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琼芬,俞万源
(嘉应学院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文化旅游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源于政策层面和需求层面的影响.在政策层面,许多区域和城市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自身的发展战略;在需求层面,文化需求活动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消费,文化旅游无疑成为一种重要的形式.这就使得近年来学界、业界致力于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尽管已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文化旅游”进行了综述分析[1~5],但是,全景式对“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的还很少.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力求真实客观的反映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动态,以期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对“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文献进行模糊检索,截止到2012年底,共得到论文样本1263篇.我国关于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初,最早见于晏昌贵的《略论楚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他对楚文化的内涵、包含的区域和具体的开发对策进行了论述.[6]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文献分析得出如图1的结果从1991年到2012年间,有关文化旅游开发的文献从少到多,尤其是2003年之后,相关研究显著增多,主要得益于政府对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
图1 1991-2012年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论文数量
从研究时段分析,可将文化旅游开发分为四个时期:第一阶段(1991-2002年)——起步期,这一阶段每年的论文发表数量不多,与当时文化旅游刚刚起步有关.第二阶段(2003-2005年)——初步发展期,这一阶段每年的论文发表数量有了显著增加,主要在于当时政府对文化旅游业的支持.2003年9月文化部颁布了《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提出了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要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2004年10月,文化部下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从经济上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扶持;同年,文化部颁布了《文化部关于命名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决定》,文件部决定设立42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包含了以“文化旅游”命名的公司;2005年各省市按照中央意见制定了详细的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或战略.第三阶段(2006-2008年)——加速发展期,这一时期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主要得益于第二阶段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对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第四阶段(2009-至今)——繁荣期,这一阶段发表的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在2011年达到了203篇,主要是因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创设了浓厚的发展氛围.2009年7月, 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这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进入实施阶段;2009年11 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09年9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把分属不同领域的两个产业相提并论;2010年9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文化与旅游的十大合作重点,随后又推出了以“文化旅游、和谐共赢”为主题的“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系列活动,并且从2010年开始,每四年推出一个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从中可以看出,政府政策的支持对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论文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描述性、概念性、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4类.[7]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属于概念性、描述性研究,只有很少学者从定量方面对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如陈梅花、石培基[8]、林龙飞、黄光辉、王艳[9].
2.1.1 文化旅游的概念
国内学者魏小安最早提出文化旅游概念[10],之后,关于文化旅游的定义逐渐增多.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所有旅游都是文化旅游,如王路平,宋右庆[11],李旭东[12],这种观点强调了旅游的文化动机,却忽视了其他动机,因为文化动机并不是任何旅游活动的核心动机;一种观点从供需双方出发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意识”,如郭丽华[13],林美珍、黄远水14];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产品,如蒙吉军、崔凤军[15],于岚[16],吴芙蓉、丁敏[17]、侯兵、黄震方等[18],将文化旅游简单看作是一种产品显然过于片面;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类型,如李巧玲[19],任冠文[20].
界定文化旅游概念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有关文化旅游方面的后续研究,综上所述,有关文化旅游的概念依然众说纷纭,对文化旅游的定义显得有点过于随意.笔者认为,文化旅游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不长,但是国际上欧美等旅游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历史较长,在界定文化旅游定义时,可以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概念内涵,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一方面可以提高概念的严谨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的研究成果与国际交流.
2.1.2 文化旅游的分类
由于对文化旅游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文化旅游的分类也呈现出多样化.魏小安指出中国的文化旅游活动具体体现在制度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四方面.[10]郭丽华[13]认为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四个层面:历史文化层、现代文化层、民俗文化层、和道德伦理文化层.张陆、寇跃灵[21]指出文化旅游产品包括:历史类旅游产品、近现代类旅游产品,民俗风情类旅游产品、游乐体育类旅游产品、宗教类旅游产品、艺术类旅游产品、科学类旅游产品和附会文化旅游产品.刘宏燕[22]将文化旅游划分为物质文化型、智能文化型、规范文化型和精神文化型4 种类型.笔者认为,要正确对文化旅游进行分类,首先应明确文化旅游的技术性定义,技术性定义可以进一步明确概念性定义的内容和范畴,明确具体的分类指标,使对象明细化,有利于对文化旅游进行正确分类.
