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总目录
当务之急 苏辛 1-1
历史记忆 苏辛 2-1
治理能力 苏辛 3-1
慎言 苏辛 4-1
概念炒作 苏辛 5-1
自主时代 苏辛 6-1
大职教观 苏辛 7-1
问题导向 苏辛 8-1
话语冲突 苏辛 9-1
微课有恙 苏辛 10-1
巨人肩上 苏辛 11-1
分类发展 苏辛 12-1
真正的魔术师(续) 姜玉莲 刘莉 1-5——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开放大学建设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邓幸涛 7-5
从无线电广播到虚拟大学:美国远程教育历史亲历者的反思 [美]迈克尔·格雷厄姆·穆尔 1-24
用移动设备学习:中国的可能性[英]约翰·特拉克斯勒 1-35
远程个人学习和社会学习:方法与策略[加拿大]特里·安德森 乔恩·德龙 2-24
MOOCs已发表文献(2008-2012)的系统研究[斯]桑云都·瑞哈·利亚纳古纳瓦德纳 等 3-5
零成本在线实施先前学习评价与认定[英]保罗·川内 4-5
应用新技术促进远程语言学习的互动与交流[德]瑞姬妮·汉佩尔 5-11
从实地到虚拟空间:重构数字时代远程e-learning学生支持服务 [英]艾伦·泰特 6-19
在线交互:论坛使用策略的重要性 [英]玛丽·索普 7-15高等教育e-learning的设计和评价[爱尔兰]格拉妮娅·科诺尔 8-25
使用设计思维方法 提高在线学习质量[澳大利亚]尼尔·安德森 等 9-5
发展中国家远程非正式学习和非正规教育[澳大利亚]科林·莱切姆 10-5
论开放教育资源之适宜性质量观[德]托马斯·里克特 帕特里克·威斯 11-5
开放教育资源TIPS质量保证框架的验证研究[英]保罗·川内 11-15
如何满足远程教育残疾学生需求?[英]马丁·库珀 12-18
网络时代的教学交互 陈丽 1-14
网络学习中的有意义交互: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吴咏荷 等 1-15
等效交互原理 [日]宫副照美 [加]特里·安德森 3-17
严谨的网络学习交互研究:对未来远程学习研究的启示 苏孝贞 5-5
开放教育资源、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和非正式学习时代中的等效交互[日]宫添辉美 特里·安德森 7-66
基于资历框架的终身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模式张伟远 傅璇卿 1-47
建立教育公平的终身学习体系:南非的经验和教训张伟远 傅璇卿 2-16
虚拟大学的资历和学分的跨国认可:英联邦32个小国的创新实践 张伟远 等 3-24
英国实施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实践与教训张伟远 段承贵 4-11
搭建教育和培训的资历互认框架:东盟十国的实践张伟远 傅璇卿 5-46
我国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搭建:基于国际的视野张伟远 6-28
国际、开放、远程、灵活学习的新战略 牛阿娜 等 2-5——第25届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世界大会综述
多重视角下的开放与远程学习 李秋劼 等 2-11——第25届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世界大会看点述略
学习成果认证单元内涵及模版设计研究 齐坤 等 1-53
我国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中标准体系的构建 王延华 等 3-32
基于云架构的学分银行信息平台设计研究鄢小平 5-66
学分银行的收益分析与估计 李锋亮 张非男 6-49
推进开放和远程学习:研究与实践 李薇 等 12-5——第28届AAOU年会综述
立足本土,顺势而为:来自香港公开大学的实践与思考赵伟 郝丹 12-12
MOOC时代 vs.后MOOC时代:日本放送大学的思考与应对 郝丹 12-16
——访日本放送大学校长冈部洋一教授
❋❋❋❋❋
E-learning协作学习中的分组问题研究 潘芳 仲伟俊 1-59
基于TPB和TAM的教师网络教学行为模型构建
张思 等 1-64
远程教育的破坏性创新与教育变革 袁昱明 1-69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沈光辉 等 1-74
开放大学课程题库建设研究 郑绍红 1-79
移动云环境下自主学习系统的构建研究汤跃明 查宏波 1-83
学习者个性化特征表示及相似度计算 林木辉 2-32
基于角色脚本与问题提示的PBL在线协作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张利峰 2-36
技术环境下英语学习影响因素研究 孙众 宋伟 2-41
论开放大学的教学文化建设 王永辉 2-46
中心城市电大学习中心建设研究 黄同华 2-52
国家开放大学企业学习中心建设研究 邵艺 孙丽青 2-57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主任从业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查代春 李代云 2-60
市场化中的远程教育模式分析 李芸 等 2-65
远程初学者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李娟 2-69
远程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模式及其效度验证陈荷男 2-75
基于设计的博客辅助学习平台构建研究陈红普 姚媛媛 2-82
H.264技术在移动学习平台中的应用 宋巍 2-87
❋❋❋❋❋
国外MOOC评估报告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王海荣 王美静 3-37
宽进严出:开放教育亟需推进的学习制度创新陈旭 3-42
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的架构 刘永权 刘海德 3-47
基于微课程构建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 姜玉莲 3-52
税务会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魏敏 3-61
电子书包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牟智佳 张文兰 3-67
IT第三平台对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影响 梁小庆 3-72
远程教育云数据中心的研究与实践 韩磊 等 3-82
开放大学系统图书馆建设思路 刘盈 3-88
❋❋❋❋❋
