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型公共活动宣传资料的翻译

2014-02-05 21:36钱妮娜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世博会归化文化背景

钱妮娜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外语学院,上海 201620)

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国力的强盛,中国开始越来越多地承办起了各类大型公共活动,尤其是面向国际的大型公共活动诸如世博会、奥运会等。这些活动是向世界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绝佳机会,而宣传资料将很可能是国外友人对这些活动的第一次具体接触。如何向他们简洁、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使他们对这些大型公共活动能有初步且良好的印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译者生搬硬套甚至错误连篇地对大型活动的宣传资料进行机械翻译,将会让国外友人对活动的理解产生偏差,造成不良的影响。翻译工作者在相关宣传资料的翻译过程之中,应尤为留心,以免功亏一篑。

然而据笔者长期的观察发现,各类大型公共活动的前期准备殷实,宣传种类和资料都很丰富,但涉及到具体宣传资料的翻译时却是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效果差强人意。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1.对翻译的质量不够重视,译者本身缺乏自省,相应环节缺乏审查;

2.生硬地使用当下流行的翻译软件,不加以人工审核造成的各类用词和语法错误;

3.简单地机械式直译,未把握住原文的精髓,只求词句对应,不讲译文效果;

4.缺乏对文化差异的关注,不站在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下思考译文。

各类大型公共活动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大舞台,而宣传资料又是其重中之重,那么宣传资料的翻译上存在的上述这些问题,就势必要解决或改善。宣传资料的翻译是一种应用型翻译,其侧重点应在目的语人群,翻译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向受众准确地传达信息,而不是如何将原文的意思简单机械地重现。具体来说应做到如下几点:

1.遵循译入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使用约定俗成的用法

翻译时译者应分析中英文用语习惯方面的细微差别,以受众的角度去看待译文,不能有一种以我为主的心态。中国与英语国家的语言的表现形式因为其不同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体制、社会文化形态而显得各不相同。比如英语句子结构紧凑,逻辑关系严密,层次分明,主谓关系密切;而中文喜欢用短句,表达结构相对松散。翻译时译者必须透彻理解原文,挖掘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否则照搬中文的结构,译文就容易出现过多单句,或者重复出现某个词汇,显得结构松散,从而产生重复累赘、晦涩难懂的中式英语。为此译者加强中英文两方面的语言修养,尤其要熟悉英文词法句法特点,避免使用中式英语。

大型公共活动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尽量满足译入语的语言习惯,许多大型公共活动中使用到的警示语、公示在英文中都有约定俗成的用法,比如:禁止宠物进入(Animals not allowed)、小心地滑(Wet floor)、小心碰头(Mind your head)。这些用法需要译者在生活中积累,不然一看到“宠物”就翻译”pet”,一看到“小心”就翻译”be careful of”,这样翻译在国外友人眼里犹如东施效颦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和外籍人士沟通、交流、请教,才能得到很多关于如何翻译的良好反馈。关于中英文习惯用法的问题,我们可以来先试看一例:

北京奥运会有一句口号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其对应的翻译版本可以是:“Environment-friendly Olympics,Culture - enriched Olympics, and Technology-empowered Olympics.”该译文采用组合词的形式在翻译时句式齐整、逻辑清晰、关注了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适应了译入语国家读者的美学品位。当然简单地翻译为“Green Olympics,Cultural O-lympics,and High-tech Olympics.”也可以被接受,不过如果没有上下文,Hightech Olympics可能会产生歧义,被理解为“高科技的技术博览会”。总之,这两则译文都关注了译入语群众的习惯用法,合适得体,值得借鉴。

再看一例,世博志愿者有一句口号: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原文句式工整且押韵,朗朗上口,方便记忆,想表达的含义是“随时为您服务”。世博会最终采用的译文版本是”At your service at Expo”,可见这样简洁地道、清楚明了的翻译能够赢得专家和国外友人的青睐。

2.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阐述或增译

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遵循他国的语言习惯,还应该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民族区别和文化差异。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起源、生活习性会在语言表达和对事物的认知上反映出来。一方所熟知的知识和故事,另一方却可能闻所未闻,反之亦然。因此,译者要考虑到双方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如果译入语一方对原文阐述的概念一无所知,则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阐释或者适当的补充说明。译文需要强调对原文的准确翻译,但准确并不意味着僵硬的一一对应,有时适当地采取增译或者再创是可行的。

不妨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中的一例:

(原文)屋顶模仿石库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译文)The roof is a vivid imitation of Shikumen’s Roof Window:open front and sloping back.

石库门是上海独特的建筑,可以说是上海的一种地标建筑、文化标志。但是正因为它的特殊性使它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看过的人过目难忘,没见过的人却很难形成印象。仅仅靠音译就显得过于苍白。为了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石库门形成准确的印象,在这里通过注释来进一步阐述说明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可以对译文做进一步的修改,可以添加说明如下:

Note:“Shikumen”or literally“stone gate”is 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tyle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hanghai.Shikumen houses are two or three - story townhouses,with the front yard protected by a high brick wall.Each residence is connected and arranged in straight alleys.

通过注释,即使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国外人,也能对石库门这一建筑风格产生初步印象,这样的翻译对原文进行了扩展,为受众充分了解原文铺平了道路。

3.异化还是归化?视情况而定

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它们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归化,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则要求译者向原文作者靠拢,采取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对英文读者而言,保留了异国文化风情。

在实际翻译中使用异化还是归化应视情况而定。比如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若译成”the baby of sea”,国外友人肯定有不知所云的感觉。海宝是作为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特点而取的名字,若要使用归化的翻译,则需要一定的解释说明。然而作为世博吉祥物,希望被人们简单记住,解释说明虽然阐明了原意,但达不到简洁的目的。考虑到海宝会在很多场所被提及,归化加阐述的翻译方式可谓得不偿失。既然上海世博会是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了解上海,何不采用异化的方式呢?让国外友人记得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词不是更有意义吗?也正因为此,海宝最终被译为HAIBAO。与此类似的还有奥运会的福娃(FUWA),如果译成lucky baby,倒显得有些滑稽了。

当然异化的翻译策略应该偶尔为之,不可使用得过于泛滥,否则受众会迷失在满是外来词的译文中而对译文望而生畏,这样的话异化的翻译策略就失去了意义。

总而言之,大型公共活动的宣传资料的翻译质量亟待提高,这需要政府的重视,也需要广大译者不懈的努力,稍有不慎就会使翻译质量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译者应该遵循译入语国家的语言习惯、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适当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使我国的大型公共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家实力和影响力。

[1]Newmark,Peter.2001.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rp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郭晓丹.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看公示语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1,(2).

[3]邹爽.从建构主义视角看上海世博会外宣资料的翻译——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英译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4]叶岚.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外宣翻译——以上海世博会材料英译得失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5]柯发春.从北京奥运会体育术语的翻译看中色英语的发展[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1).

[6]叶岚.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对外宣传材料英译的原则——以北京奥运会对外宣传材料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世博会归化文化背景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