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安徽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初探

2014-02-06 15:24石开玉
职教论坛 2014年34期
关键词:学堂安徽职业

□石开玉

所谓职业教育,其内涵是指为针对某种职业需要或为了从事某种职业而专门展开的教育,其突出的重点在于“职业”,即为了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或掌握某种技能而对其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它单列于以学历教育为主要目标的普通教育之外,主要含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一、清末安徽职业教育的源起

安徽的职业教育开始于清末。 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潮兴起,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创办新式教育, 安徽的职业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源起的。1897 年2 月,安徽巡抚邓华熙奏请在省城(安庆)开办二等学堂,他在呈请开办学堂的奏札中说:“熟权时势,今之宜讲求西学,以造就人才”,并拟定学堂名为“求是学堂”[1]1,强调学堂既重西学的学习,又重圣贤义理的熏陶。 这很合清政府的意旨,于是清廷批准了邓华熙的奏请,次年,求是学堂在安庆敬敷书院旧址正式开办,第一批招收正、附课生93名,学制3 年。 求是学堂是安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也是安徽职业教育的最初源起。

1903 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正式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从而兴起了创办“实业学堂”的热潮。清末安徽先后创办实业学堂14 所,分为初、中、高三等,农业、工业、商业三类。农业类设桑蚕、农学科,工业类设机械、染织科,商业不分科。均为各府、州、县根据情况自行决定设置,全省无统一规划。主要有阜阳初等学堂、南陵初等蚕桑学堂、太和初等蚕桑学堂、亳州初等蚕桑学堂、舒城蚕桑讲习所、绩溪东山高等小学实业班、芜湖工艺学堂、寿县初等工业学堂、桐城工业传习所、仁寿中医学堂、休宁初等农业学堂等。这些实业学堂的创立在当时还是新生事物,虽然规模不大,生员较少,设备简陋,管理不善,更缺乏办学经验,但是这些实业学堂的创办,“为安徽的职业教育开创了先河, 也为以后安徽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更为安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396。

二、北洋军阀时期安徽职业教育的动荡

民国成立后,由于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安徽的职业教育从一开始就起色不大。 清末实业学堂因辛亥革命政局演变,大都关门停学,如安庆的安徽中等实业学堂1911 年即停办。 1913 年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实业学校规程》, 规定了实业学校办学目的是教授学生必需的农、工、商方面的知识技能;实业学校分为甲、 乙两种; 对各类实业学校的经费收取、学科实习、实验时间、课程设置等都有较详细的规定,这对安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封建军阀倪嗣冲自1913 年至1920 年掌政安徽期间,压制民主思想,摧残各项事业,其中新教育受到严重破坏,教育经费被大量缩减和挪用,致使教育事业逐渐陷入困境。 其间更因战乱而一度中断,使得原来在全国并不落后的安徽职业教育迅速倒退,并对以后的恢复和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1921 年左右,安徽的实业教育已逐渐转向职业教育。 1922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新学制——壬戌学制,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有了新的明确位置,这促使其后职业教育制度在国内得以普遍实施,安徽的职业教育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据中华职业教育社调查的安徽职业教育状况统计,到1922年4 月30 日,安徽已有的职业学校状况是“甲种农业学校7 所;乙种农业学校6 所。 甲种农业学校附设蚕业讲习科1 处;甲种工业学校2 所;甲种商业学校5 所;乙种商业学校8 所;职业学校5 所;女子农业学校1 所;女子职业学校1 所;职业补习学校4 所;女子职业补习学校3 所;职业师范学校技能科31 处”[2]481。

壬戌新学制受到安徽省积极响应。 1923 年2月,省教育厅举办实施新学制讨论会,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黄炎培等,会同省教育会、省立学校联合会代表等,就职业教育等问题,经过充分讨论,通过了关于改进职业教育的议案。议案确定了全省现有职业教育机关及其工作范围,涉及农业教育、工业教育、商业教育、女子职业教育四个方面;议案决定各县设的乙种农、工、商学校,改为职业学校;同时还决定在教育厅设立“职业教育委员会”作为指导全省职业教育总机关。 可是由于军阀的割据混战、外国势力的入侵、安徽经济的落后等原因,1926年前后,安徽职业教育又进入低潮动荡,其后直到1932 年国民党政府颁布《职业学校法》等法规后,安徽职业教育才渐有起色。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职业教育的缓慢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进一步加大职业学校发展的力度,教育部于1932 年底通令全国各省市,要求各地逐年增加职业学校在教育中的比重并逐步扩充职业学校经费。 1933 年又进行综合中学改制,其后职业学校开始名正言顺地单独设立。 为了理顺职业学校的关系,教育部先后颁布《职业学校法》、《职业学校规程》、《职业补习学校规程》等法规文件,这些文件对职业学校的设置、管理、经费、设备、编制、入学年限、修业年限、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习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