2.1.3 文化旅游的特征
学者对文化旅游特征的认识,也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刘玉[23]等认为文化旅游具有可持续性、知识密集、启迪创新、网络销售等特征;吴芙蓉、丁敏[16]认为文化旅游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和互动性特征;李顺[24]指出文化旅游具有很强的文化和社会公益性、涵盖面广、体验性强特征;侯兵、黄震方[17]认为文化旅游的基本属性可以从时间维度、形式表现、旅游动机和需求市场来认识.江金波[25]指出客家文化旅游具有客家文化的习得性、客家风情的深度体验性、主客的交往互动性、强烈的地方文化色彩特征.
2.1.4 文化旅游的本质与功能
刘丽华[26]指出文化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类型,其本质符合体验的内在规定性.吴芙蓉、丁敏[17]认为文化旅游具有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和宗教情感功能.
2.2.1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一方面可以促进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对当地文化资源带来破坏,发展文化旅游面临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张要民、彭仑[27]就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思考;李顺[25]指出在市场条件下,产业化运作是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文化遗产进入自体“保护——发展”良性循环的现实途径;曾蓓[28]通过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行为的分析,提出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影响政府行为的因素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任冠文[29]提出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的设想,认为它是一种保存“原汁原味”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还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努力;刘朝晖[30]认为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人类学者应该参与,并提出了开发文化旅游应该遵循的工作模式.
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发展文化旅游,关键是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李巧玲[19]认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注重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散点文化的整合;章怡芳[31]指出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可运用组织生态学中的“密度依赖”理论和生物地理学中的“物种均衡理论”以及“竞争排斤理论”,并对文化旅游目的地内部和区城间的资源整合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了多元整合的方法;任冠文[29]认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采用直接利用型、整合提升利用型、历史复原型和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开发形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意民族文化深刻的内涵.另有学者结合地方实践,探讨了地方文化旅游的发展,如刘晓霞[32].
2.2.2 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要实现特定区域旅游绩效的最大化,旅游业经营主体及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在实践中遵循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原则,积极探求与本区域旅游文化资源特点、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诸因素相匹配的开发模式[33].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结合个案进行实证分析.许志辉[34]根据南京文化旅游的基础与开发现状,探讨了南京市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模式与装点整合方向;陆军[35]采用RMTP理论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实景主题模式,总结了“印象·刘三姐”实景主题开发的借鉴意义和对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启示;朱东生、章锦河、杨效忠[36]立足文化形态结构的角度和旅游审美的规律,提出文化旅游整体开发的概念与模式,并以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为例进行文化旅游整体开发实证分析;张玉香[37]探讨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马勇、王宏坤[38]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文化旅游产业链双核驱动发展模式、文化旅游产业链横向拓展发展模式、文化旅游产业链纵向延伸发展模式;吴婷[39]以喀斯特小体量民族聚居地作为案例,探析适用于小体量民族聚居地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蒲玉林、杨兆萍、韩[40]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喀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对喀什金三角14个文化旅游景区(点)进行评价,选择出各景区(点)的最优开发模式.
