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波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 100048,E-mail:yehb@btbu.edu.cn
近年来,在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影响下,高校综合性学报普遍面临学术质量下滑的困境,学校高质量的稿源基本流向国内高水平专业期刊和被SCI、EI收录的国内外专业期刊。大学学报已经不能代表本校的科研水平,不再是展示本校科研实力的窗口。因此,高校综合性学报如何调整办刊方向,是否应打破综合性、内向型的办刊模式,进行专业化改革?尽管相关的讨论已经持续十几年了[1-10],然而,受现有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高校学报真正进行专业化改革实践的却非常少见。面对越来越紧迫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部分综合性大学学报的管理者和从业者陷入迷茫。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继2010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第三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后,2012年,再次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编辑部还受研究会邀请在会议上代表获得特色期刊奖的期刊做了大会发言,介绍刊物的办刊特色、思路和经验,在高校学报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从一份刊名与内容不符,没有任何特色,低水平稿件堆积,有作者无读者的刊物,在短短的几年里即实现了跨越性的快速发展,原因就在于刊物的准确定位和成功转型,也就是打破高校学报综合性、封闭型的办刊模式,走精品、特色化的专业发展之路。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83年创刊。1999年,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商学院合并为北京工商大学,刊物更名为《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后,刊物仍旧是服务于学校的轻工业学科,内容上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因为刊名与内容不符,刊物的作者和读者队伍很快便大量流失,刊物的发展陷入危机。
2009年底,与新闻主管部门鼓励高校学报以本校优势学科为依托,办精品特色刊物的指导方针相一致,结合学校确定的理工科专业以食品科学为核心的特色办学思路,恰逢刊物主编当选为食品科技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经多方论证和调研,学校对刊物进行了重新定位,《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转型为食品科技类的专业期刊。
转型1年半后,刊物由无米下锅到稿源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出版;转型2年后,刊物已经可以优选稿件,行业名家、大家稿件及高水平、高质量的稿件不断汇集,刊物已经跻身于食品行业一流期刊的行列,获得到了国际、国内食品行业的广泛认可,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英国食品科技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编辑部也不断收到食品行业知名专家和读者的反馈信息,对刊物的办刊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刊物工作还得到了期刊主管部门和期刊同行的褒奖,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得了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科技期刊是有文化属性的商品,没有特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11]。目前,多数大学综合性学报同质化严重、千刊一面,有作者无读者,已经面临生存危机[1-10]。《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打破了高校学报综合性、内向型的办刊模式,找准了自己的专业定位,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由1份综合性刊物,进入本已经竞争激烈的食品行业期刊领域,并希望在众多食品行业期刊中迅速脱颖而出,得到食品行业作者和读者的广泛认可,刊物只有内容上的专业特色还难以立足。因此,《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保持自己内容上的专业特色的同时,也在形式和效益等方面深入探索着自己的特色办刊方式。
由只服务于本校教学和科研的综合性刊物转型为食品科学的专业期刊后,刊物编辑走出学校,参加各类食品行业的学术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刊物,积极组织食品专业的高水平稿源。转型后的第3期,刊物的全部稿件就都是食品科技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目前刊物稿件约60%为校外稿源。大量的校外食品行业的稿件,对校内的稿件形成了竞争,校内水平不高的稿件没有了发表空间,刊物的学术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良好的学术质量是刊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鲜明的专业特色是刊物赢得作者和读者的根本。在不断提高刊物学术质量的同时,刊物努力创新办刊形式,深入探索自己的办刊特色,设置了3个特色栏目。
刊物从转型初期就设置了“特约稿件”栏目,旨在通过行业一流专家战略性的、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稿件,帮助食品行业的研究者了解行业发展规划和重点,确定研究方向。栏目文章全部为行业一流学者的稿件,且有多位院士文章发表。“特约稿件”栏目使刊物在行业内奠定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一批行业名家稿件的汇集,极大地提高了刊物的档次,扩大了刊物的影响,“特约稿件”栏目成为刊物的精品栏目。
为扩大刊物社会影响,使刊物成为高起点、高档次,关注民生、关注行业热点,有社会责任感的刊物,2011年下半年刊物增设了“专家论坛”栏目。围绕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每期邀请多位行业权威人士、政府监管部门专家从专业学术角度和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等角度深层次解析食品行业热点问题,为预警和分析食品安全问题,防止类似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提供帮助。近2年做过的有关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选题主要有:食品中的塑化剂问题,地沟油问题,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问题,食品添加剂问题,等等。权威专家对行业热点问题的深层次解读,产生了很好的学术与社会影响。编辑部不断收到包括院士团队在内的读者的反馈信息,一些从业者和食品企业也对栏目内容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购买或订阅刊物。
为了尽快提高刊物学术水平,借助专家力量组织更多高水平稿源,并进一步强化刊物的行业特色,刊物设置了导读行业发展前沿的“专家组稿”栏目。专家就行业前沿某个领域的选题组织稿件,并通过导语对文章内容的前沿性进行解读。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行业最新的、学术最前沿的稿件,通过专家的精心组织和权威导读呈现给读者,为读者提供了高档次的学术精品。
