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

2014-02-04 14:56陶贤都李艳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时报科学文章

■陶贤都 李艳林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 410082,E-mail:taoxiandu303@163.com

《科学时报》是世界科学社1934年创办的科学月刊。由于受战乱影响,1937~1945年期间暂停出刊,1946年2月复刊。该刊停刊于1947年,共发行46期。在创刊之初,《科学时报》便声称,“我们为着中国文化水准的低下,科学界的贫困,所以联合几位研究科学的朋友,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尽力地把世界各种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等——的理论,发明与应用,介绍过来,以供大家的研究,讨论与参考,才发行这个刊物[1]”。 并且,在创刊一周年纪念词里提倡“以极浅易的文字,灌输全体同胞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学术,尽量做到人人能知人人能行的地步。如果经济力量能够允许的话,还要把这个刊物分为学生、教员、妇女、工人、农民、士兵和商人等版,分别发行,以极低廉的价格,供给同胞应用[2]”。由此可见,《科学时报》的创办目的明确,就是致力于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改善科学的舆论环境。

1 《科学时报》的内容特色

《科学时报》对稿件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知识性。《科学时报》的内容选题开阔,题材广泛而宏大,涵盖大部分自然学科和部分社会人文学科。《科学时报》主要介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及重要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应用,传播实用日常科学常识,用科学理论解答疑问,报道时新的重大国际国内新闻,弘扬科学精神,宣传正确的科学理念。

1.1 普及科学知识及技术

据统计,从1934年到1947年的46期中,《科学时报》共刊登了781篇文章,其主要内容为各科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共有595篇,占总数76%,涉及数理化、生物、地质、气象、农林、动植物、医药、机械等领域,包括《维他命学说之起源与尖端》(2卷第3期)、《世界蔷薇品种解说》(4卷第4期)、《原子时代的军备竞争》(12卷第8期)、《怎样做成的人造橡皮》(13卷第3期)、《煤球与燃烧理论》(14卷第5期)等文章。《科学时报》以较多版面连续刊载专家学者文章和著作,系统完整地向读者传播科学信息。例如《日本科学发明史话》一文,共连载了16期,文字长度长达42页,详尽介绍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物理、机械等科技发明和技术成就,让读者对日本科技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此外,《科学时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主题往往不尽相同,抗日战争是其内容调整的分明界限。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科学时报》积极引进欧美、日本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向大众传播科技知识。抗日战争后,《科学时报》扩大了军事武器文章的版面,通过科学基础知识向读者解读当时的战争。如1946年11卷第2期中31篇文章中就有6篇文章与原子弹相关,如《铀原子核转变与原子能之利用》、《韩安教授与原子能之发现》、《原子能研究之史的回顾1940年的实验状况》等。这些文章围绕同一主题,全方位地丰富了知识层次,同时强化了该类知识的传播效果。在抗战胜利后,《科学时报》还发表了《华北棉产事业之展望》(11卷第2、3期)、《战后农业科学化问题》(12卷第8期)文章,文章中的数据和信息,能够为政府决策和行动提供参考资料。

1.2 报道科学新发明和活动

作为“科学普及的期刊”,《科学时报》重视传播国际国内最新科学信息。与《科学世界》、《科学》杂志类似,《科学时报》也开辟了科学新闻、科学时事、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等专栏,集中简洁地传播国际科学界的最新发明和新成就,报道科技界的重要活动。例如《科学时报》第2卷第3期、第8~11期的科学时事栏目中刊登《学者之表彰》、《学者的动静》、《非洲飞行新纪录》、《第五次国际生物化学会议》等简短精辟文章,关注欧洲、美国、苏联、非洲等国际界的科技活动。

此外,“瀛海珍闻”、“科学珍闻”等栏目则集中摘录新近发现的稀奇生物物种、奇异自然景观等内容。如1946年第11卷3期的科学珍闻栏目中刊载了《不用手拿的电话机》、《秘密照相机》、《带洗牙水的牙刷》、《不碎唱片》等当时新颖奇特的科学发明,每篇文章短小精炼,内容生动有趣。抗战结束后,《科学时报》还时常刊登“中央社”驻南京、纽约、华盛顿、伦敦等地与科技相关的新闻。例如,《美国发明读物武器准备生物学战争》、《世界最大的实验室试验火箭及原子弹》、《美制最速离心机》等报道。这些新闻内容主要为西方国家的武器、军事、机械制造界新近发明和成果。而《美国科学家的新联盟》(11卷第3期)一文直接翻译《纽约时报》的报道,宣布美国科学家成立新联盟,确定科学家的职责在于“促进人类福利和维护稳定的世界和平”。