2.2.3 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研究
由于对文化旅游及其产品分类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学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研究.张陆、寇跃灵[23]指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核心是旅游吸引物的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分为三个阶段:外延式开发为主阶段、外延性开发和内涵式开发并重阶段、内涵式开发为主阶段,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应注重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内涵的整理和发掘;邹再进[41]认为欠发达地区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主要应包括文化观光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宗教旅游、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修学旅游、节庆旅游、会展旅游等;刘丽华[26]指出提炼体验主题、营造体验氛围、设计体验项目是提升文化旅游景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张玉香[42]认为开发体验式文化旅游应遵循真实性保护、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丰富文化旅游中的科技含量原则.另外,有学者结合地方实践对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研究.徐菊凤[43]分析了北京五种类别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它们的优势和不足,归纳提炼了北京发展文化旅游的难点,并据此提出了六项发展战略;郑海燕、徐红罡、戴光全[44]以苏州为例,认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营造氛围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专项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大众文化旅游产品系列;江金波[22]认为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应在定位文化旅游的基础上,以剧场化为撬动,渲染客家文化之旅的高端品味,强化其审美效果;依托传统围楼村落,建设综合文化主题园区,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景观化,克服其产品零散而单薄的不足;通过主题创新、组合创新、结构创新使其产品达到系统整合升级目的.
2.2.4 文化旅游产业研究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业与旅游业的渗透交叉产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产业,目前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义尚无定论.郭素婷[45]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系统成功运作的前提,根据国内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系统的运作框架,并依据系统动力学原理从系统的主要假设、外部参数、内部变量3个方面提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系统边界,构建了系统的启动机制模型、主导驱动机制模型和未来驱动机制模型.龚绍方[46]指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巨大制约来自产业观念、管理体制和立法缺失.要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就必须解除这些制约因素,即从根本上确立旅游业的独立产业地位,弥补立法缺失,获得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管理主体地位.
相比文化旅游供给方面的研究,文化旅游需求方面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薛群慧、邓永进[47]研究了民俗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出民俗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间性、民间性、重复性和文化性的特征;冯淑华[48]重点研究了古村落旅游吸引力、旅游客源的特点,以及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关联度,并通过对旅游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揭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旅游者的行为特点,为古村落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提供借鉴;朱湖英、许春晓[49]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以长沙市居民对凤凰古城的需求为例研究不同收入城市居民的文化旅游需求差异;冯淑华、沙润[50]从旅游感知角度, 建立了游客“真实感--满意度”测评模型, 并以江西婺源为案例, 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梁雪松,马耀峰[51]以丝绸之路沿线旅游热点城市入境游客市场调查为基础,以入境游客的个人特征、出游选择与偏好等作为调查的主要内容,对丝绸之路地区国际旅游游客旅游选择偏好和行为决策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宁泽群,金珊[52]从中外游客的需求动机和偏好的调查入手,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京798艺术区成为北京著名的文化旅游吸引物的特征,指出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形成关键在于它自身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当地社会生活自发形成的产物,不是人为规划的结果.旅游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的这种特征的发现和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廖仁静,李倩,张捷等[53]以夫子庙为例,从游憩者的角度研究了这种定位于满足游憩者体验历史文化和商业消费综合性需求的景区的“真实性”.
(1)我国对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以描述性、概念性分析为主,较少使用定量分析.
(2)目前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认识,由此带来对文化旅游的特征和产品类型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未来需要统一对文化旅游在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方面的认识.
(3)开发与保护是一对辩证的关系,避开保护来谈开发显然不切实际.因此,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开发模式、产品设计的研究必然都要涉及到保护的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文化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是今后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4)文化旅游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如旅游地居民、政府、文化旅游规划者、游客、旅游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对当地的文化旅游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不同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是今后需努力的方向.
[1] 朱桃杏,陆林.近10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 ——《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学刊》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5,6(20):82-88.
[2] 张宏梅,陆林.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4(23):82-87.
[3] 王文祥.文化旅游产业国内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10,11(11):122-124.
[4] 魏代俊,方润生.文化旅游概念研究综述[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2):54-56.
[5] 方亮.文化旅游消费行为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48-50.
[6] 晏昌贵.略论楚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63-66.
[7] 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J].地理研究,1997,6(2):105-112.
[8] 陈梅花,石培基.基于AHP法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以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6(6):196-200.
[9] 林龙飞、黄光辉、王艳.基于因子分析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评价体系研究[J].人文地理,2010(1):39-43.
[10] 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4):68-72.