远程教育中的理论困境与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郭淑婷 4-19
在线学习中学习路径分析及学习行为特点研究曹良亮 4-25
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研究 王楠 4-31
Logistic回归模型支持的学分银行认同研究刘泽照 等 4-35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知识转移服务的设计研究栾学东 4-40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用户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马凌 等 4-45
网络教学平台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戴卓 郑孝庭 4-50
高校教师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体验行为的实证研究周华丽 等 4-57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架构、机制及教学改革龚祥国 等 4-62
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现状与路径探析 赵嵬 姚海莹 4-66
终身学习平台设计与构建 余燕芳 葛正鹏 4-70
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 朱学伟 等 4-77
基于网络公共空间的辅助教学平台的构建李海宝 任常愚 4-84
基于微型学习理念的网络课程微型化设计与实现王国华 等 4-89
❋❋❋❋❋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研究报告
“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5-20
成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赵宏 5-27
凤凰城大学2008-2011年度学术报告述评袁松鹤 等 5-32
数字资源开发与数字出版 侯松岩 等 5-41
开放大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策略 蒋萍 5-54
远程教育教学设计师的作用及培养策略 王瑞华 5-57
基于网络组建开放大学系统教学团队的探索与实践杨宏宇 5-61
面向翻转课堂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顾容 等 5-72
移动阅读资源的层次信息模型研究 赵玉 司国东 5-78
电子教材的研究与设计 王然 郭鸿 5-82
❋❋❋❋❋
读懂中国开放大学的立足基点和思索径向 徐皓 6-5
基于文献回顾所构建的研究工具:远程学习体验框架结构 郭淑婷 6-14
中国大学和教师参与MOOC的行为分析徐舜平 6-33
地方理工科院校移动学习需求分析 蔺素珍 6-40
大学英语网考视听理解的考生评价及启示刘正喜 6-46
英国开放大学虚拟学习环境建设与运行的研究孙鸿飞 张艳萍 6-56
英国MOOC平台:FutureLearn创建原因与主要特点探析 包正委 洪明 6-65
未来课堂云支持系统模型设计与功能研究王麒 等 6-69
开放大学视阈下微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探析黄伯平 6-77
浅析地方电大微课程建设的困难与对策王琼 朱学军 6-84
国家精品课程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启示胡俊杰 等 6-89
❋❋❋❋❋
英国开放大学课程学习的启示与思考 徐琤等 7-24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动力性特征群体差异研究李运福 傅钢善 7-31
开放教育多模教学模型的探索与研究 陈海建 等 7-38
行动研究:教师远程培训中的教学互动策略探析任毅 穆肃 7-45
引领网上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实践研究与探索李春英 等 7-51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文化生态学习环境设计与实践宋鸿陟 司国东 7-56
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社会关系、成长路径与策略选择 刘朝阳 7-61
消费级技术架构的跨国远程教学方案与实践张云川 等 7-74
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袁南辉 杨改学 7-79
开放大学背景下基层电大移动学习平台构建研究盛建荣 7-83
❋❋❋❋❋
恰当使用学习策略获取良好远程体验:基于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 郭淑婷 8-15
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社会性维度的研究综述赵扬 张立国 8-21
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综述 杨晨 顾凤佳 8-29
国家开放大学内部质量保证现状分析及关键问题初探齐坤 李林曙 8-40
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服务质量动态管理实证研究曹伟 等 8-47
远程教育新生入学适应性评价研究 孙道金 刘静 8-52
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雨 等 8-57
显性、隐性注释超链接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及词汇长短时记忆影响的实证研究 兰国帅 等 8-65
远程开放教育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郭晓霞 8-70
以服务老工业基地为基点 推动辽宁电大转型升级肖坤 8-76
“两校一体”:中国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理想选择郭庆 余善云 8-81
高职机电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与应用模式探索与实践 吕景泉 等 8-86
面向国际汉语教学的语法资源库建设 彭炜明 等 8-90
❋❋❋❋❋
个性化视角: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研究欧斯玛尼·张 9-13
学分银行研究三大元问题探讨 江颖 9-19
开放教育校园文化树型理论研究 陈学雄 9-27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研究 左晓梅 9-33