1.3 介绍科学人物及其思想

《科学时报》介绍了大量知名科学家如科学之祖亚里士多德、歌德、法拉第、达尔文、居里夫人、电波发现者赫尔兹、爱因斯坦、瓦特、亨利·凯撒、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家等。如《达尔文之幼年》(1卷第2期)、《电波发现者赫尔兹》(1卷第3期)、《歌德论》(3卷第9期)等。

除了单篇文章介绍一位科学家以外,《科学时报》还采用史记的形式集中介绍某一学科内科学家的概况。例如,《日本之物理学界》(1卷第1期)中介绍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四大物理学家及他们各自的成就。整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长冈半太郎之原子构造论、菊池正士之阴极线波体说、大森博士之地震针、和达清夫之深发地震带。全文简明扼要地对科学家生平和主要学说进行解说,通过说故事的形式让读者知晓科学家及其科学活动故事。

1.4 弘扬科学精神和观念

在经历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后,科学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社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科学时报》顺应“科学救国”浪潮,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宣扬科学救国思潮,帮助民众树立科学意识,破除封建迷信的落后观念。《科学时报》除了刊登科技知识,还刊登了不少科学精神、方法、思想方面的文章,从精神方面形塑国人的科学观念。传播科学观念的文章有《事实与学说》(1卷第3期)、《哲学与自然科学》(2卷第5期)、《数学与思想》(2卷第5期)、《科学不灭》(2卷第6期)、《进化论》(2卷第7期)等文章。1937年《科学时报》第3卷第7期共有15篇文章,其中由社长吴藻溪翻译日本著名自然科学史和辩证哲学研究者冈邦雄撰写文章共3篇,分别是《科学者的世界观》、《科学与文学》、《科学与道德》。在《科学者的世界观》一文中,作者提倡科学家应培养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科学观。“科学者的世界观,是每一位学科学的同胞,都应该细读一遍的文字。我们对于爱因斯坦教授,是不胜敬佩的[3]”。

《科学时报》第2卷第3期刊载《科学救国大鼓书》,通过说书的方式传播科学,从中国缺乏科学的角度论述了科学的重要性,把传播科学精神与救国紧密联系起来,提出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应该多办学,普及科学知识和派遣留学生,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将科学传播与大鼓书相结合,传播范围广泛,通俗易懂,为科学与民众的互动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科学救国大鼓书》的出现,在科学的认识和传播上是一次进步,表明了国人对中国需要科学的强烈认同,而且推动了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国人在报刊科学传播推动下,对中国需要科学和科学精神的理念已逐渐接受,并且自发地将科学传播与科学救国思潮结合起来,扩大了科学救国思潮在社会上的影响。随着“科学救国”浪潮的持续发展,爱国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要救亡图存仅停留在科学技术学习远远不够,还需要科学宣传和科学教育体制的变革。“故中国国强之道,惟有发展科学教育一途,使中国之科学可与四强并驾齐驱……”[4],《发展中国科学教育之意见》文章中论述了发展中国科学教育的急迫性,也提出了发展教育的几点建议,如建立科学图书馆、培养留学生、开设科学研究机构等。这些建议在今日看来,仍具有参考价值。

2 《科学时报》的传播特色

为了达到传播和普及科学技术,提高民众科学水平的目的,《科学时报》采用了不少方法来提升科技信息的传播效果。具体来说,在科技传播和普及方面有以下的特点。

2.1 丰富的内容显示“把关人”的精心选择

媒体的编辑者往往利用语言、版式、图片等各种符号对内容进行设置从而希望达到好的传播效果,不同的方式能传递编者的意图和态度,对受众产生引导作用。《科学时报》的科学传播内容是编辑“把关人”理论的集中体现。《科学时报》内容基本涵盖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领域,其中既有基础的物理、数学、化学等基本概念的介绍,也有不少介绍国外机械、化工等应用技术技巧,这些“器物”层面科技知识的选择体现出编辑充分认识到科学技艺的重要性。此外,除了“器物”层面的科技知识介绍外,《科学时报》的内容还包含了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从《科学救国大鼓书》(2卷第3期)到《关于科学人才之缺乏之问题》(13卷第6期)。这些传播科学思想的文章多以剔除封建迷信,宣传科学新思想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比或者事实论证来提炼观点。

