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的哲学素养不可或缺

2014-02-05 02:20杨家德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评论员哲学思维能力

□杨家德

(日照日报社,山东 日照 276826)

评论员的哲学素养不可或缺

□杨家德

(日照日报社,山东 日照 27682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同样,作为评论作者、尤其是党报评论员,也应该多学点哲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可以说,评论作者的哲学素养关乎其作品价值的高下。

哲学素养使人保持理性思考

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爱智慧”的意思。它是一切学问的根基,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之所以能给人以智慧,是因为它能引导人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惯用“产婆术”,中国古代先哲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是以引导人们思考为目的。

而保持理性思考,也正是一个评论员所需要的。近年来新闻评论的数量越来越多,但真正好的评论却凤毛麟角,原因在于很多评论作者已经失去了深入、理性思考的习惯,往往是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凭着本能的感觉立即反应,盲目追求时效;或者感情用事,只顾及自己情绪的宣泄,而缺少冷静、理性的分析。

一些评论家在谈到自己的写作时都表示,有影响力的精品都是长期思考的结晶。笔者在实践中也逐渐体会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思人之所未思,就会不时有新的收获,能言人之所未言,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2011年底到2012年初,全国不少省市相继推出了城市精神标语。这种城市精神提练和征集的扎堆现象,在2012年初的一段时间曾引起各方人士的议论。笔者注意到,各种评论大多是针对城市精神的同质化和标语化倾向,在谈到培育城市精神时,都只是在精神领域做文章,诸如加强宣传教育等。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去观照,就会发现它们都失之肤浅,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

恩格斯指出:“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作为社会意识的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反映。一个城市有什么样的精神,取决于其有什么样的历史和现实。因此,最根本、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在于如何界定城市精神,而在于如何培育城市精神。而培育城市精神,不能只在精神领域打转转,最根本的是要从改变环境做起。笔者经过深入思考后写下了评论《培育城市精神,不能只在精神领域做文章》,获得了2012年度山东新闻奖二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哲学能提供最丰富的思想养料

评论的价值在于其思想性。真正有影响力的评论,是那些有深刻、独到见解,也就是有思想深度的评论。新闻评论尤其党报评论要想有效地引导舆论,固然应该走进新闻舆论的前沿阵地,关注热点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占领思想高地,以思想的深度来取胜,这才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深刻的思想哪里来?来自于不断的学习、思考。评论员应该是一个“杂家”,需要涉猎各种知识。广博的知识也有助于评论员作出科学判断,但最能丰富自己思想的是哲学。因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可分为实践观、人生观、发展观、真理观、价值观、历史观、时代观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哲学就是观点,而观点又是产生思想的必备条件。多读哲学著作,从中汲取思想养料,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事业境界。

笔者“半路出家”,在从事多年教育工作之后,改行做新闻评论和理论工作。开始阶段由于逐渐掌握了评论写作的技巧,进步较快,但一段时期后,就有了“望尽天涯路”的迷惘,感觉水平难以提升。因为掌握评论写作的原理并不难,难的是提供新颖的观点、有价值的想法。所幸笔者在实践中很快意识到,要想写出更多、更好的评论,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思考,多读经典、尤其是哲学经典著作,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充实自己的头脑。经过几年“衣带渐宽”的努力,不知不觉就有了“蓦然回首”的成果——近3年撰写的评论、理论文章获得了6个山东新闻奖,其中5个是二等奖;一些文章也由于富于前瞻性、启迪性而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哲学素养能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哲学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而这也正是一个评论员所必须要具备的。

首先,哲学素养有助于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人的观点、看法不同,这是正常的。但问题在于一些评论作者习惯于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思维,观点极端化;或者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以偏概全、因果倒置。只有提升哲学素养,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才能作出科学的判断,提出全面的、有说服力的见解。

具备了辩证思维能力,就能做到从大好形势中发现隐患、从困难危机中看到机遇,从成就中发现不足、从失败中看到进步。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人们对当时的经济形势普遍乐观时,笔者撰写了评论《忧患意识不可或缺》,提出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才能正确地认识形势,在更清醒的思考中规划发展的进程。金融危机爆发后,写下了评论《用彰显的实力增强信心》,提出只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变中求进,勇敢探寻出路,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战胜困难、走向成功,在区域经济竞争的赛场上实现弯道超越。2011年,日照市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后,笔者及时撰写了《文明城市创建,永无止境》的评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着重提醒人们:我们的文明创建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创城”无止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些评论都以其辩证的分析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可,较好地发挥了引导舆论的作用。

其次,哲学素养有助于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每个现象都有决定其产生的本质。现象有时直接表现本质,有时从反面表现本质。透过一个事件的表面,看到其隐含的意义,也就是见微知著,从个别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正是一篇评论所要做的事。而学习哲学,是评论员提升这种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笔者在与不同行业的人士谈及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一话题,他们都对加强文化建设高度认同,但其中的几位又表示:今后要看你们文化人的了。这反映出一些人关于文化的观念还很陈旧,即把文化建设看作只是文化部门、文化工作者的事。为此,笔者写下了评论《文化建设,不只是文化人的事》,指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首先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文化建设,不只是文化人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可以说是人人有责。”文章获得了2011年度山东新闻奖二等奖,并曾被众多网站转发。如果没有哲学素养的提升,笔者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人民日报》副总编米博华认为,评论是一种人生态度。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取决于其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是哲学素养。这也从另一个维度说明,一个优秀的评论员应当把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猜你喜欢
评论员哲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菱的哲学
培养思维能力
改革新闻教育,培养引领社会的评论员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