢复到什么程度就要求必须向下一级转诊,也就是说要给各级医院功能定位,来合理分配患者群体的有限资源。另外,转诊标准不能独立存在,还需要医疗保险政策的约束,需要强有力的信息化技术管理做支撑。再者,行政体制要做好后盾,对区域医联体内的所有机构由一个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才能确保标准一致,而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第四,确保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模式。我认为可以根据患者基本可及的原则将一个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数量不必太多,每个区域内只成立一个医疗中心,其区域内的所有其他医疗机构都只对这一个中心转诊患者。而这个中心上面对应的应该是全市的所有三级专科医院,并根据具体病种将患者上转给这些三级专科医院,使三级专科医院成为解决这个疾病的终末端。赋予它的责任决定了它必须专心研修解决好自己专科方面的疑难杂症。从而这些三级专科医院接收的是来自全市的专科疾病,它可以高枕无忧地用心只做好专科研究,而无需靠与区域医院抢患者来生存。而这个区域医疗中心也可以安心地收集来自自己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输送的患者,而不必担心下面的医院会把患者转给其他医院。但其也应将患者转回到上转患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康复及后续治疗。
总之,建立起有序的就医模式,才能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才能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贾问樱副院长:
我院于2011年首批加入了以友谊医院为核心的医联体,今年又与丰台区七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一家养老院建成医联体构架,在建设医联体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今天想和大家探讨的是如何让患者在医联体模式下有序就医。
第一,从患者角度。为何会出现盲目就医现象?首先,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卫生资源配置是不平衡的,医疗技术水平是存在差异的,部分患者认为,虽然大医院存在看病难的问题,但是诊疗水平高,如果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有些问题解决不了可能会耽误病情。其次,患者的就医行为缺乏政策引导,目前的医疗保险政策更多地是从患者角度出发,对三级医院的限制较少,而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总额限制,报销药品种类也不齐全,这就使患者首诊选择在三级医院的倾向性更大。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医疗建设加大了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守门人的职能也得到了提升,建立医联体,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比较认可的诊疗方案,可以鼓励患者把首诊选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医疗保险部门参与进来,探索分级诊疗的管理,建立类似首诊在社区、如果直接到三级医院就诊医保报销比例就会受到限制这样的制度,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第二,从医院管理角度。怎样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诊疗?我认为,医联体的目标是让医联体内各成员间达到医疗信息共享,责任利益共同担当;患者在医联体内可以享受到便利的双向转诊,检查结果互认,不同疾病或者疾病的不同阶段的医疗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医联体内成员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要达到这几个目标,我们应该做到:(1)明确医联体内各成员间的层级和功能,分层提供医疗服务,建立患者医疗需求和医院医疗产出之间的良性、准确关系。要有制度来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可以在医联体内部成员间建立绿色通道,结合患者需求合理引导,优先会诊、转诊,保证患者得到优质服务。(2)明确各层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标准,使双向转诊有据可依。(3)利用信息化实现居民的健康信息共享,使医联体内各机构均能全面掌握患者病情。
第三,从政府角度。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政策来引导患者有序就医?首先,要先从设置上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让医务人员摆脱经济利益的束缚,全身心投入到公益性当中去。其次,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一方面约束,一方面激励,才能真正保证患者在医联体内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综合服务。最后,要对已经和社区签约的居民给予更优惠的医疗保险政策,鼓励居民参加到医联体中来。
就目前情况来看,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看病难问题,政府也下定决心要解决看病难问题,如果再调动起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那么实现医联体内有序就医进而解决看病难问题,最终就可以实现高效利用医疗资源,全面促进医院发展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目标。
吴海涛主任:
对于医联体的建设,我想提出两个思考。一,关于医联体的模式,能不能建立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核心的医联体,或者建立成一个网状的医联体?二,关于现有医联体模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帮助,已经出现的医联体的构架会把基层引向何处,这个医联体构架能否坚持社区卫生的公益性?这种模式是有利于全科医生建设还是会使基层专科化,是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综合服务还是会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变成大医院的门诊部或者分院住院部?
