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峤
“中国式过马路”与全民守法
党峤
导读: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法国思想家卢梭也曾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治中国的推进,需要国家层面法治建设的引领,更离不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自下而上”的努力。当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当依法办事成为一种自然,每个社会个体就能汇聚成整个社会推进“法治”的不竭源泉。本期围绕“中国式过马路”这一案例,提供一组学习辅导材料。
案例一:近年来,“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一个新的网络词汇迅速流行,人们将它的意思解释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词条一本正经的总结和释义略带戏谑的描绘,使得它很容易就吸引了人们的兴趣。与之同样被总结和描绘的,还有纵身一跃就可以过去,与公路隔栏无关的“中国式越栏”;奋力往前挤就可以,与公交站排队等车线无关的“中国式上车”;瞅准空档急转车头就可以,与车道划分无关的“中国式变道”。
案例二:不少人出国的最大感受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路比中国的窄,车辆不比中国的少,但是人们即便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同样竞争激烈、惜时如金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自觉地停下,花上几十秒来等红灯。
案例三:某年世界交通日的一个数据:全世界每天死于交通事故的有3900多人,而亚洲占三分之一,非洲占的比例也较大,可以看出大部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与规则意识是密切相关的。
案例分析
一是科学立法
“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行人的问题,这一现象也折射出我国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则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课题研究显示,交叉口信号让行人等待时间不宜大于80秒,但很多路口,尤其是立交桥路口行人等待时间明显过长;不仅行人等红灯的时间偏长,马路过于宽阔而绿灯时间过短也是问题。
这就告诉我们,要让全民守法,首先是科学立法。这至少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规则、有制度。没有规则、没有制度,就根本谈不上法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法可依。二是这些规则和制度是好的规则和制度,是体现人民意志的规则和制度,是管用的规则和制度。这就是学术界所谓的“良法”。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严格执法
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法律、规则和制度,不去实施执行,等于没有法律,结果可能比没有法律更糟。严格执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司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做到追究和处罚有据;二是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依法追究,依法处罚,不搞“态度执法”、“关系执法”、“人情执法”。如交警只对某号段车辆进行查处,而对其他号段车辆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这种不能“一断于法”的执法方式,不但使受罚者不可能产生对法律的信仰反而会认为“运气不佳”,而且使未被处罚的进一步滋生侥幸心理。
三是全民守法
“中国式过马路”,是交通违法的乱象,应当治理,但如何治理,却一直让人伤透脑筋。有人说靠监督,有人说靠激励,也有人寄希望于惩戒。各地在积极探索中的办法可谓是五花八门,有采用罚款的模式,并且只罚前三名,对于遏制“中国式过马路”,是“杀鸡给猴看”,针对性强,这是对带头闯红灯者的警示;有的增加协管员,加强监管;有的通过科学测试,测算人们时间耐受红灯极限,以此来调整信号灯时间,办法是想了很多,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中国式过马路”的核心还是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的欠缺。无论在哪个城市,不是所有的路口交通信号灯的设置都不合理,但却是所有的路口都存在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历史上,管仲指出“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明代张居正感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这种“使法必行之法”,其实质就是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
案例小结
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每个人、每个组织共同的努力,全民守法是实现法治中国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像“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依然存在,法治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让法治成为每个人的信仰,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释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于是出现了那句俗语。
就现实意义来讲,从我们整个国家来说,必须遵循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建设,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每个人的角度来说,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循行为规范准则。
德国高速为何不限速
与德国相比,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等邻国交通法规还要严格,起码不像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相比之下,德国高速不限速、不收费,驱车行驶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时速180公里是常态,经常会有时速超过200公里的车辆不断从旁边超过。在德国,国道、省道等普通公路一般限速在每小时100公里,而且,人们习惯顶速开车。车开这么快,但德国车祸的发生率并不比限速的国家高。按照死亡率计算,德国是欧洲交通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德国人开快车出事反而少?原因是德国人极强的规则意识,人们深知只有守规矩车才能快起来。交规重要,守交规更重要!人才是导致交通事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驾车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矩意识是让交通秩序好起来的关键因素。
与德国相比,我们的交规大同小异,甚至更严格,但问题的关键是,驾车人是否遵守。高速公路上,大卡车、大客车和“蜗牛一样”的面包车长期占用超车道,逼得许多车辆只能从右边超车。在德国,虽然说高速公路绝大部分路段不限速,但在立交桥、弯道和修路地段会限速,且探头密集,违规者一个也逃不掉。
一句话,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是人的修养提高。车开得快也好,慢也罢,关键是驾车人守不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