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黛春
有研究指出,国内外大学生中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者约占总人数的16%~30%;我国大学生中每5人就有1人存在心理障碍;每年全国高等学校至少有数十人自杀。[1]由此可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而又刻不容缓的工作。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针对我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特殊情况,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制度,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7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息见》(教社政[2001]1号)、《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2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方案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各高等学校紧跟时代,着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务实化,准确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2]各地各类型高等学校积极领会国家文件精神,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推行了各种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渐渐形成了由学校、院系、班级组成三级管理体系,并专项经费的形式基本上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学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办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集体游戏等心理健康体验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但是,有调查研究表明,仍有83.33%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为一般或不满,[3]这表明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众多不足和问题,导致了这项工作难以取得理想成效。
大部分高等学校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其中面向全体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4]但是单方向的课堂讲授方式,非专业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参与性、互动性、实用性,无法满足高等学校学习和心理健康知识应用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对待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像对待其他所学课程一样,为了获取学分而去参加考试,不能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也无法提升。
大多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往往只有少数几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而且,当前高等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是由非专业人员兼职的,专职的、高水平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师十分缺乏。这种状况造成大多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足,又缺乏足够的专业训练,使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甚至有的还给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误导了该工作的发展方向;[5]还导致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什么学术性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经验积累的层面上。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都挂靠在校学生工作室,由其直接管理,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健康专项经费制度。但相比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与工作水平相对不足。大多高等学校由于领导不重视和经费投入有限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仅有一间办公室和一块牌子,为大学生服务的机构与咨询场所缺乏。
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不同高等学校间因受领导重视程度、学校层次、有无相应学科为基础等因素影响,其发展水平也十分不均衡的。领导越重视的学校,经费投入越多,工作发展越好;“985”和“211”工程院校工作水平比较高;本科院校比高职高专相对较好;有心理学科专业的学校比没有心理学科专业的学校工作开展的质量要高。由于缺乏校际资源共享交流的相应机制,导致丰富优质的资源很难交流到资源薄弱的学校,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的机制。
进入21世纪以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协同创新是实现自我突破的重要工作模式,是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是破解现实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高水平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在现在的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下,高等院校必须建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树立全新办的学理念和办学的思路,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各项实践之中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创新”理念,确保在大学生培养、教育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能够进行必要的创新,着重在办学理念中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在办学思路上强调“协同”的作用。高等院校要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创新,全面提升高水平教育质量,推进各个学校间资源共享,提升高校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造能力,提升高科技技术的创新水平,从而达到推进我国高水平教育快速发展和转变的目的。
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人才教育的根本,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才能确保高水平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进行有效的创新。我国教育规划改革发展纲要中对中远期目标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是教师;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型大学生的责任,必须紧紧依靠并牢牢抓住两个“主体”,在大学生的培养中注重发挥好自身的独特作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同时发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达成思想行动上的共识,促使学术大师和拔尖人才的不断涌现、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大学生培养、教育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进行创新等四大主要功能,高等院校的根本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这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在各个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大学生培养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将教育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大力推进科教结合,通过高精尖的科研攻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用高水平的教育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教育将是现代大学要进行的重要工作。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用“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将各种资源构建到一体,着力发挥自己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教育研究、高层次大学生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优势,以科研支撑来培养顶级的研究型人才,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以实践育人、以科技育人,不断探索教育研究在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人才培养的机制进行有效的创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在科研中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本领,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奉献。
高等院校必须站在世界学科发展前沿,面对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大趋势,必须不断强化开放办学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态度,广泛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学术交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建立产学研基地,联合开发研究中心,共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采取其他大学的教育优势,对本学校的学生培养、教育研究、社会服务水平进行改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水平院校。要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借助校所、校企、校地、国际合作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创新战略同盟,在国内外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质性合作,承担重大联合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建立高水平的国际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大学生培养基地,激励师生更多参与,不断密切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的联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和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做到优势互补,通过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组织管理,对国际学术体系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为自身的发展建立一个强的平台。
依照教育部2011年2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方案标准(试行)》文件精神,不断探索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途径,针对已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和缺陷,设计了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协同工作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域同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区域同盟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培训、提高的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合作,不断提升某一区域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以达“区域牵手、互帮共助、合惠多赢、共同提高”的目标。因此,区域同盟的根本性质是各成员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合作交流平台。它的最大特点是资源共享、互助合作。
同盟各高等学校地位平等、协作互惠、共同发展,所以,同盟的架构是“扁平化”结构。
1.同盟主席轮值机制。同盟运作实行主席轮值制度,每年由一所高等学校担任同盟主席,负责召集会议、主持协商、组织研讨;负责协调落实当年度各高等学校之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合作共建的相关事宜,安排活动,承办同盟年会。
2.同盟成员帮扶互助机制。同盟各成员高等学校由于学校性质、类型不同,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环境条件、工作经验各有特点且不均衡。帮扶互助机制要求各成员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相互帮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心理健康辅导员与学生心理委员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座、资源与信息共享等方面起到优势互补,整合优质资源,提高区域各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3.同盟成员研讨交流机制。利用协同合作的同盟平台,建立研讨交流机制,开展教学观摩与研讨、学术讲座、研究项目合作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效果,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规律,合作申报研究课题,以达成同盟成员共同发展之目的。
参考文献:
[1]石祥.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江苏高教,2013(1):142.
[2]高洪涛,季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和机制的探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56.
[3]夏雯雯.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2:26.
[4]徐黎黎.以课程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26.
[5]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