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政策在黔西北彝族地区的成功实践—以威宁县板底乡为例

2014-02-05 22:00刘慧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板底宗教信仰彝族

刘慧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民族宗教政策在黔西北彝族地区的成功实践—以威宁县板底乡为例

刘慧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贵州威宁县板底乡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区,民族风情浓郁,二元宗教信仰体系并存。民族宗教政策是保障板底乡宗教信仰的基础条件,其实施程度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发展。分析研究板底乡民族宗教政策实施的成功经验,对解决民族地区宗教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宗教政策;黔西北;彝族;威宁县

板底乡是威宁县境内彝族主要聚居地之一。除彝族外,还居住有汉、苗、白、穿青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11935人,占总人口的68.0%,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区域。板底乡政府驻地板底村则是威宁全县彝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区域,98%人口是彝族,2%是苗族。板底乡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既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又实现了民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板底乡在运用民族宗教政策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为有效解决民族宗教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板底乡的宗教信仰

板底乡包括板底村、登底村、新华村、曙光村、雄英村、安坪村、清河村、新胜村等8个行政村,共有50个村民组。板底乡政府所在地板底村不仅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区,而且也是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最突出的村落,具有代表性。板底乡的宗教信仰包括彝族传统的本土宗教信仰和外国传教士传入的基督教信仰两种体系。

1.本土宗教信仰

彝族是一个信仰万物有灵和崇尚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民族。基督教未传入板底村之前,板底村有浓厚的本土宗教信仰,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其中,以祭拜神树和神山最为突出。据当地不信奉基督教的老人回忆,过去板底村有神山和神树,并有一系列的仪式和禁忌。如当地的百草坪就是有名的神山,在百草坪周围的彝族认为,罗洪米米山会降白雨,故忌在该山上吼叫。一般而言,人们会选择环境好的地方作为神山,选择茂盛的古树作为神树或神树林。在认定某个山是神山后,就将本家族的小祠堂建在山上,并将家族的谱书和牌位放在其中。有时会在神山、神树前烧香、烧纸给已过世的老祖宗。各个地方的分支也要定期回到以前的老地方祭树。在开展祭神树和神山活动时,由族长、长老会提议,然后号召大家一起前往祭拜。“祭时,集全寨人于树下,宰鸡宰羊祭神。仪式:用五倍子树枝靠在古树脚,搭成门形,将一根剥了皮的插有鸡毛的树枝挂于门上,由一位长者主祭,倒酒、杀牲,率众围树绕三圈即毕。祭完,煮牲肉食用。如是,认为全寨可清洁安好。”[1]有时还要念一系列的咒语,如求菩萨保佑时运亨通、万事顺意,身体健康等,因为当地人也把祖宗认定为是菩萨,具有超凡的能力。

此外,板底彝族和威宁其他地方的彝族一样,也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中葫芦和竹是植物类的崇拜对象,动物类则以虎为主。崇拜虎图腾源于:一是自称与虎相对应,彝族称虎为罗,历史上威宁彝族曾以“罗罗”作为自己的族称;二是不仅以虎族自命,还认为虎是自己的祖先;三是不仅认为生为虎族人死后也要还原为虎;四是认为天地间万物均是虎尸解而成。[2]在板底乡,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撮泰吉”,其中的“哉嘎阿补”是山林老爷的意思,表示对虎的讳称,真实反映虎图腾崇拜的内涵。

可以看出,板底彝族的民间信仰是互相衔接、相互对应的,内在含有很强的关联性。对自然的崇拜蕴含有对图腾的祭拜,同时含有对祖先亡灵的敬拜,有明显的祖宗亲缘思想观念。这些都显现出原来板底村的信仰是典型的多神崇拜。

2.基督教信仰

1906年,基督教传入板底,板底村的村民成为彝族地区第一批内地会教徒,板底村的教堂也成为彝族聚居区内以彝族信徒为主的教堂之一。根据威宁县民宗局提供的数据,威宁全县包括彝、苗、汉等民族已受洗和未受洗(慕道者)的信仰基督教的人数现共计58500人,板底乡信教人数现今有2000人左右,改革开放初期曾高达3000人左右;登记在册的教堂有50处,其中板底乡就有3处。

