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彬 邱 丹
医院急救设备的使用管理及风险控制
文 彬①邱 丹①
目的:分析急救设备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对比分析急救医学设备特点与常规设备的区别,查找急救设备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医院急救设备闲时多、用时急、分布面广、存在使用风险,管理上应专人、定点、定期检测、清洁和消毒。由专家对医院急救设备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对风险值高的急救设备,优先安排检定维修,将风险降到底限。结论:急救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系统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使用科室、维修人员及设备厂商等各方面互相配合,确保设备的应急使用。
急救设备;管理;风险评估
文彬,男,(1957- ),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沈阳军区药品仪器检验所,从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工作。
急救医学设备指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急救、手术等医疗处置过程中使用的医学装备。按照临床医学基本属性可将其分为3类:急救诊断设备、急救治疗设备及急救监护设备[1]。急救医学设备性能是否良好,操作是否正确是保证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要素[2]。如何完善急救设备的管理,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则成为临床抢救治疗工作的关键[3]。
1.1 急救设备定义
急救设备就广义的范围而言,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设备都是急救设备。通常所说的急救设备属于狭义范畴,主要是医院内抢救患者的必备常规医疗设备。通常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心脏按压泵、负压骨折固定装置、氧气瓶。多功能抢救床、负压吸引器、全自动洗胃机、微量注射泵、定量输液泵等以及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监护系统、体外膜式肺氧合(ECMO)装置,腹膜透析和血液净化系统等设备。
1.2 急救医学设备与常规设备的区别
①急救医学装备多用于重危患者的抢救,多为紧急、突发场合使用,常规设备则主要用于日常的诊断与治疗工作;②急救医学设备大部分时间闲置,使用效率比较低,这就导致了医护人员对设备的操作方法不熟练,使用时对一些参数和工作模式调整不精确。常规设备由于几乎天天使用,使用效率较高,医护人员对设备的操作方法熟练,设备的日常保养调试工作也能得到保证;③急救医学设备涉及面广,医院几乎所有科室都有急救医学设备,医护人员均会使用急救医学设备,常规设备一般是专科或固定科室使用,操作人员也相对固定;④急救医学设备由于多用于重危患者的抢救,是医学设备中风险因素最大的设备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规设备因为是固定科室,固定操作人员,主要用于日常的诊断与治疗工作,风险小且安全;⑤急救设备(特别是呼吸机)易污染,在闲置时不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往往会造成患者的交叉感染[1]。急救设备与常用医疗设备特点对比见表1。
表1 急救设备与常用医疗设备特点对比
2.1 维修保养不规范
急救设备平时使用的不多导致医护人员忽视对其进行日常维修,保养。设备不经常使用,一些急救设备的技术参数会发生改变,原有性能与技术指标就会降低,使用中容易伤害医护人员,增加患者的安全隐患。由于医院各科室都有急救设备,如果每个科室的管理方法不规范,将给急救设备的管理增加了难度[2]。
2.2 操作不熟练
有些急救设备平时使用较少,一些医护人员对急救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不熟练,不能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因而影响抢救的进行。
2.3 未做到及时清洗消毒
医护人员因缺少基本常识而忽视对急救设备使用后的清洗消毒工作,急救设备使用后如果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清洗消毒,会造成院内严重交叉感染[3]。
2.4 不能按要求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计量检定
不能定期检定的原因:①只重视维修不重视计量检定;②医院受条件限制自己不能正常开展检测;③医护人员存在急救设备只要能用就行的错误认识。急救设备因未定期作计量检测而使产生的数据不够准确,影响医生的判断。
2.5 缺少医疗器械维修保养专职技术人员
有文献报道,某二甲医院共有1000多台设备,只有4名设备管理人员,人员配备只能应付日常的维修、保养[2]。
2.6 急救设备培训不到位
急救设备操作使用的培训工作跟不上,影响了急救设备的正常使用。医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加之急救设备更新较快,使用人员不能够熟练掌握急救设备操作技能,出现不少因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或操作使用不当引发的问题。例如:浙江省曾经对4l家医院急诊科室的除颤仪操作进行考试,错误操作达到32%;对105家医院的急救设备使用操作进行调查,使用者培训不足的达到80%[2]。
3.1 做到”四定”
“四定”即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维护急救医疗设备;设备及配件须定点存放,重要的零备件应清点交班;定期维护、检查设备的性能,并进行保洁和消毒;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急救设备使用、保养方面的技术培训[4]。
3.2 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急救医疗设备
由于医院科室无专职操作急救设备的人员,操作急救设备医护人员大多不是专业医疗器械工作人员,除抢救外平时使用急救医疗设备的机会不多,操作急救医疗设备的水平有高有低,因此要求操作急救医疗设备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保证急救工作顺利完成[5]。
3.3 做好急救设备的信息管理
医护人员在使用完急救医疗设备后应立即将急救医疗设备使用情况作以登记,登记的内容为设备使用时间、运行状态以及是否出现故障等。应将平时急救设备的维修、养护、计量检定以及清洗消毒等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并录入计算机存档,作为急救设备管理的重要信息。
急救设备的风险是指急救设备在急救过程中会给医护人员或治疗对象造成身体损伤的可能性[1]。风险分类及产生因素(见表2)。
