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校勘与整理

2014-02-05 14:43王益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医籍底本古籍整理

王益军

中医古籍校勘与整理

王益军

(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100700)

本文论述了中医古籍校勘与整理的若干问题,首先阐述了中医古籍整理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重点探讨了校勘学在中医古籍整理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如何筛选古籍版本、校勘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校勘出校与校语记述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并讨论了古籍校勘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

中医古籍;校勘;文献学

校勘是指运用古籍的不同版本和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对比分析、考证推理,指出和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字、词、句、篇、章等方面的不同与讹误,即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明清时期,校勘学又或称作“校雠学”。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古籍汗牛充栋,但在传抄或重刻过程中,难免存有“鲁、鱼、亥、豕”等脱、衍、错、讹之处。即便是《黄帝内经》传本,流传到唐代也已经出现“篇目重叠,前后不论,文义相悬”[1]的错讹现象。鉴于医药心系于人民之生命与健康,所以医籍中的医理、药物等文字倘若存在刊刻或传抄错误,并且以讹传讹、代代相延而不加校勘纠误,不仅会贻误后学,更对百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1 中医古籍整理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从事中医古籍整理,需要具备目录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版本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但校勘学则列其首位。古代文人重儒轻医,一般不屑于医学典籍的校勘与整理,虽有宋代林亿等之“新校正医书局”及清代胡澍的《素问校义》等医书校正,但涉及面不广,方法单一,或囿于《素问》一书,或偏于一隅,或注多而校少,而尚难成其规模。

中医古籍整理方法包括对古籍的辑佚、标点、注释、语译,其中校勘则首当其冲。校,较也,指对古籍的考查与核对之义。《说文解字》云:“勘,校也”。《玉篇》谓“覆定也”。均指校勘者对古籍进行校勘比对,以订正其谬误的称谓。中医古籍在历经千百年的传抄重刊等流传过程中,其“鲁鱼亥豕”或“乌焉成鸟”之讹在所难免。特别在手写年代,其脱落谬误、衍文増句,或杜撰臆造、妄自删改等问题更为严重。所以,应用校勘学知识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以识别正误,正本清源,十分重要,意义深远。

2 校勘学在中医古籍整理中的具体运用

2.1古籍版本是医籍校勘的基础广泛收集所校之书的不同版本和其他相关的校勘资料,是校勘中医古籍的首要工作。

版本是指古籍经过传抄或印刷而形成的各种不同写本或刻本。考察中医古籍版本,了解古籍版本沿革与版本形制,鉴别版本的真伪优劣与内容的残缺全佚等情况,可以为古籍校勘与研究、确定古籍整理的底本和校本而提供可靠依据。

在从事中医古籍整理或校勘时,一般选定以初刻本来作为校勘的底本。这是因为初刻本最能反映作者当时著述的历史原貌,其间未经传抄刊刻而错讹较少;其次可选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较高,刻印与抄写较好的善本作为底本。确定底本后,可择选重刻年代稍后,质量上乘,错讹较少的刊本作为主校本,和底本进行全面校核勘误。对底本与主校本出现相同的错讹,则应参考年代稍后的重刻本,或经后人精校过的刊本作为参校本。

2.2医籍校勘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医籍校勘的具体内容,包括底本上出现“误文、脱文、衍文、倒错”等,此专指底本上存在的错讹、脱漏、多余、颠倒的文句;或者在底本中出现“古体、异体、通假、避讳”等字辞。均需综合运用中医古籍的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的四种校勘方法,进行校勘并出校语。其中对校法是古籍校勘中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本校、他校、理校法是在对校法基础上的辅助方法。但是倘若在底本以外,又找不到其他版本的情况下,理校法亦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方法。因此,校勘一部中医古籍,一般离不开上述四种校勘方法的综合运用。

2.3校勘出校与校语记述原则一般来说,凡底本无误,校本有误者,一律不出校记。这是为了完整反映或保证古籍的历史原貌不被改动。其次,但凡改动底本文字者,均须出注说明。其中,属统一改动者,应在“校注说明”中说明。属个别改动者,出校记说明。其总的原则应掌握:

2.3.1凡改必记如底本在古代雕刻中出现戊、戌、戍混淆,己、巳、已不分等属于字形或笔划之误者,可以径改;底本中的异体字、古体字、俗写字、避讳字等,统一以规范汉字纠正。上述径改虽不出单个校记,但务必在“校注说明”中作统一说明。