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建立的医联体大多为以一家大医院为核心,联合区域内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形式为主,构思也主要参照大医院专家和管理者的思路。在这些结构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很难掌握主动权,一般都是大医院能提供什么就接受什么。就我院的现状来讲,目前我们和五家二三级医院有合作,合作形式并不完全一样,有的比较符合医联体模式,有的只是单向的。所以我想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核心的医联体,或者一个网状的医联体,它能够允许基层掌握主动权,需要什么资源就去寻找什么资源。
另外,对于医联体的建设,建立利益共同体可能比行政强制规定更好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两件事可以做:第一,与疾病诊疗相对较好的科室建立转诊合作,社区医务人员在上转患者时可以选择许多医院,如果建立了这种合作,就可以及时将患者转诊到治疗相应疾病较好的科室,这会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为社区首诊负责制奠定很好的基础。第二,利用医联体模式完善收支两条线。
总之,我认为现在已有的医联体模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帮助还远远不够,未来我们应该调整定位,将医联体建立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核心的模式,建设以社区全科医师为主导的连续性健康管理体制,充分利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远程会诊机制、区域信息化建设、实验室检查结果互认、医师多点执业等手段,最重要的是探索医保付费的新模式,将患者引导向社区,以更好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吴浩主任:
我国医疗基本状况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医疗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矛盾;一个是就诊秩序严重失衡。这就导致了两个结果,一个是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高质量医疗机构数量较少,高专业素质医生数量不多;一个是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个人认为传统的医联体模式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据分析,患者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医院解决的部分只占六分之一,如果用传统的医联体模式去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可能就只能解决这六分之一,其他部分又要分多机构去完成。传统中的各种医联体模式都是建立在生物模式基础上,不能做到以人为中心,医联体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我介绍一个概念给大家——以患者为中心的家庭医疗模式(patient-centered medical home,PCMH),它是一种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先进医疗模式,旨在建立强健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它以实现更好的健康管理、更好的医疗服务、更低的医疗成本三位一体为目标。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它更关注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连续性医疗服务,注重建立医患长久信任关系,强调团队化的医疗服务和协同,重视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成果来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并力求通过付费方式的变革来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对疾病预防的重视。在这种模式下一切医疗服务都是在社区中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是核心。我国传统的医联体组建一直以二三级医院为核心,可以尝试参照国外的一些经验,跳出去,换一种思路来解决问题。
基于数字化时代给疾病管理带来的影响,建立分级诊疗模式,提供技术平台的支撑是我们要做的。通过医疗协同服务平台的构建,为各级医疗机构构建一个医护协同的模式,实现患者健康信息动态、连续的共享,包括一些基础数据的共享。所以,我们提出在PCMH理念下建立整合多种医疗资源的优势学科医联体。今年,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天坛医院进行合作,想要在PCMH理念下先以脑卒中这一疾病为例来探索出一个合理模式,然后提示各级机构换一个思路,在不打破现有首诊机制、不影响现有经济格局的前提下进行互动互通。
在我们这个模式里,三级医院最大的作用就是利用优势学科资源辅助决策知识库,把所有诊疗指南都列入到知识库中,嵌入到医生的HIS平台。首先,这个知识库要包括风险评估结果和分层管理指导建议;其次,它还要包括急诊管理平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大部分,这些工作都依赖于知识库。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签约患者的健康档案进行实时更新,争取做到控制一二级预防,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搞清楚基线,把资料全部填全,建立一个强大的、固定的、连续的数据库。患者会认为所有系统都在天坛医院的构架下,他们会接受到全国最好的服务,这样患者就很容易接受。
用科技改变生活,用信息化来改革生活,把现有技术引入到健康管理中去,通过PCMH模式的构建把分级平台做好,通过医联体把健康人群档案建起来,利用三级医院做的知识库把高危人群筛出来,随访工作也做好,然后动员患者家庭做好照护工作,这样社区资源就可以得到整合。