表2 急救设备风险分类及产生因素
急救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风险。如:由电击、机械性损伤、易燃易爆物失控等物理因素给患者造成伤害;由于工作人员使用急救设备不熟练,技术不精,操作失误给患者造成的伤害;由于在用急救设备超长使用,性能老化,其性能指标有所下降.或者是由于急救设备没有按时进行计量检定,产生测量误差或引起误诊与漏诊,延误了治疗机会或对患者造成伤害。此外,因设备属性、设备特性、安全性能、致死状态以及使用频率等也会产生各种风险[1]。
风险管理分为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3个环节,其中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实行风险控制,最终目的是以最低的风险取得医疗效益的最大化。
(1)风险分析。医院可以将近几年急救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过的失误,对患者造成过伤害的事例进行统计分析:①找出是否仍存在风险,产生风险的原因寻求规律;②对医院各科室现有的正在使用的急救设备进行分析,包括设备设计是否有缺陷,技术指标是否下降,是否有化学有毒物质残留与放射性物质等;③针对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操作急救设备的培训情况及熟练程度进行分析,找出操作不当引起的临床风险[1]。
(2)风险评估。医院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由专家对通过设备风险分析找出的急救设备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按风险因素的大小设定风险等级,确定风险值实行风险量化管理[1]。
(3)风险控制。医院根据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急救设备风险控制方案,实行风险控制。按照风险等级、风险值的高低不同,风险控制方案应按轻重缓急有所侧重。对风险等级、风险值高的急救设备,投入的医疗经费预算多,优先安排维修,提高预防性维修的频次,及时更换超使用寿命的急救设备,确保将风险降到最低[1]。
[1]张坚.急救医学设备的安全及风险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35(4):288-290.
[2]潘辉国,张孙海.急救医疗设备使用监管主题实践报告[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1):3-5.
[3]王坚强,朱彤,李成毅.移动急救监护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1,8(8):41-43.
[4]雷茂岭,李涛.急诊科急救设备的配置与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5,(12):45.
[5]吕玉玲,张西亚,陈群英.加强医疗急救设备质量监控的探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9,13(6):570-573.
[6]李开元,祝军,范江波.综合性医院急救设备供应中心管理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12,9(9):34-36.
Management of hospital first-aid equipment and risk control
WEN Bin, QIU Dan//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4,11(5):85-87.
Objective: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of problems of emergency equipment existing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their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Methods:Analysis of emergency medical equipmen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ventional equipment. Find the first aid equipmen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reasons existing in the use, and risk assessment.Results:Hospital first aid equip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free time, emergency and risks, widely distributed in each department. By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periodic inspection,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Risk assessment shall be conducted by experts, the riskValue high priority arrangement first aid equipment maintenance, to expect to minimize risk.Conclusion:First aid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a systematic and important work, to need department, maintenance personne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and so onVarious aspects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ensure the normal use of equipment.
First aid equipment; Management; Risk assessment
1672-8270(2014)05-0085-03
R197.39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4.05.032
2013-12-06
①沈阳军区药品仪器检验所 辽宁 沈阳 110026
[First-author’s address]Military Institute for Drug and Instrument Control, Joint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the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Shenyang 11002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