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楠,郝淑丽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基于H&M低碳分析及对中国服装产业升级的启示
杨晓楠,郝淑丽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依据快时尚品牌H&M的201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对其低碳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从碳足迹和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对H&M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截止到2012年年底,基于服装产业链,H&M在低碳方面采取的措施与取得的成果,及其对中国服装产业进行低碳升级的启示。
快时尚;服装碳足迹;产业升级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的重要民生产业,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分析探讨该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实现行业的节能减碳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快时尚行业更换服饰款式的频率快,其能耗会更高,产生的服装垃圾也多,为服装产业低碳升级带来很大的压力。H&M直接的运营碳排放,仅占服装生命周期中的3%,所以H&M一直致力于价值链碳减排[2]。
碳足迹是某一产品或服务系统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或活动主体(包括个人、组织、部门等)在某一活动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碳排放总量,以CO2等价物来表示。GHG Protocol和PAS 2050分别从企业角度和产品角度进行碳足迹的评估。GHG Protocol温室气体议定书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于2002年正式公告,宗旨是制定国际认可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准则并推广应用[3]。PAS 2050《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该标准用于计算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生产、分销、使用和废弃后的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
如图1,从整个企业的排放源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源情况分析,专卖店用电碳排放占50%,运输产生碳排放占40%,其中产品运输碳排放占35%。根据GHG Protocol,运用该标准可以识别企业内部的高排放环节并作出改进措施。根据表1可以看出,范围二,间接碳排放,包括购买的电力、热能还有蒸汽,产生的CO2占59%;范围三,产品运输与相关人员出差产生的碳排放占38%。
图1 从排放源看CO2排放
表1 按范围看CO2排放情况
如表2所示,依据PAS2050,从服装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H&M服装产业链的碳足迹分析显示,原材料种植阶段、织物处理阶段及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最高,分别占15%,39%,36%。H&M直接的运营碳排放,仅占服装生命周期中的3%,所以H&M一直都致力于整个产业链碳减排,通过有意识地选择低碳面料、低碳工厂和低碳的运输工具,影响和促使合作伙伴进行低碳行动;致力于引导消费者低碳服装消费的同时,低碳保养服装。
可持续性从最前面的设计开始。尽可能高效率地选择和使用面料。
2.1.1 选择低碳面料
棉花是H&M使用最多的面料,纯天然且可回收循环再利用。但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会占用土地,消耗大量水资源,使用杀虫剂等对环境资源造成很大的影响,产生很多碳排放。有机棉、优质棉、再生棉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这些影响,是低碳的原料选择。根据非盈利组织——纺织品交易所(TextileExchange)提供的《有机棉市场报告》,H&M是世界第一大有机棉的最大服装零售商。2012年,使用7.8%的有机棉和3.6%的优质棉。今后,会继续增加使用有机棉,并且加大投资,选择更低碳的棉花,逐渐增加可循环回收利用棉花的使用。最迟在2020年之前,达成棉花来源全部来自于这几种低碳纤维。
2.1.2 继续支持在可持续面料上创新改革,进一步促进再生纤维的改革和使用
95%的织物都可以循环再利用。包括利用再生毛料和再生聚酯来做衣服。再生聚酯来源于PET塑料瓶。2012年使用回收循环再利用的聚酯纤维,大约相当于790万个塑料瓶。传统合成纤维来自于很有限的化石燃料,其碳排放很高,再生纤维的商业角色越来越重要,H&M展示了伟大的设计,与再生纤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对技术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完成服装纤维回收再利用,尽可能高效率使用原材料,达到回收再利用的低碳发展目标。
2.1.3 可持续时尚的规模化生产
H&M实现了可持续时尚的规模化生产。这一战略性的工作为在时尚业采取和推广环保材料做出了表率。H&M稳步朝着可持续棉花面料发展,刺激对低碳面料的需求,促进棉花种植与再生纤维研究的改革创新,促使可持续时装的规模扩大。最晚在2020年之前,H&M的面料全部来源于可持续的低碳纤维。H&M低碳产品种类多,因其公司的规模,将低碳面料的使用规模扩大,对低碳面料的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
H&M是没有自己的工厂,生产的服装全部是由代工厂完成的。H&M认识到气候责任,不仅限于自身的直接碳排放和能源提供者,还包括服装织物处理及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服装染整过程的碳排放占到39%,生产过程碳排放占4%。2010年,在部分生产国开展供应商能源效率计划,包括将供应商工厂跟能源装备公司联合监控潜在能源收益,并提供支持,采取措施。截止2012年底,已经帮助154家供应商参加能源效率计划。H&M不直接采购原材料,但通过选择低碳发展的供应商,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减少对气候的影响。
2010年,H&M首次生产一批无全氟化物(PFCs)服装,将其规模扩大,是首批禁止服装中PFCs的品牌商之一。从2013年开始,全球生产的所有服装禁止全氟化合物(PFCs)。