杨志云主任:
当前,无序就医问题已经成为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政府也提出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念,也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水平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工作也逐渐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欢迎。但是现在居民首诊即去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迫使它们进行无限的扩张,就造成了医疗设备和人才等优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点就是工作基础和技术方面,大医院明显优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年来大医院一直拥有优质资源,有点像我们所说的顶端优势。第二点就是患者就诊意愿方面,在当前的医保体制下,既然可以不用选择就能到很多的A类大医院就诊,患者自然优先选择大医院。第三点是从政策的制定上,没有要求患者必须首诊在社区。第四点是各级医疗机构间利益关系方面,大医院可能对于分流患者积极性不高。
为了破解上述的这一难题,医联体就应运而生了。但是通过近一年各个试点单位运行的结果来看,政策实施的效果跟设计的初衷有较大的差距。不过医联体模式的提出始终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工作迈出的一大步,也让分级诊疗机制更近了一步。我们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主要任务还是要夯实基层工作,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基层工作。在此,与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夯实基础,做好分级诊疗。首要的工作就是完善基层工作,加强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做好辖区内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工作。近几年北京市推出“四个一批”的工作部署,大大提高了基层人才队伍素质,丰台区也首推了“片儿医”工作,今年又提倡签约就诊、预约就诊,这些工作都为分级诊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自由选择,加强大医院支持。以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的合作自由选择余地较小,转诊绿色通道不是特别通畅,检查结果也相对缺乏互认。希望可以通过加强与大医院的合作,让大医院的支持更加到位,用大医院的资源把社区常见病和其他一些疾病的诊疗工作做好,从而提升我们基层的基础水平。
第三,建立利益分享,强化政策支持。如果不建立利益分享,各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就不会被很好地引导出来,工作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政策支持,特别是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很重要,目前我们正处在向分级诊疗过渡的阶段,如果把医保卡设置成前面刘主任提出的模式,就有利于解决居民无序就医的问题,也可以切实为居民就医提供便利。
总的来说,只有把基层工作做好,大医院的支持也到位,政策又利于分级诊疗机制的建立,分级诊疗才能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许峻峰处长:
建设医联体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非常大的影响,我想从三个方面、五条建议来和大家进行探讨,有些文字描述层面的内容明确后有利于医联体健康地发展,希望大家可以形成一种观念。
第一,明确建设医联体的目的。只有明确了目的,我们才能把握住方向,才不会走偏。我认为建设医联体的目的是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看病难只是建设医联体过程中顺带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绝不是目的。如果我们一味地把缓解看病难问题看作是建设医联体的目的,就很容易产生建设医联体没必要、只需要扩建医院就可以的错误观念,医联体向着这个方向走的话,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不能坚持住本身特色和宗旨了。所以要明确,我们建设医联体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合理利用资源,是要根据患者疾病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去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
第二,我们建设的是“医联体”而不是“联医体”。医联体是要把两个个体联系起来,而不是要合成一体,因为这两者承担着不同的职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所以谈论医联体内部各机构间的关系是松散的还是致密的没有意义,就像油锅里加水,两个不同属性的东西融合不到一起去。但是这两个个体要联系起来,共同去完成一个目标,这就需要做到三点:首先,脑子要往一起想,这一点目前的医联体还没有做到很好;其次,心脏要往一起跳,就是说两个个体要协同、联动,才会保证运转不出现问题;最后,腿要往一个方向走,如果行动方向不一致,就算形成角度效果也不会达到预期。
第三,医联体确实是个“益”联体。最终经济效益联合不会是理想的模式,但目前阶段我们必须将三方利益都保证到,医联体才能建设起来。首先是保证大医院的利益,也不能总强调用经济利益来调动大家积极性,所以目前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大医院也实现收支两条线;其次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益,医联体的建成会吸引更多的患者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工作量变大,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是迫切需求;最后就是保证居民的利益,居民所需要的就是健康得到更好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水平,保证向上转诊的通道顺畅。