期刊不仅注重题材的选择,同时也按照文章的重要程度或者紧迫性对内容进行“先后排序”。编辑往往会将根据时事变化或者科学界的重要新闻而集中看法某些文章,或者将文章“置顶”,以凸显文章的重要性。如1936年10月中国科学社、中国化学会、中国数学会等七大科学团体在北平举行联合年会,《科学时报》的3卷第10期便集中刊登了此次科学年会的文章,包括《中国科学家的新任务》、《七科学团体在北平举行联合晚会之经过》、《中国科学发达之展望》等,还集中刊载了植物学、地理学以及化学等学科的年会论文,从多个角度论证了此次年会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深化了读者的相关科学知识体系。

此外,编辑们往往在期刊中增加与当时时事格局相关的消息。抗日战争期间,增加对国防科学和军事器械制造等知识的传播力度,如《军事化学工业》(3卷第3期)、《战争之列强之军需资源》(3卷第4期)、《军用毒气概论》(3卷第11期)。这些紧跟时事的内容的刊载既丰富了科学知识传播的层次,同时也体现了编辑群体的爱国情怀。

2.2 多样的传播形式强化社会可受性

随着科学的思潮不断发展,《科学时报》注重在坚守学术阵地的同时增加日常科学常识的内容,为民众提供基础科学知识。从1935年起,《科学时报》便增加普及日常科学知识的小文章,篇幅为800~1000字左右,如介绍“煤的燃烧条件”、“玻璃的制作工艺”“牛乳之常识”等文章,为普通读者提供了正确的技艺知识。在后期,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找寻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科学时报》设置“大众茶话”、“科学时事”、“科学珍闻”、“科学专著”“日常科学”等以论述性或趣味性为主的专栏。编辑将科学知识预先进行分门别类,以栏目的形式进行统筹,每个栏目每期最少刊载5篇小短文,多则10篇小短文介绍科学知识。

在《科学时报》杂志中,使用图片不仅是美化版面的需要,同时也能够直观、形象地将科学现象或者科学事物呈现在读者面前。《科学时报》每一期均采用了图示、插图、表格、照片、图解或插画,图文并茂,有效地把文字讲述和图片理解结合起来,能有效减弱其传播时受众的抗拒心理。此外,为了降低科学本身的专业障碍,“科学文艺”专栏里中刊载了不少科学小说和科学歌谣,如《崇阳民歌》(2卷第4期)、《潜水三千尺》(2卷第6期)、《鼠与人生》(2卷第8期)、《金星探险记》(2卷第10期)、《苏联游记》(3卷第7期)等。这些科学小说和科学歌谣将科学知识和故事、歌曲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阅读之余,增强对科学的兴趣,从而实现科学知识的传播。

2.3 时效性和真实性体现刊物的媒体功能

传播及时、真实的科学知识是《科学时报》作为科学媒体的重要功能。《科学时报》自创刊一年后,逐渐减少其刊物的纯学术性,刊登大量来自国内外的科技新闻,改善了刊物的新闻性和时效性。《科学时报》的科技新闻主要以国外新闻为主,转载国外期刊的新闻文章,保证了其科技新闻的新颖性和前沿性。如1947年的13卷6期刊载的《美国医学百周年纪念会》、《美国加州发现新铁矿》、《美国管制蚁虫协会》等文章对美国科学界的新动态进行报道。除此之外,《科学时报》在抗战结束后对国内科技新闻及时进行传播,1947年《科学时报》专门开辟了“国内新闻”专栏,集中刊载国内科技新闻,主要以科学发现和科学活动为主。例如,《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七月一日成立》(13卷第6期)、《北大筹设博物馆》(13卷第6期)均转载来自“中央社”的电讯。

“科学珍闻”和“科学新闻”是《科学时报》中独特的栏目。这两个栏目集中报道科技界的进展和科技活动动态,其中“科学珍闻”多刊载国外新闻,“科学新闻”主要报道国内科技新闻,栏目文章的题材以时效性较强的简讯为主。例如,1946年12卷11期中,“科学珍闻”栏目共集中刊载了包括《世界最大的露天实验室试验火箭及原子弹》在内的17则新闻,充分满足了读者了解国际最新科技发展的需求。而同期的“科学新闻”共刊载了9篇新闻,其中的《盘尼西林供不应求》、《中央防疫研究所研究盘尼西林》的文章向读者强调了盘尼西林药物的重要性。