基督教传入板底,标志着当地人们信仰方式和内容的转变。有一部分村民不再信奉自然和祖先等多种神灵,只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耶稣。从过去的本土宗教信仰变成制度性宗教信仰,也从多神崇拜改为一神崇拜。板底村信仰基督教的彝族,不再以定期祭拜祖先加强血缘宗族的联系。老人过世,不举办传统的丧葬仪式;新人结婚,也不开办民族性的婚礼仪式,都以基督教的礼拜形式取而代之。信奉基督教的人们完全使用自己的信仰方式。同时,板底村的宗教信仰也有专门的神祗—上帝,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教堂,有统一的宗教经典—《圣经》,也有专门从事基督教职业的人—牧师、传教士。至此,板底乡就具有两种宗教信仰体系。

二、板底乡实施的民族宗教政策

党的宗教政策概括起来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3]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板底乡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宗教信仰自由为主体,同时,也还包括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等。

1.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我国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结合历史经验和当时中国具体的宗教情况,对民族宗教政策进行了新的发展,为今后民族宗教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曾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涉及到民族政策,特别是我们中国,一般都是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问题最多,我们要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必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5]1982年我国落实宗教政策,恢复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主要内容是,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既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板底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村民可以自行选择宗教信仰,既可以选择信奉本土宗教信仰的民族土神,也可以选择信仰制度性宗教基督教。无论选择何种宗教信仰,都不得干涉村民的信仰自由,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从村民的言谈中,可以感受到这一政策是行之有效并深入人心的。无论是当地教堂的长老和教务组长,还是一般的基督信徒或当地普通村民,他们都明确表示:”我们国家采取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我们不会反感信奉不同宗教的村民,也不会干预他们,各人有各人的信仰。”在实际生活中,板底彝族过火把节,过端阳节,过彝年等时,不信基督教的村民按自己的风俗习惯过,信基督教的村民可以旁观,也可以在教堂做礼拜,不会强制他们参与彝族活动,也不会禁止他们进行自己的信仰生活。而如果村里有红白喜事需要帮忙时,做菜,用水都会将信仰基督教与不信基督教的分开使用,尊重他们的信仰习俗。由此可以看出,板底乡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仅仅是文字表述,而是真正贯穿于村民的整个生活中,充分保障村民的信仰自由及人权。因此,板底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既能够有效解决当地的宗教信仰问题,也可以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2.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

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四句话”,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6]会议明确民族宗教的各项事务,都要按照党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开展。而为了依法管理好区域民族宗教事务,贵州省也制定相应的条例。如《贵州省宗教事务条例》第十四条就规定:”新建、恢复寺观教堂,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由宗教团体向拟设立寺观教堂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7]板底乡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和地方条例管理本地区的民族宗教事务。板底乡的三个教堂,板底村教堂、新胜村教堂、新官寨教堂都是获取国家许可成立的。其中,板底村的教堂经历过多次的修建,迁址,重建,如2013年5月是板底村第五次修建教堂,也是向相关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才修建。据现任教务组组长LYX说:“最初,规划教堂选择在板底村营盘山的北面,但学校和政府要用,所以回到1918年的旧址上,即营盘山的南面。但没想到,十多年后的板底村会往山的这一面发展,设想应该是朝相反方向发展。现选的堂址,可以远离放牲口的草地以及学校、公路、田地等地方。”他也强调,“要重新修建教堂,必须写申请,先向村支部反映情况,盖公章,再向相关部门申请获得许可方修建教堂。”此外,板底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信徒的教育,加深其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在板底村教堂悬挂有教会制定八项标准,即教规的一部分。规定信徒必须爱国爱教,知法守法,团结稳定,活动规范,教风端正,管理有序,整洁安全,服务社会。板底教堂的教规融合我国相关的宗教政策,强调信徒的宗教权利与义务,为依法开展民族宗教活动奠定了基础。

3.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共生共存,民族文化往往就是宗教信仰的反映。板底彝族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撮泰吉”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不仅展现当地人民祭祀、辟邪、迎吉祥、祈求丰收的习俗,还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铃铛舞》则是在彝族老人过世时跳的舞蹈。除这些之外,还有葬礼、婚礼的专门歌曲。板底彝族在举行这些仪式和活动时,并不会刻意区分是宗教活动还是民俗活动,他们只认定为是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因此,如果不按照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尊重板底彝族的风俗习惯,不仅会妨碍民族文化的发展,还会造成民族宗教问题。所以,板底彝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政府根据国家的政策予以相应的尊重和保护。