作为首都北京的食品科技类专业期刊,刊物将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责任。学校在食品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成为刊物突出轻工食品行业特色,为首都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基础。对刊物主编孙宝国院士研究团队、我校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团队研究成果的快速刊载,加快了其成果转化的速度。
编辑部还向本校的“北京烤鸭风味研究”的横向课题研究团队特约了多篇稿件。该项目研究及其成果的发表,对改善我国传统食品——北京烤鸭的风味和促使其风味的标准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北京金狮龙门酱油企业的横向项目——北京金狮龙门酱油成分分析,其研究成果亦成为刊物的重点报道内容。
编辑部还深入大型食品企业的研发机构,重点组织带有首都经济特色的稿件。燕京啤酒集团、三元乳品公司、稻香村食品集团等都有稿件在刊物发表。
高校综合性学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它是我国科学技术相对封闭和落后时期的产物。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使得学科越分越细,产生了非常专业研究者,专业研究的成果需要有更多的专业性刊物来传播和表达,专业的作者同时也是专业的读者,而由此也带来了读者的专业化阅读取向,决定了刊物内容的专业化方向。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的学科发展趋势,同样是专业化的,如系统论、控制论等。少量综合性刊物存在是必要的,大批的刊物还是应走专业化之路[1]。
高校学报的内向型,是我国计划经济和高等教育自我封闭时代的产物,它照顾了作者、服务了学校,却失去了读者[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要求高校学报也一定要打破内向型的办刊模式,走开放型、专业化发展的道路[4]。
少数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报,仍旧在学术界占据领先地位[12],而大多数高校的综合性学报却逐渐走向平庸、低水平重复的泥潭,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期刊竞争中和迫在眉睫的出版体制改革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调整办刊方式是必然选择。然而,各个高校专业学科特点不一样,有些本身就是综合性高校,有些是专业类高校。有些高校,所有学科水平基本一致,没有突出的优势学科;有些高校却是在某个学科领域在国际国内都占有领先地位。在高校学报改革的探索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路径选择[12-14],期望我们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专业特色化发展方向。
任何一项改革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既充满挑战,又面临各种阻力。打破沿袭几十年的固有的工作模式,面临一切从零开始的挑战,是需要强大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艰苦的付出的。对于稿源不愁、经费过得去、工作强度不大、收入尚可、工作稳定、从不低头求人的多数高校学报同仁来说,改革后要面临的工作难度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很多同仁对综合性学报的专业化改革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或者设想或解读出各种体制和管理方面的阻碍[15-18],在各种困难面前止步不前。原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早已经出台,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是被动应付,还是主动迎战,尽快为刊物赢取生存资本,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2013年3月,在积累了3年的食品专业期刊的办刊经验后,《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食品科学技术学报》,正式进入食品科技专业期刊的行列。刊物更名的顺利进行,是新闻主管部门对《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专业化改革工作和成绩的充分肯定,希望《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专业化改革的探索和实践能给正在寻找改革方向的高校学报提供一些借鉴。
1 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5):5-27
2 陈颖.体制之弊与纠偏之路——也谈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4):123-127
3 余昌谷.从特色专栏走向专业性办刊——对高校学报专业化改革的一点思考.中国出版,2008,(1):44-46
4 赵广平.试论高校学报的专业化发展.中国出版,2006,(10):47-49
5 王昕,李文川.综合性高校学报改革之路的探索与实践.科技与出版,2006,(2):18-19
6 康敬奎.特色化:学术期刊的真正出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4-17(B04)
7 王士忠,陈玉堂.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及其专业化.科技与出版,2000,(3):26-27
8 黄万武.学报专业化是高校学报改革之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2):75-76
9 朱慧娟,丁平.资源外取:高校学报专业化特色建设的途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6):611-613
10 马建华.新形势下高校学报改革面临的困境和思路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740-742
11 叶红波.对科技期刊产业化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1):9-11
12 陈禾,王强.研究型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办刊优势和办刊趋向.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703-705
13 张建军,张俊敏.对中国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50-53
14 李娟.以问题为中心的高校综合性学报办刊模式探讨.编辑之友,2013(3):46-48
15 李敏.高校学报专业化不宜提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1):20-21
16 孙景峰.高校学报专业化办刊、联合办刊是必由之路吗.编辑之友,1996,(6):18-20
17 欧翠珍.我国高校学报专业化路径的现实选择和体制性障碍评析.出版科学,2008,16(3):49-52
18 舒叶.高校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向何处去——从历史深处的思辨谈起.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25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