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西真
目前,中国机械工业劳动生产率约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劳动生产率每增加或减少l%都会影响产值上百亿元。劳动生产率低下致使中国工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每年因不良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 亿元。 (郭奎涛,中国产业工人需升级,《工程机械周刊》2010 年第6 期。)很显然,这种情况与我国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不高紧密相关。产业工人中的技能型人才不仅是企业产品的生产者和制造者,而且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2004 年开始,“技工荒”就是困扰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难题, 不但高级技术工人十分缺乏,而且中初级技术工人也存在很大缺口。 10 年过去了,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技能型产业工人短缺现象非但没有稍缓,还愈演愈烈,为什么呢?
首先,在过去10 年中,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已然发生了从城市人到农民工的转变,但职业技能养成体系(职业教育制度)却没有相应地实现转变,从而导致了中国产业工人技能养成严重不足的局面。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中国产业工人的技能养成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相对完善的国家职业技能认证体系;二是以单位制和稳定就业为基础的“师徒制”培养体系;三是主要面向城镇居民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中专、技校等,只招城镇户口的学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制造业主体从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即就业岗位的体制外生产), 产业工人主体从城镇居民转变为农民工群体。 据统计,2013 年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企业占我国整个企业总数的82%;GDP 贡献率占60%;税收占69%;就业占90%;城镇新增就业占90%。又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数据,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传统的产业工人技能养成体系受到冲击,几近全部瓦解。新的产业工人群体的技能养成体系却迟迟没有建立起来,正所谓“旧的已去,新的没来”。
其次,职业技能养成体系(职业教育)严重滞后于产业工人主体转变的进程,没有随着工人主体的转变而实现转型。 一方面,城市和东部沿海职业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生源不足,相对萎缩(最近几年,每年都有我相熟的职业学校校长到中西部地区招生); 另一方面需要职业技能培训的农业人口和进城农民工却没有办法享受到廉价优质的职业教育。 这就出现了中国目前职业技能养成领域的“吊诡”现象:企业技工荒越来越严重,农民和农民工对于技术培训的需求非常强烈,而职业学校却普遍生源不足。 针对这个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激励性的补助政策,但是效果不彰显。
为今之计,中国必须尽快建成面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养成体系。 根据制度社会学的研究,西方社会在职业技能养成路径上,基本形成了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养成体系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养成制度, 这两种不同的技能养成制度受这些国家的历史传统和产业政策的影响, 同时也形塑了这些国家不同的制造业发展路径。 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如何借鉴这两种技能养成制度, 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养成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农民工这个“世界工厂”中产业工人的主体,培养成真正的、现代化的、符合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是决定中国制造业能否成功 “由大变强” 的关键所在, 也是我国现在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令人鼓舞的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 月26 日主持召开了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重申了职业教育对于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惠民生的作用,并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五项任务措施,其中就有“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等内容。 更令人鼓舞的是,即将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将出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的政策文件,它必将带来我国职业教育新一轮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