4.民族平等团结

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曾批评国民党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赞同孙中山‘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强调他们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被尊重。”[6]板底乡是多种民族杂居的区域,如果各民族之间不能相互尊重,势必会产生很多民族纷争、出现民族问题,不仅民族的宗教信仰得不到保护,就连民族之间也很难实现团结。板底乡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营造和谐的民族氛围。如板底乡政府所在地板底村,在彝族居民中还夹杂几户苗族,据当地村民说:“这几户苗族是解放时搬进来的,办畜牧业时留下来,长期发展成为当地人。”每当过彝族节日时,不信基督教的苗族村民也会参与,彝族同胞也欢迎他们加入,不排斥他们。两个民族的同胞共同构建起民族和谐的场景。此外,板底乡政府还倡导恢复彝族文化,切实保护当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社会生活各方面平等的权利。

三、板底乡民族宗教政策实施的成效

板底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效。既保障村民的信仰自由,也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更好更快发展。

1.切实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权利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现实生活中,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宗教问题的方针,根本取消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事实上被废止。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生活被禁止,宗教活动场所被封闭、拆毁或改作他用,各宗教团体被迫停止宗教活动。[6]板底乡也遭受同样的情况,村民不能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本土宗教信仰方面,许多彝族的家族谱书都在这一时期被烧毁,反映家族历史和迁徙路径的重要依据消失殆尽;村民不敢祭拜神山、神树,彝族民间信仰活动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遭到禁止,从而导致板底乡的文化继承人出现断层。基督教信仰方面,信徒没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没有固定的礼拜时间。基督村民在回忆过去时表示:“当时连做礼拜的地方都没有,他们要偷偷摸摸去山里找地方做礼拜。”

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拨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复。尤其1982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板底村的基督教信仰从“偷偷摸摸”组织礼拜,转为正大光明地开展宗教活动。从此,村民的宗教信仰权利得到重视和保护。信奉本民族神灵的村民,可以自由地进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信奉基督耶稣的村民也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场所和礼拜时间。如今,板底村的基督信徒在党的宗教政策保护下,可以选择继续信仰基督教,也可以选择重新信仰本民族的宗教,村民能凭自己的意愿完全自由地选择信仰,不会遭到外部的干预。而彝族同胞也不会因为彼此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而起矛盾,相互自觉尊重各自的信仰,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板底乡村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从各方面都得到切实的保障。

2.宗教信仰有正规的秩序

板底乡的基督教,是在十九世纪鸦片战争的大背景下传入的,或多或少有殖民主义的影响在其中。党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方针。党的十八大也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过去,板底基督教没有正规的管理,也没有正常的秩序。板底执行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后,当地的基督教进入正轨。现今,板底村的教牧人员,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较过去而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板底的长老和传道都必须获得相关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教牧人员必须在乡里、省里备案,还必须在“三自”下统一管理。此外,教牧人员除能明晰自己的工作职责,还能按照相关规定传授信仰知识和处理教会各项事务。而教堂教务组成员作为教牧人员的一部分,加入到板底教堂,让板底村的信教人员能在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按照国家宗教政策,有条不紊地开展信仰工作,避免盲目信教和一些不利因素的产生。

3.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板底乡的本土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相互融合。民族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则是民族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如果板底乡的民族文化得不到发展,民族宗教信仰将会随之消失,而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也将消亡。因此,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板底乡恢复民族文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导下,板底乡重视发展民族文化。如今,“乡党委、政府一直把民族文化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以落实,提出了‘文化活乡’的工作思路,把民族文化工作作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如2009年成功承办草海国际观鸟节摄影大赛彝族风情采风活动;登记成立了‘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阿西里西艺术团’,完成《阿西里西—源自彝乡的呼唤·板底彝族民歌选编》一书的初稿等。”[8]在2013年板底还作为贵州旅游发展大会的分会场,积极展演民族文化,从不同角度提高民族认同感,促进当地民族文化发展。此外,由于布摩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传承人,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宗教信仰的核心,板底乡政府非常重视布摩文化的传承发展,为此制定相关政策。板底乡政府规定,凡是户籍属于板底乡的村民,在布摩学校学成以后,乡政府予以奖励10000元。如果板底村民的红白喜事按照传统习俗来举办,也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板底乡政府采取物质奖励形式,鼓励村民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并通过奖励机制,达到推动民族文化延续传承的目的。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既保护和发展了板底乡的民族文化,也保障了当地的民族宗教信仰。