基于以上三方面认识,提出对医联体建设的五点建议:第一,属性决定联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机构,财政管理体制也存在差异,一边是收支两条线,另一边是差额拨款,所以建设医联体过程中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第二,主体决定走向。所谓主体就是医联体内部的主导,利益倾向于主导方,在这一点上,丰台区的构建思路就比较好,实体是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级医院做技术支撑,这个走向没问题。第三,利益决定成果。只有各方利益得到保证,医联体运行起来才会高效、顺畅。第四,决策决定成败。第五,家医促进发展。要鼓励家庭医生与居民签约就诊,因为本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患者来源就是大范围的、无序的,所以很难保证两个医疗机构间的有序性,所以签约就诊很重要,可以促进医联体的健康发展。
还要跟大家强调一些文字上的问题,比如“指导”,有时我们会说希望上级医院对基层进行指导,那是在我们不做全科医学的时候,现在职责划分改变了,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成为了两个领域,就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了,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再比如“核心医院”,核心即主导,实际情况和发展形势决定了大医院和社区都不能成为我们现在建设医联体的核心,所以卫生局出台的文件指出由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来主导医联体工作,这一点是具有突破性的。
结语
肖立新副主任:
建设医联体的目的是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医联体的应运而生还可以解决居民看病难和无序就医的问题。各位都是在一线岗位上工作的,有实际的操作和探讨经验,而且有思想,又富有责任感。今天分别从医联体的概念、目的、现况、意义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影响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联体模式下如何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我认为,现阶段充分交流认识上的一些问题比讨论建设方案更有意义,思想上的统一对医联体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希望丰台区能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医疗服务系统,要把全区的医疗资源都整合到一起去,保证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这个特色不仅仅为向下延伸的医疗机构服务,也可以通过其他几个医联体来为其他机构服务。
虽然现有医联体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有统一目标,下一步就要研究如何去做。希望大家在做的过程中能够吸收今天的这些建议,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早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的目标。
本文链接:医疗联合体的主要内涵与形式
从各地实践看,医疗联合体(也有称为医疗集团、医疗共同体等)主要是指将相对统一管理体制下不同级别、不同性质或者不同管理体制、不同隶属关系下的大中型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形成统一规范管理的服务模式,达到集预防保健、卫生服务、医疗救治全程服务一体化。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以管理技术或资产为纽带,以二三级医院为龙头,联络基层医疗机构共同构成的横向或纵向联合体。构建医疗联合体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即较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建立分级医疗和控制费用的服务链,以及政府加强对医疗机构间合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从狭义上理解,如果仅仅是一般形式上的技术合作或对口支援,则不宜划入医疗联合体范畴。
医疗联合体按照组成机构的层级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医疗联合体;按照组成机构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医疗联合体。目前各地涌现出来的主要形式有:医疗集团模式:若干医院通过合理配置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发挥品牌效应和资源聚集优势,相互结合而组成的联合体;医院托管模式:在机构性质不变、隶属关系不变、人员身份不变、职责不变,同时保持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和相关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将基层医疗机构的行政、人事调配权和经营管理决策权进行委托管理;资产重组模式:以资产为纽带,由多家医疗机构横向或纵向、不分医院级别和专科而进行的全方位并购、联合,实行一体化管理;医疗协作模式:医院之间以协议或契约的方式明确权利和义务,建立协作经营关系。此外,还有其他模式,如院办院管模式:由公立医院作为法人机构直接举办各类分院;民营模式:由社会资本直接举办医院,或参与公立医院转制、重组等。
从实践经验来看,做好医疗联合体有六个关键点,即:成员单位目标取向一致且责权利清晰化、相对统一的利益主体、相对统一的管理体制、相对规整的资源布局、相对完善的医保及配套政策、相对专业的管理人员。
(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