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璐,张 颖,程睿波,张思宇,路振富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2)
●教学管理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刘 璐,张 颖*,程睿波,张思宇,路振富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2)
目的:探索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新模式。方法: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入口腔医学生的口腔预防医学课中,以口腔健康教育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将研究性模式的多种教学方式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结果:研究性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了学生的预防观念和口腔保健意识。结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教学上的新探索。
研究性学习;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随着医学院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已引起关注。口腔预防医学研究群体口腔疾病患病情况、发生规律并提供预防政策,是培养医学生面向社会的必修课[1]。要求学生具备口腔疾病预防意识,具有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措施的能力[2]。以往的教学多采用传统填鸭模式,不适应当今医学生培养要求。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教研室自2008年起,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以口腔健康教育实习课为载体,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通过五年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沟通协调、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有积极作用。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选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包括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Seminar、服务学习等七种学习模式[3]。
口腔预防医学授课对象为口腔系本科医学生。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以往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口腔预防医学不重视。原因在于一些学生“重治轻防”,追求经济价值,推崇医疗技术的学习;另外,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等章节属群体预防策略内容,传统讲授往往使学生感觉晦涩难懂。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使他们掌握口腔保健基本技能,具有主动维护口腔健康能力的要求。
(一)教学对象。
以口腔健康教育课为载体,共在五届口腔医学生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自2008-2013年,共385人。
(二)教学方法。
改变由学生宣讲口腔健康科普文章的授课方式,将教材中部分章节如“龋病预防”、“特定人群口腔保健”等内容设定为不同的主题式学习项目供学生选择,以研究性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改革。
1.培训。教师共同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制定新模式实施计划。
2.设定学习项目。教师提前设定好从理论基础到实践环节的主题式学习项目,研究实施细节。
3.实施过程。每学期课前对学生培训,了解授课方式,提前布置各主题式学习项目供学生选择。由5-6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推选组长1名。针对不同主题,形成包括幻灯片演讲、视频等口腔保健宣教作品用于期末汇报。由组长根据宣教角色进行任务分工。课程学习过程中有三次讨论课。通过教师指导、自学和小组讨论结合的方式启动研究性学习模式。第一次:教师根据学习项目,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组长作为主持人主导对项目中知识的讨论,教师旁听并启发思路。教师有与学习项目相应的指导手册,其上有学生应掌握和讨论问题的背景知识。各组员通过期刊、图书馆及网络等途径进行资料搜集和积累,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组长负责主导讨论宣教作品的实施细节。第二次:各组员将资料带到小组中讨论,特别对研究性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成员间通过讨论共同寻求解决办法。教师进行总结和点拨。组长负责监督资料整理,将其汇总成宣教作品。第三次:每学期末的口腔健康教育课上,让每小组进行25-30分钟汇报。教师和其他组根据汇报内容提问,全组成员根据在研究性学习中的理解解答。2008-2013年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题式学习项目如下(见表1)。
4.回馈和评估。采用现场考核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的回馈和评估。现场考核针对每组宣教作品的效果及组员答辩情况进行评估和打分。问卷调查的内容包含了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否容易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等。
(一)考核结果。
每组汇报结束后,由教师和其他组对该组的宣教效果、答辩情况进行评估及打分。小组得分即为组员的个人分数,被记入期末成绩。评分标准:口腔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宣教作品的效果、可接受程度等。20分为满分,18分及以上为优秀,16分为中等,14分为一般,12分以下为不及格。2008-2013年研究性学习教学效果和考核情况统计如下(见表2)。
(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不同程度的肯定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对于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85.4%的学生认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95.2%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可培养自学能力,89.8%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见表3)。
随着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其教育模式也需相应调整。美国医学院校新教改的趋势是基于项目式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研究和学习间的界限变得模糊[4]。国内口腔医学院校已应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取得不错效果[5-6]。中国医科大学口腔预防教研室将研究性教育模式应用于实践已有五年。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改革始终坚持以口腔健康宣教为中心,将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以问题导学的学习、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充分整合。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高等医学教育长期来重教科书学习,重知识“灌注式”讲授。然而,医学的特点是知识更新速度快,学校学到的知识将逐渐陈旧被淘汰。研究性学习贯穿“以学生为主”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讨论式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动手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媒介查找资料及证据,启发了创新意识。项目结束时的汇报课上,学生们能利用现代媒体工具进行多元创作,将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很好的结合在口腔宣教中。有的小组主动联系中小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走入卫生课堂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这说明研究性教育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从偏重于机械记忆、对知识的理解流于表面转变为具有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7]。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以启发和研讨式为主,创设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使“学会”变成了“会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在临床医学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时能够自主思考、探索、解决。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口腔预防保健意识。
口腔预防医学实践性强,其课程多为抽象的提纲性知识。目前,口腔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居民的口腔保健需求无法得到满足[8]。口腔医学生毕业后将大部分到社区等基层单位工作。因此,具备口腔疾病预防意识和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能力对于口腔医学生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口腔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预防保健意识低、现场调查、沟通能力不够等问题[9-10]。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课结合的亲身体验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点的消化和吸收。在教学中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预防观念和口腔保健意识。
(四)有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动积极的教学过程,教师的职责是激励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11-12]。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只是知识传授者,更是指导、组织和促进者[13]。应尽可能多地掌握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做到进行教学启发,做好引导。在学生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和总结。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业务和教学能力,才能够很好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反馈和评价。
[1]胡德渝.口腔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8-211.
[2]卢友光,苏建新,苏柏华.预防口腔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7(4):50-51.
[3]尹 伟,范 旭,胡德渝,等.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口腔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53-54.
[4]乐 江,余保平,宋思莹,等.美国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20-121.
[5]侯 玮,韩永成,李玉晶,等.口腔预防医学实习改革的探索[J].北京口腔医学,2007,15(2):113-114.
[6]林居红,王金华,马文竹,等.口腔预防医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J].预防医学教育,2005,4(2):119-120.
[7]胡方霞.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途径与支持条件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8,20(2):114-116.
[8]张 颖,路振富,程睿波,等.辽宁省口腔人力资源现状及需要与需求预测[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9):532-534.
[9]赵金辉,杨克敌.构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平台[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7):8-10.
[10]林 立,刘永春,高 波.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10-11.
[11]曹万鹏.论高等医学创新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13.
[12]程海东.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1(10):60-61.
[13]Wee Keng Neo,Lynda,Kek Yih Chyn,Megan.Authentic Problembased learning[J].Prentice Hall Pearson Education Asia Pte Ltd,2002.
The app lication of research learning in preventive dentistry course.
Liu Lu,Zhang Ying,Cheng Ruibo,et al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Dentistry,School of Stomatology,China Medical University,Liaoning institute of dental research,ShenYang 110001,Liaoning,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a new teachingmodel for preventive dentistry.Methods:Research learning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preventive dentistry course.Results:Research learning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enhanced th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strengthened their sense of prevention and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care.Conclusion:Research learning model is a new teaching exploration.
Research learning;preventive dentistry;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002-1701(2014)06-0053-03
2013-05
刘 璐,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研究工作。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金(201002017);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研究基金(J101593-13-02)。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4.0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