4.推动板底乡经济发展

板底乡是贵州省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乡之一,全乡生产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生计,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玉米、马铃薯、荞麦、大蒜等粮食作物和极少部分经济作物。当地土地贫瘠,加上落后的生产耕作方式,种植业产量低。由于当地资源环境的限制,只能选择用文化软实力的方式发展经济。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让板底乡获得新的生机。板底乡大力开发传统歌舞,如出嫁歌,娶妻歌;凄凉哀婉的丧葬礼曲,如丧葬祭奠的《啃嚯背》、《铃铛舞》等等,都成为板底乡发展经济的重要文化资源。同时,村民转变过去的一些守旧思想,不再把民族文化看作迷信,开始重视本民族文化,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乡党委、政府也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规划一系列文化产业项目,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5.板底乡教育的发展

基督教传入板底时,教堂很长一段时间是学校和教会二合一的形式,学生们星期一至星期五学习算术、国文,星期六、星期天则学习《圣经》和《赞美诗》,除了学习彝语《赞美诗》,学校不传授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其他内容。党的宗教政策贯彻后,学校和教会分离,未成年禁止进入教堂,学生在学校学习各种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比过去更加广泛,在保障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的同时,还能够学习本民族的文化。首先,双语教学成为板底小学的必修课,学生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加强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板底村形成浓厚的民族氛围,无论大人还是小孩,相互之间的交流都使用彝语。由此,板底民族语言得以保护,学生的基础教育得到重视。其次,为了使民族文化能够延续,也为了增强民族文化的氛围,板底乡政府采取学校教学生跳民族舞蹈、唱民族歌曲的方式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板底小学早操的形式是跳彝族铃铛舞,民族乐器和民族歌曲则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最后,借助学校校服印民族图案的方式,展现彝族文化内涵,让民族文化融入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板底乡的教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保障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提供了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平台。板底乡的语言、教育、文化、风俗习惯等均从多种途径得到尊重和保护。

四、结语

板底乡民族风情浓郁,宗教信仰体系复杂,不仅有多个民族杂居,而且有两种信仰体系。对待当地民族宗教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民族矛盾。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板底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因地制宜开展当地的民族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板底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诠释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性,并通过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既充分保障板底乡少数民族同胞的信仰自由和权利,加强村民履行宗教义务,又有效避免了民族矛盾,使各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同促进板底乡民族文化、民族经济、民族社会的发展繁荣,最终,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当地得到成功实践。

[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120.

[2]禄绍康主编.威宁彝族词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128.

[3]李耕砚.民族宗教政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41.

[4]林文君.人民共和国60年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新发展[C].第四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59.

[5]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1950年7月21日)[A].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1.

[6]刘立军,马虎成,苟天宏.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8,64,67.

[7]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贵州省宗教事务局.贵州省宗教事务条例[EB/OL].(2012-11-29)[2014-3-18].http:// www.gzrd.gov.cn/pages/show_dffg.aspx ?id=688

[8]中共板底乡委员会,板底乡人民政府.板底乡板底村民族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报告[R].2010.

(责任编辑:娄刚)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Policy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Guizhou(Yi Ethnic Area)—A Case Study of Bandi Township of Weining County

LIU Hui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Guizhou Minz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Bandi Township of Weining County in Guizhou,a typical area populated by Yi people,is featured by ethnic traits and binary religious belief.This policy is the prerequisite condition for the religious belief in Bandi Township,and its implementation has influence upon the harmony,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ety.And making an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implementing this polic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religious problems and further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is ethnic area.

ethnic and religious policy;nor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Yi people;Weining County

D633;D635

A

1009-3583(2014)-0014-05

2014-05-12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宗教政策在黔西北彝族地区的成功实践——以威宁县板底乡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ZC172)

刘 慧,女,贵州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板底宗教信仰彝族
楼板加固方案探讨
彝族海菜腔
让你的首滑“起飞”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彝族古戏剧“撮泰吉”来源新说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道岔板底脱空对桥上纵连板式无砟道岔受力性能的影响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