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3月中旬,在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的2014年水溶肥研讨会上,华南农大教授张承林在专题报告中提到目前限制我国水溶肥料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就是关于“忌氯作物”的认识之误。他认为,“忌氯作物”本身就是翻译不准确造成的错误概念,自然界是不存在“忌氯作物”的,现在是该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他表示,对“忌氯作物”这个概念他也经历了从相信到怀疑,再最终否定的漫长过程。他说读大学时教科书上说到“忌氯作物”他是深信不疑的。后来在教学科研试验实践中发现,马铃薯、葡萄、柑桔、甘蔗、烟草、西瓜、浆果类等诸多被认为所谓的“忌氯作物”在施用了含氯肥料后并没有出现影响生长乃至死亡的现象,他开始怀疑这个概念的正确性。出国考察他发现以色列等国的各种作物都在用含氯肥料,进而发现国外是没有“忌氯作物”一说的。那么这个概念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研究了大量原始英文文献,最终确认是翻译之误误导了行业数十年。他说,自然界存在对某种元素比较敏感的作物,但“敏感”是个中性词,准确的意思是说微量、适量就可有效,过量则会有害。他举例说:同样“Bsensitive crop”就翻译成“对硼敏感的作物”,而同样单词和句法的“Cl sensitivecrop”则被翻译成“忌氯作物”。将“敏感”换成“禁止、忌讳、避免”意思的“忌”,字面意思就是作物不能含氯,不能施用含氯肥料。这是完全错误的,翻译之误贻害无穷。
首先,“敏感”的题中之义是“慎用”,而“忌用”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含氯肥料本身具有溶解快、全水溶、价格低等突出的优点,
但“忌氯作物”概念一出就像无形的紧箍咒,极大限制了含氯肥料的应用范围,给农业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他介绍,据毛知耘等专家的实验研究证明,除部分盐土外,中国大部分土壤地区绝大部分作物实际上都可以持续施用含氯化肥。特别在有降雨和灌溉条件的地区,施用含氯肥料是安全的。
其次,“忌氯作物”概念的存在也影响了中国水溶肥的发展。在以色列100%是水溶肥,美国达到50%以上。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农业用水的紧缺、土壤环境的劣化,发展具备节本降耗、节水环保优势的水溶肥愈发显得珍贵和迫切。实际上,在发达国家的水溶肥原料中,氯化钾是基础原料。在低浓度的清液肥中,氯化铵也可以做氮源。
但横亘在行业数十年的“忌氯作物”错误概念无疑束缚着行业的手脚。比如绿色食品生产禁止施用硝态氮肥这条规定就是这个错误概念下的蛋。
实际上,早在1999年,毛知耘、李家康等专家提出就提出用“作物的土壤氯容量”的概念代替绝对化的“忌氯”、“喜氯”等叫法。作物的耐氯临界值减去土壤含氯量之差值就是氯容量,这个理念将作物能否施用含氯化肥与土壤联系起来,做通盘的考虑。要判断某种土壤能否施氯,最好的办法就是测定土壤饱和溶液EC值和氯含量。然后根据作物决定用量,这比简单粗暴、因噎废食的“忌氯”思维要高明许多。
由此我想到,当年的改革开放首先由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启。肥料行业的产能瘦身仰赖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离不开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虽然“土壤氯容量”概念提出十多年也没有成为主流,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观念终究会成为行业主流思想。作为行业主流媒体,我们的传播就是一种推动,也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