在H&M,一件衣服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大约占3%。然而,通过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可以进一步减少运输过程的碳排放。利用影响力促进运输合作商提高环保意识。根据全球化的商业布局和地理位置,要求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随着公司的发展,运输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运输中碳排放仅占3%,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90%的产品从生产国至消费国通过海运和铁路运输。
2.4.1 采购电力100%来自于可再生资源
2012年碳排放量574611t,其中门店耗电碳排放量最高,占到50%。这要求进一步提高能效,更大规模地使用可再生能源。H&M在四大洲的48个国家共有2800个门店,其直接能源消耗约占总直接能源消耗的90%。截止2013年底,在专卖店安装能源监控机器,这样可以更高效地使用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很难监控低碳发展的进展。2012年,H&M自己的太阳能光伏板发电约784 200 kW·h,相当于提供欧洲145个家庭1年的用电量。温室气体议定书要求H&M承诺购买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GHG Protocol关于范围二碳排放的指导纲领,可以解决H&M高碳排放环节范围二的低碳发展。
表2 H&M服装生命周期碳排放情况%
2.4.2 低碳购物袋,重复利用或者回收服装手提袋
H&M专卖店的服装手提袋全部是用再生塑料做成的。研究显示,从生命周期角度来看,这是个最好的选择。再生塑料包装在生产的时候有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水消耗,在运输的时候比纸袋包装需要更少的空间。在少部分门店也用纸袋包装,这些纸袋来自于经FSC认证过的管理良好的森林。所有的服装手提袋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包装袋上印有“Please reuse or recycle”,鼓励消费者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包装袋。H&M在全球建立了旧衣回收系统,消费者可以将各种品牌的旧衣服装在包装袋里,拿到当地最近的H&M专卖店。
在一件衣服的整个生命周期中,36%的碳排放来自家庭清洗和甩干。H&M致力于引导顾客低碳清洗保养服装并且将旧衣服回收到H&M门店。洗涤温度从60°降低到40°,可以节约41%的能源消耗。减少洗涤次数同样可以减少碳排放。清楚明确的服装洗涤标签是一个尝试,使消费者可以在衣服洗涤保养过程中低碳处理。H&M跟Ginetex,全球服装洗涤标签的制定者,合作发展一种新的服装标签,让消费者可以低碳消费服装。H&M有能力和信心,在服装产业市场上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服装废弃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固体废物填埋所产生的有害物质[4]。美国垃圾堆填区有5%的垃圾都是服装织物。H&M是第一个建立全球旧衣服回收系统,并开展旧衣服回收再利用的服装零售商,最终完成织物循环闭环。2012年,H&M各分销点回收的旧衣服,92%都被再循环利用。从长远来看,希望可以利用回收的旧衣服改制新衣服,完成织物纤维的循环闭环。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再生纤维不够牢固,不能做高质量的新衣服,这就产生了技术改革的需求,这个问题最终一定可以解决。“旧衣回收计划”的长期目标是开发出大规模回收利用纺织纤维的技术解决方案。
整体来说,H&M的低碳发展做得很好,为其他服装品牌做出低碳榜样,展示了服装产业低碳发展的可能性。H&M支持低碳技术研究,包括低碳面料、再生纤维的研发,引导顾客低碳消费服装、低碳保养,做好旧衣回收,引领服装产业低碳升级。快时尚行业服饰款式的更新频率加快,通过不断履行H&M可持续发展策略,证明了环保和时尚可以同时拥有。
低碳模式是未来服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服装产业的低碳模式,需要服装设计、生产、消费各环节的共同努力,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中国的服装产业可以借鉴已有成果和服装产业低碳模式,为服装产业低碳升级,应对国际碳关税绿色贸易壁垒做好准备。
[1]王来力,吴雄英,丁雪梅,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5):201-205.
[2]Ernst&Young AB.Conscious Actions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12_en[OL].hm.com/conscious,2013-03-13.
[3]黄瑞.碳足迹评价规范在纺织服装行业应用的讨论[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2(4):36-37.
[4]郭燕.服装废弃阶段的碳足迹评价[N].纺织导报,2013-11-10 (30).
Carbon-footprint analysis of H&M and suggestions for China's apparel industry
YANG Xiaonan,HAO Shuli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This paperm ade a carbon-footprint analysis of H&M w ith its 2012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report,by the m ethods of organization carbon footprint and product lifecycle analysis.Then throughout the apparel industry chain,the low-carbon m easures and achievem ents of H&M w ere summ arized,and suggestions to prom ote low carbon upgrading of China's apparel industry w ere also put forw ard.
fast fashion;apparel carbon-footprint;industrialupgrading
2014-03-13)
F124.5
A
1674-0912(2014)04-0015-03
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青年英才项目(YETP141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服装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研究”(2012D005001000002)
杨晓楠(1990-),女,山西人,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