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

2014-02-07 08:23:27张成银张佃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尿素氮肌酐西医

张成银 张佃财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潍坊2625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

张成银 张佃财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潍坊2625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的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变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消渴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肾消”、“下消”的范畴。在临床治疗上,中医以滋肾益肺、健脾化瘀为主要原则,西医首选胰岛素进行治疗[1]。作者通过本身的临床经验,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45例,女15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为(55.5±1.5)岁;治疗组患者男44例,女16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为(45±1.5)岁。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史大于5年,尿蛋白持续阳性,连续3次24h尿蛋白量在500mg以上,糖尿病眼底可出现病变,但病因中不包括高血压、DKA、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和其它肾脏疾病。符合上述条件者,即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药物首选胰岛素,其次口服降糖药物(如糖适平、美吡哒),合并高血压的配合降压药物,另外结合抗凝药物,伴浮肿的加用利尿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滋肾益肺、健脾化瘀为治则。方药由熟地黄30g,山茱萸、山药各15g,葛根20g,人参、麦冬、天冬各15g,当归、益母草各20g,赤白芍各15g,丹参、川芎各15g,木香10g,怀牛膝15g,车前子10g十几味组成。随证加减:阴虚燥热者,加旱莲草、牡丹皮、知母;水肿重者,加猪苓、木通;瘀血重者,加水蛭、全蝎;阳亢者,加龙骨、珍珠母、牡蛎;兼肾阳虚者,加熟附片、炮姜;痰浊内阻、恶心呕吐者,加石菖蒲、竹茹、大黄,以达到较好的疗效。服用方法:1剂/d,分2次水煎取汁600m L,3次/d,200mL/次,饭前30~60min温服。21d为1个疗程,服用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嘱治疗期间保证适当热量、优质蛋白饮食,注意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控制蛋白摄入量。

1.4 观察指标包括 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及尿素氮的含量,并计算总有效率。

1.5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效改善,实验室检查尿素氮、血清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实验室检查无改善,甚至危及生命。

2 结果

2.1 两组肾功能相关指标 见表1。

表1 两组肾功能对照表(x±s)

由上表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水平及血清肌酐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变较对照组明显(P<0.05)。

2.2 疗效分析 治疗组显效52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以肾阴亏虚为本,血瘀水肿为标,治则为补益肺脾导,辅以活血化瘀,关键是补肾。《景岳全书·三消干渴》明确指出“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可见,滋阴补肾为治疗肾消之根本大法。西医认为,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是瘀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基础为血管受到损害,因此,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

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应用中药予以辨证施治,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其缺点。西药降糖见效快、效果好,但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长期应用易导致继发性药物失效,不得联合用药,副作用可能更为明显;中药改善症状好,降糖作用相对稳定,远期效果好,产生较小副作用[2]。因此,中西合璧,将中医辨证与西医实验室检查有机融合,中药西药联合用药治疗该病,不但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而且可减少西药的用量及毒副作用,使肾病得以良好控制。

[1]张家庆,郭赛珊,胡国芬,等.关于糖尿病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34.

[2]林兰.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论治[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89.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87

1672-2779(2014)-05-0238-02

杨 杰 本文校对:卢连伟

2013-11-24)

猜你喜欢
尿素氮肌酐西医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医学概论(2022年4期)2022-04-24 14:59:22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09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判断肾功能的可靠旨标血肌酐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