为了进行准确、专业的科学传播,《科学时报》往往对数据出处、理论来源以注释的形式标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在1卷1~3期中连载了《1934年第一(二)季世界各国经济状况》一文,详细介绍了德、英、法、美国家当时的国内经济状况。在介绍德国当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失业人数等经济状况时,大量引用来自德国政府经济报告、统计杂志、国民经济刊物等文章的经济数据。随着《科学时报》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抗战结束后,该刊吸引了一批博士级专业人士撰稿,如当时的数学博士刘景芳、工学博士武日新、理学博士张震东和富志达、哲学博士沈嘉瑞均为该刊撰稿。这些国内专家和科研人士为刊物撰文既是《科学时报》良好的社会影响的代表,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刊物的权威性和科技信息的真实性。

2.4 传者与受众的积极互动增强传播影响力

《科学时报》重视与读者的沟通,注意扩大期刊在民众群体中的影响,因此编辑部经常在期刊上刊登启事、记事等,宣传期刊的内容和影响力。

《科学时报》在1卷第1期中的编后语中写道:“我们这本小册子,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经过我们全人的努力,总算出版了,虽然尽了我们最大的能力,但在内容,印刷各方面,我们还是觉得不满足,所以在这编后,特请各位读者加以不客气的批评。并希望诸位读者能将各种科学的问题具体地提出,我们一定竭诚地在本报为读者所设的[信箱]上发表与解答的……”,从此之后,《科学时报》都会对读者来信中的科学疑问进行解答。

《科学时报》往往会在“编辑后记”中对该期的内容进行简明介绍和评述,对读者的阅读提出一定的建议。这种和读者“对话”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读者更好理解科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读者对刊物的亲近感和信任度。如1946年12卷第11期的《最后一页》对《一切战胜中之最巨大者》、《次数曲线论》、《宇宙射线》、《劫后之广岛及长崎》等文章进行了介绍和点评。“《一切战胜中之最大巨大者》一文,系续上期的文章,此文的主点,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专利品,都可用科学的方法打破他……读者读完此文,不独可以明了世界上的物质分布和出产状况,并可加强我们研究科学的信心”、“国防化学工业资料选辑,系化学专门于一峯先生于最新出版各种外国杂志中搜集而成……我们读了此文,一方面知道科学的伟大,一方面不得不使我们感谢于先生”。

1934年第1卷第3期中,《科学时报》在《第二卷大革新启事》一文中提到“现本社为酬答读者诸君推意起见,决从第二卷第一号起,大加改革,除仍照第一卷编制继续跟进外,并为救济失学失业同胞及革新中国医药起见,特关化学工艺与中国医药两栏,对于此两者,作有系统的全盘介绍……”。自此之后,《科学时报》不断刊登化学工艺和医药的文章,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而对于前期读者信箱中反映期刊文字过多,学术气息过于浓厚的意见,《科学时报》于2卷1~2期《编后后记》中回复“自三月号起,要以三分之一的篇幅,登载短篇文字了”。《科学时报》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内容的调整,增强了刊物在读者中的影响。

3 结语

由于坚持传播科学的宗旨,《科学时报》获得了稳定的受众群体。在出版一期后,《科学时报》便增加其篇幅和版面。“本刊发行仅及一期,即承海内外学界人士奖勉有加,无任荣幸……”[5],《科学时报》创刊伊始便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在经过一年后,《科学时报》“读者包括学生、教员、妇女、工人、农民、商人和陆海空的兵士;销路由平津渐次及于全国各省乃至日本朝鲜太晚及南洋群岛一带”[6]。由此可见,《科学时报》的传播辐射面宽,影响范围大,成为受民众爱读的期刊。

《科学时报》作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科学期刊,在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和普及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科学时报》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丰富了民众的科学知识,同时也为宣传“科学救国”思想和推进科技教育的发展,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作出了贡献。

1 发刊词.科学时报,1934,1(1):1

2 吴藻溪.科学时报创刊一周年纪念词.科学时报,1935,2(10):1

3 编辑后记.科学时报,1936,3(7):63

4 张震东.发展中国科学教育之意见.科学时报,1936,12(10):3

5 吴藻溪.本社启事.科学时报,1934,1(2):68

6 吴藻溪.科学时报创刊一周年纪念词.科学时报,1935,2(10):1

猜你喜欢
时报科学文章
150多名游客“失踪”,韩担心免签被利用
点击科学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科学大爆炸
老飞人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京华时报》2017年1月1日起休刊
潮流时报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