数字教材环境下小学教师TPACK与自我效能感、技术接受度的关系 宋伟 孙众 9-39
非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学习者分析 刘丽娜 等 9-47
大学生基于手机的学习行为现状调查研究周金辉 李晓飞 9-52
浅析开放大学专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王学珍 9-60
Moodle平台网络课程数据挖掘模式分析 周剑云 9-68
Canvas平台支持下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 胡建平 9-72
OpenStack构架下计算机实验中心云平台的设计孙隽 等 9-78
利用AdobeConnect的大规模流媒体自主点播学习系统曹育红 9-83
跨领域的关键时刻 [加拿大]乔恩·巴格利 9-89
❋❋❋❋❋
英国先前学习认定的经验与实践困境 彭爱武 10-16
英国评估机构对英国开放大学的评价及启示徐锦培 10-20
印度尼西亚特布卡大学在线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析石磊 10-27
中国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证研究的十年综述孙丽青 孙治国 10-32
困难体验和能力提高:对远程学习中策略使用的定性分析 郭淑婷 10-40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特征间影响权重群体差异研究李运福 傅钢善 10-45
口碑传播对远程学习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孙道金 岳俊芳 10-52
非正式学习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交互研究徐刘杰 邓小霞 10-57
K-均值算法支持的优质网络学习资源筛选方法研究叶海智 等 10-62
区域性优质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毕经美 10-67
面向学前儿童的移动媒体资源设计研究 张乐乐 10-71
我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作品研究综述魏江明 等 10-78
基于隐喻思维的电子书包系统建模与功能设计王玉龙 蒋家傅 10-83
绩效技术视角下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研究王换超 张庆秀 10-88
❋❋❋❋❋
整合技术的学科和教学知识框架的发展:从TPACK、TSACK到TMACK 阮全友 杨玉芹 11-20
我国发展MOOC的推进策略研究 冀付军 李利聪 11-27
网络生态视角下的数字化学习研究 崔承耀 11-33
网络教学平台的学生学习行为聚类分析田娜 陈明选 11-38
我国大学生MOOCs学习体验调查研究 何春 等 11-42
小学生对平板电脑的技术接受度及其与学习方法的路径关系刘妍 等 11-50
戒备性思维对教师远程研修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李娟 11-58
“第三空间”理念下Skype应用于跨文化协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石晓玲 11-64
社区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研究曹伟 丁雪华 11-69
泛在学习的学习资源探微 李海龙 贾利锋 11-76
在线教育游戏的参与动机考察 欧阳昌海 11-81
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的设计和研发钱冬明 等 11-86
❋❋❋❋❋
提高所有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保障高等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郭淑婷 12-28
MOOC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的知识图谱研究姜雷 张海 12-35
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陈美玲 等 12-41
英语自主学习中ICT使用影响因素研究陈毅萍 雒彦 12-48
开放教育“在校课堂”与“在线课堂”的实践探索邹自德 等 12-55
面向智能手机与Web平台的微课移动教学系统的设计温川雪 周洪建 12-60
模拟学生代理技术在合作学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薛永刚 张明丽 12-67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沈光辉 12-72
台湾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 张枝实 12-78
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 殷丙山 唐嘉怿 1-89——“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国际论坛”概述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严冰 2-91——杜纯梓教授《磨血励耘》序
亦史亦诗亦论 彭思毛 2-93——评杜纯梓教授新著《磨血励耘》
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协同发展 张洪孟 等 5-88——解读2013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聚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重构 董艳 等 7-89——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术交流暨
技术发展展示大会学术看点综述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报告谢传兵 等 12-84
“ICDE联合UNESCO等启动‘全球在线高等教育报告’”等7则 年智英 编译 1-93
“2014上海泛在学习国际会议召开在即”等6则年智英 编译 3-93
“欧盟借助ICT和开放教育搭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等7则年智英 编译 5-93
“FutureLearn延伸至欧亚非 再添七所加盟大学”等7则年智英 编译 7-93
“OER资源拓展小语种应用”等7则年智英 编译 9-93
“MOOC语言多元化 或将增加更多学习机会”等7则年智英 编译 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