2.3.2不改出校有以下几种型式。

底本与校本文字虽然一致,但按文义疑有讹、脱、衍、倒之误,却又缺乏其他依据而未能确定其是与非者,则保留原文不作改动,出校存疑。

底本与校本互异,但二者文义皆通,难以判定何者为是、何者为非,如校本之文有参考价值者,可酌情按校本出校,以存异同。

底本中使用原有其字的通假字,而诸校本使用本字者,出异文校记,说明通假关系,并征引训诂书证或文献书证进行注释。

底本中引录他书文献,如对原文窜改较多,且有损文义者,属著者原误者,原文不改,可出校注明。

底本中涉及的具体史实,如人物、地点、年代等记述有明显错误,原文不改,出校说明。

类似引例,不一枚举。

2.3.3其他问题底本目录与正文不符,如正文正确而目录有误,或目录正确而正文错漏,可据正文或目录订正全书目录,并出校说明。如底本目录编排凌乱,可据校定后的正文重新编排目录,并在“校注说明”中说明;若底本原无目录,可据正文提取目录,并在“校注说明”或“校勘记”中说明。

底本、校本皆有脱文,且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者,则以虚阙号“□”按所脱字数一一补入;如果无法计算字数的,则用不定虚阙号“□”补入。二者均不需出校,只在“校注说明”中统一说明。

总之,出校原则当视所校之书的不同情况、适用范围来具体把握,尤其是多人参与的大部头古医籍,尤应注意全书前后的体例统一。

3 在古籍校勘中应注意的问题

古书不可轻改,中医古籍校勘尤应遵循此原则,这是为了避免学者在校勘时犯望文生义,或主观臆断之错误。举如《素问·四气调气大论》“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佩”字何意?杨上善谓“佩之于衣裳”;[2]王冰、张介宾皆注曰“佩服而已”;[3]张志聪则云“愚者止于佩服,而不能修为,是知而不行者也”。[4]上述四位医家均犯了望文生义之错,据清代训诂学家胡澍《素问校义》云:“佩与倍相通,倍即今之违背之背。愚者佩之,谓愚者往往违背养生之道也”。因此,在校勘过程中,若遇古奥难解字辞,又无校本或其他工具书可参考,则宁可存疑保留原貌,切勿主观臆断,杜撰擅改,这才是学者做学问的科学、正确态度。

[1]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2-13.

[2]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2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3.

[3]张介宾.类经·摄生类·1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34.

[4]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1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7.

日常发物有六类

中医认为,患者应忌食“发物”,不然会加重病情。日常发物有以下6类:

动火发物:能助热动火、伤筋劫液,如烟、酒、葱、蒜、韭菜、油炸食物等。发热口渴、大便秘结的人不宜食用,高血压患者应忌口。

动风发物:多为生发、散气、火热之性,能使人邪毒走窜,如茄子、木耳、猪头肉、鸡蛋等。荨麻症、湿疹、中风等患者不宜吃。

助湿发物:多具有黏滞、肥甘滋腻之性。如糯米、醪糟、酒、大枣、肥肉等。患湿热病、黄疸、痢疾等病者不宜食用。

积冷发物:多具有寒凉润利之性,能伤阳生寒,影响脏腑运化,如冬瓜、四季豆、莴笋、柿子等。脾胃虚弱的人要慎食,过食会造成胃虚冷痛、肠鸣腹泻。

滞气发物:如大豆、芡实、莲米、芋头、薯类等。这些食物多具有滞涩阻气、坚硬难化之性,积食、诸痛者不宜食。

动血发物:多有活血散血之性。能动血伤络,迫血外溢,如羊肉、菠菜、烧酒等。月经过多、皮下出血、尿血者忌食。

——中国中医药报

The Emend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Chinese Ancient Medical Books

Wang Yijun
(Publishing House of Ancient Medical Books,beijing,100700,china)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arrangement and emend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medical books.We discuss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how to arrange Chinese ancient medical books,and the emend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medical books,including how to choose the versions,how to emendate Chinese ancient medical books,how to solve the common problems of emendation.

Chinese Ancient Medical Books;Arrangement;Collec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4.066

:1672-2779(2014)-04-0104-02

杨 杰 本文校对:许 丽

2013-10-21)

猜你喜欢
医籍底本古籍整理
论“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丛书”古籍整理工作
民国中医医籍特色探析
也谈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翻译底本问题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论《西游记》中重复修辞的运用
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从宋人语境看底本与话本的关系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
论湖湘医籍及其研究现状
医籍整理“群体事件”现象、由来及避免其再次酿发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