为了贯彻落实发展职业学校的法令法规和有关指示,安徽省教育厅于1933 年12 月制订了《改进安徽省中等学校方案》,并于同年底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予以贯彻:将省属职业学校更名,由原来按序数排列改为按学校所在地命名,将第一至第九职业学校分别改名为省立安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省立芜湖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等。 在改名的同时还调整了专业设置,每校以单科设置为原则,以利于学校发展。 基于这些举措,此间安徽职业教育得到一定的缓慢发展,到1937 年,安徽有职业学校15 所,其中省立10 所,县立3 所,私立2 所,在校生共有1853 人。

1937 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严重破坏了全国教育事业,安徽沦陷地区的职业学校或停或迁,全部关门;未沦陷地区的职业学校也因经费缺乏、教师流离或学校准备搬迁等原因而名存实亡。 直到1940 年,战局暂趋稳定,职业教育才开始重新恢复。

1940 年以后,国民政府鉴于职业教育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作用,要求各地积极恢复和发展职业教育。规定到1943 年,普通高中、师范、高职三类学校班级总数的比例应达到2∶1∶1;初级中学、简师、初职三类学校班级总数的比例应达到6∶3∶2; 职业教育经费的比重在中等教育经费中应占35%。 根据这些规定和要求,安徽省政府对其所控制地区的教育事业进行整顿,采取在中学内设职业班,扩充原有职业学校规模,设立新的职业学校;扶持搬迁到安全地带的职业学校尽快恢复上课,鼓励团体和私人创办职业学校等措施,发展职业教育。 通过这些办法,职业学校在1945 年增加到24 校、116 班、4360 名学生;职业学校的经费在中等教育中的比例也由1938 年的5.7%上升到1942 年的14.6%。但这时,安徽职业学校的规模和职业学校的经费比例,与教育部的规定仍有很大的差距。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开始对学校进行“复员”工作。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制订的《战后教育计划大纲》,将全省划分为合肥、怀宁、六安、阜阳、泗县、凤阳、芜湖、休宁、贵池等9 个工业职业学校区和霍邱、阜阳、宿县、滁县、宣城、绩溪等6个农业职业学校区。各省立职业学校按专业设置和人员组成情况及学区要求或搬迁、或改建、或新建。其中,将省立立煌工业职业学校迁安庆,改名省立安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省立立煌高级商业学校迁芜湖,改名省立芜湖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省立第一农业职业学校由六安迁望江,改名省立望江水产职业学校;省立立煌医事职业学校迁安庆,改名省立安庆高级医事职业学校; 省立八中改为职业学校,定名为省立庐江工业职业学校。并在蚌埠新建省立蚌埠工业学校;保留霍邱、绩溪二所省立农业职业学校。《大纲》还要求各县立和各私立职业学校按此精神予以调整, 这一工作于1946 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此后两年,省教育厅严格普通中学的立案手续,同时劝导各地在办理中等教育时应首先以发展职业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从而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1948 年上半年,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共有36所,153 班,学生5810 人,其中省立职校10 所,59班,学生2279 人。

1948 年末, 随着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安徽省政府下令将设在江北的职业学校迁往江南,各校图书、仪器等设备也被拆卸运往江南,使安徽的职业教育又一次受到严重破坏。 1949 年5月,安徽全境解放后,职业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安徽职业教育迎来了真正发展的春天。

四、建国前安徽职业教育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探析

1.建国前安徽工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落后地位。 安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农业生产十分落后,而安徽近代工矿企业发展也十分迟缓,致使劳动人民异常贫困,严重制约了安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2.政局不稳,内战频仍,加上执政者不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有限,影响了安徽职业教育的发展。

3.帝国主义国家对华疯狂侵略,造成教育事业的破坏, 特别是日本侵略者对教育的摧残尤其严重。 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徽大部分地区相继沦陷,原本就很薄弱的安徽职业教育事业很快陷于停顿。

4.教育质量低劣,从而牵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此间安徽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沿袭“先生讲、学生听”、“满堂灌”等传统模式,注重于教师在课堂上灌注书本知识,不注意启发学生主动精神、思维能力,也很少接触实际,因而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不能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更使学生对职业信仰动摇,低劣的教育质量牵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5.受传统观念影响,学生上学是以做官为目的,因此,学生最热衷的是普通中学。 实在无书可读才上职业学校, 即使读职业学校的目的也仍然是从政。因此,一般来说专业思想都很不牢固,只是想把上职业学校当个跳板而已。 学生的这种传统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自然起着消极影响。

6.毕业生无出路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民国时期,各职业学校均成立有“学生职业介绍部”,负责和用人单位联系,以谋学生出路。 但由于各项建设发展缓慢,远不能满足毕业生工作的需要,毕业生无出路成了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1934 年,教育部督学视察安徽的职业教育后称:“职业学校毕业生之出路,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如蚌埠省立第七职校,上届染织、制革毕业生二十九人,并无一人得到与学校所习科目相关之职业,只少数学生升学,或成为小学教师,余皆失业。宿县省立四职,农业、蚕桑二科毕业生七十九人,失业者五十三人,升学十人,其他职业十六人”[2]516,毕业生出路难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基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建国前安徽职业教育发展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性质,而不是在于教育制度自身,职业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是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只有结束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制度,职业教育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1]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安徽文史集萃丛书之六·文教史踪[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2]陈贤忠,程艺.安徽教育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学堂安徽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