[11] 王路平,宋右庆.论南海国际文化旅游圈——中国大西南-东南亚文化旅游圈的开发和建设[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4): 15-19.
[12] 李旭东.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一种理论概观[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5):513-515.
[13] 郭丽华.略论“文化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42-45.
[14] 林美珍,黄远水.文化旅游之下的文化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47-49.
[15] 蒙吉军,崔凤军.北京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1,3(1):139-143.
[16] 于岚.文化旅游概念不宜泛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97(3):78-79.
[17] 吴芙蓉,丁敏.文化旅游——体现旅游业双重属性的一种旅游形态[J].旅游经济,2003(7):67-69.
[18] 侯兵,黄震方,等.文化旅游的空间形态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综述与启示[J].旅游学刊,2011,3(26):70-77.
[19] 李巧玲.文化旅游及其资源开发刍议[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4(2):87-90.
[20] 任冠文.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旅游论坛,2009,4(2):159-162.
[21] 张陆,寇跃灵.论文化旅游产品及其开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2(1):14-18.
[22] 刘宏燕.文化旅游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5):430-433.
[23] 刘玉,杨达源.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3(1):65-71.
[24] 李顺.对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12(4):5-6.
[25] 江金波.论客家文化旅游及产品开发创新[J].热带地理,2009,3(2):167-171.
[26] 刘丽华.基于体验视角的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31(2):121-123.
[27] 张要民,彭仑. 关于文化旅游资源保护问题的思考[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4(2):23-25.
[28] 曾蓓.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市场论坛,2009(9):128-129.
[29] 任冠文. 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广西民族研究,2006,83(1):177-181.
[30] 刘朝晖.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人类学参与”[J].旅游学刊,2012,27(10):8-9.
[31] 章怡芳. 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策略[J].思想战线,2003,29(6):58-61.
[32] 刘晓霞. 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7,10(5):18-21.
[33] 刘永生.论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学术论坛,2009(3):108-112.
[34] 许志晖,丁登山,向东.对南京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整合重点的探讨[J].人文地理,2006,89(3):34-38.
[35] 陆军. 实景主题: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以桂林阳朔“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3):37-43.
[36] 朱生东,章锦河,杨效忠. 徽州文化旅游整体开发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4(2):86-90.
[37] 张玉香.浅论文化旅游的体验性开发[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0):98-100.
[38] 马勇,王宏坤.基于全产业链的我国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1,20(4):143-148.
[39] 吴婷.喀斯特小体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探析[J].科技信息,2012(9):5-6.
[40] 蒲玉林,杨兆萍,韩芳.新疆喀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评价[J].干旱区地理,2012,35(3):509-516.
[41] 邹再进.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欠发达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17(2):41-43.
[42] 张玉香. 体验经济视角下对文化旅游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88-89.
[43] 徐菊凤.北京文化旅游:现状·难点·战略[J].人文地理,2003,10(5):84-88.
[44] 郑海燕,徐红罡,戴光全. 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苏州为例[J].人文地理,2003,4(2):55-59.
[45] 郭素婷.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系统化运作[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2(6):57-60.
[46] 龚绍方.制约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及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67-69.
[47] 薛群慧,邓永进. 论民俗风情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行为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1998(5):47-51.
[48] 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2,17(6):45-48.
[49] 朱湖英、许春晓.不同收入城市居民文化旅游需求差异研究——以长沙市不同收入居民对凤凰古城的旅游需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8-41
[50] 冯淑华,沙润. 游客对古村落旅游的“真实感-满意度”测评模型初探[J].人文地理,2007,22(6):85-89.
[51] 梁雪松,马耀峰.旅游偏好和旅游行为研究——以丝绸之路入境游客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5(5):69-73.
[52] 宁泽群,金珊.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考察:一个市场自发形成的视角[J].旅游学刊,2008,23(3):57-62.
[53] 廖仁静,李倩,张捷,等.都市历史街区真实性的游憩者感知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1):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