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信
(承德日报社,河北 承德 067000)
实现新闻的厚重表达与传播
——以《承德晚报》为例谈对深度报道的探索与思考
□韩元信
(承德日报社,河北 承德 067000)
“快餐化”的新闻生产,极大地加快了记者的工作节奏,使得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追逐“更新、更热”,就提高新闻时效性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是,满足于写稿更快更多,习惯平面还原事实碎片,记者的思维能力可能面临退化的风险。
现在报纸上不少的新闻,干巴、枯燥,引不起读者兴趣,可以说是新闻写作上的常见病。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浅而无味、缺乏深度是一个主要病根。新闻要有可读性,就应在“深”度上下功夫。这是实现新闻的厚重表达与传播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深化“走转改”,践行群众路线的需要。
也有些所谓“深度报道”虽篇幅长、题材大,但因缺乏一些必要元素,只能称为长消息。深度报道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有调查、有观点、事实丰富、挖掘较深的通讯才是“深度报道”,它应该讨论社会热点、反映社会矛盾,应有前瞻性,应有推导过程,引人思考,让普通受众爱看、耐看。
今天,对于新闻事件,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大可能拥有独家报道,于是各媒体间不仅抢时效、争首发,也拼原创、比深度,刀、剑并用,各展其长。具有高品质信息“附加值”的深度报道,被众多的媒体当作竞争的“重武器”。那么,纸媒晚报深度报道的“深度”从哪里来?如何突破障碍发掘“深度”?怎样穿透表象呈现“深度”?
深度报道,它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每一个成功的深度报道,从确定题材、决策谋划,从制定报道细案、分工协作到组织实施,都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必须做到纵深追踪、深层开掘、意义深刻。在选好题材之后,新闻策划就是“重头戏”了,有时候“好的策划是成功的一半”。
2012年11月,《承德晚报》推出的为福利院孤残儿童诚征“周末妈妈”系列报道,就很好地完成了选题和策划的过程。
从几篇报道的标题看,“让和煦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承德晚报》为福利院孤残儿童诚征‘周末妈妈’”、“多家媒体加盟寻找‘周末妈妈’”、“6位‘妈妈’与福利院孩子‘结亲’”、“‘周末妈妈’与她们‘儿女’的幸福相”、“‘周末妈妈’和她们领养的孩子春节前‘家宴’上喜庆相聚”,层层递进、深层开掘,这是采访前经过策划的主体内容。作为承德市首次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的崭新探索,或将给这些情感缺失的孩子们带去精神的慰藉,并潜移默化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
记者广泛收集材料、分头采访,快中取精,慢中挖深,一系列报道中,能窥见新闻策划的痕迹。策划的连续报道,构成了对普通受众的深度冲击力。
《婚宴:缘何桌桌“丰盛”?》、《厉行勤俭节约在我们身边》系列报道、《大学生:今天你的饭菜打包了吗?》、《工商部门20条措施为全民创业开绿灯》等,既结合了时政,又深具时效,更考虑了读者对晚报的阅读特点,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社会影响较大。《承德晚报》报道的《承德绝迹半个多世纪的野生动物重返家园》,围绕“绝迹—播绿—回归”,用生动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绝迹的野生动物回归“故里”的故事,也体现了承德生态环境的改善,文章先后被新华社、新浪网、新华网、中国网、河北新闻网等媒体转载。
深度报道,深在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深在不畏艰难扎实采访的职业精神,深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深度报道深在胸有大局。这个“大局”,“大”在避免简单的暴露与渲染,而是努力寻找问题背后的普遍性,寻求破除困难的出路,永远追逐“问题”背后的“问题”。
思想,不应是灰色沉重的,深度报道不能陷入枯燥的概念推演。让鲜活的具象载着思想飞翔,“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这是我们所欣赏的并努力尝试着的新闻叙事。
深度报道最稀缺的不是时效,而是“独家问题”。专注于开掘沉在热点底层的“问题”,对于纸媒来说,或许是一种强项。想活得更好,报纸可以不跟别人比“嘴快”,但必须想得更深,只要抢先说出“新问题”,就能制造热点,让那些“飞人”跟着你所原创的热点奔跑。比快,纸媒快不过新媒体;相反,慢,倒未必不是一条生路,慢工出“深活”。
近年来,《承德晚报》在做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媒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努力与尝试。如该报刊发的《公交站点调整,百姓出行有点蒙》、《救人英雄生活陷入困顿》等深度报道,叙事视角独特,观点富有建设性。
眼下阅读许多媒体上的成就报道,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由于报道者过于强调和凸显成就,进而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报道主体不足的另一面,很容易使人产生肤浅、溢美的不良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进而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把报道写得有深度,就要在改变思想方式,增加思辨色彩上下功夫,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事物的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给人以新的思想,新的境界,新的经验。
新闻的思想性,很大的程度表现在它的针对性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切中时弊、一针见血地提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缺陷及问题,并探索其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而这些路径和办法,是要能发人深省的,具有独特见解的,能使人茅塞顿开的。
《承德晚报》曾经推出的策划《细数殡葬花销:有点让人死不起》、《一次性餐具,你被消费了吗》、《暴雨来袭,我们的城市能抗住多少年一遇》,等等,这些报道的针对性和独特见解,来源于记者对某些问题和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来源于在经济、哲学及对中央政策等方面有较深的功底和深刻的理解。
实践证明,记者要善于追问,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到独具慧眼、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引导读者正确去对待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新闻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纵深感,从而突出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穿透力。
此外,采写深度报道还应处理好“深”与“新”的关系,深度报道一定要有新鲜感;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既要高屋建瓴又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办法是深入浅出;行文要生动活泼,选题上要“三贴近”。还应具有超前意识,多写预测性新闻,对将要采访的新闻事件以开阔的思维去预测和思考,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既不能管中窥豹,也不能盲目求大。
需要说明的是,深度报道的“深”远不止上述几点,还有许多,这里不一一赘述。同时还应指出,深度报道的深度,并不与文章的长短成正比,短中求深,当是深度报道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