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脊髓膜炎1例临床分析

2014-02-04 10:42:58禹美花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膜炎肌张力化脓性

禹美花 张 龙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脊髓膜炎1例临床分析

禹美花1张 龙2

目的 探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脊髓膜炎1例患儿的诊疗方法。方法对1例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脊髓膜炎患儿进行辅助检查,确诊,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青霉素钠抗感染治疗,并给予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营养神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周后患儿好转出院,出院时体温正常;双上肢可挪至胸前,双手能握持物品,左手肌力稍弱于右手,四肢肌张力约3~4级;神经系统显示拥抱(+)、觅食(+)、吸吮(+)、握持(+)。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断、积极治疗比较重要。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脊髓膜炎;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指新生儿期,由于化脓性细菌导致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在发展中国家为40%~58%。本研究主要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脊髓膜炎1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探究诊疗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儿,女,生后6d,因“发现反应差2d,伴发热1h”为主诉入院,系G1P1,胎龄40周+3d,顺产,出生体重:3980g,无宫内窘迫,生后母乳喂养。入院查体:体温39.7℃(肛温);脉搏153次/m in;呼吸48次/min;血压67/32mmHg;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前囟 1.5cm× 1.5cm,平,张力可,对光反射灵敏,颈无抵抗,四肢肌张力低,尤为双上肢肌张力明显低下,双上肢无自主活动;神经系统显示:拥抱(-)、觅食(+)、吸吮(+)、握持(-)。

1.2 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进行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并实行细菌培养(无乳链球菌培养)。在未明确病原菌前,进行抗生素治疗,为期4周。明确病原菌后,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青霉素钠抗感染治疗[40万U/(kg·d)],为期5周,并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营养神经,为期两周,观察治疗效果。

2 结果

入院后主要辅助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70mg/L、淋巴细胞15.6%、中性粒细胞64.3%、血小板计数 186×109/L、白细胞计数 24.1×109/L、降钙素原 0.16ng/m l;入院次日脑脊液生化:葡萄糖 1.6mmol/L、CSF-PROT 1557mg/L、生化八项血检氯(CL)96mmol/L、白细胞 25.2×109/L、血糖及电解质正常、凝血四项及肝功正常、血培养(2份)无乳链球菌。抗生素治疗4周后脑脊液生化:葡萄糖1.9mmol/L、CSF-PROT 501mg/L、CL-119 mmol/L、白细胞 17.2×109/L;抗生素治疗 5周后脑脊液生化:葡萄糖 1.7mmol/L、CSF-PROT 521mg/L、CL-121mmol/L、白细胞:12.3×109/L。磁共振(MR)增强:脑膜及高位脊髓膜强化。

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伴脊髓膜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青霉素钠抗感染(40万U/kg/d)5周,并予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营养神经,两周后患儿好转出院。出院时查体:体温正常;双上肢可挪至胸前,双手能握持物品,左手肌力稍弱于右手,四肢肌张力约3~4级;神经系统显示:拥抱(+)、觅食(+)、吸吮(+)、握持(+)。

3 讨论

一般新生儿败血症中 25%会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其发生率占存活产儿的0.2%~1.0%,其中20%~50%的化脓性脑膜炎存在并发症,且年龄越小患有并发症的机会越高,包括脑脓肿、硬膜下积液、脑积水,严重者有颅神经损伤,而并发脊髓膜炎的患儿比较罕见[1]。该例患儿无明显接触“感染”病史,否认当地“流脑”流行病史。查体未见皮肤黏膜瘀斑、瘀点,无休克表现。血培养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故可排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缺乏特异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由于新生儿时期颅缝和囟门的缓冲作用,使颅内压增高征象不明显,缺乏典型的脑膜刺激征;且新生儿颈肌发育差,颈项强直更少见[2]。及时腰穿,对早期诊断有帮助。脑脊液检查包括常规、生化、涂片及细菌检查加药敏试验。若高度怀疑化脓性脑膜炎而脑脊液正常者,可在2~3d后重复查脑脊液,若获得阳性结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患儿患有败血症,细菌已进入脑膜,但尚未发生炎症反应[3]。

该例患儿主要病史特点:①6d新生儿,急性起病;②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应差,发热;③血培养阳性,脑脊液生化及常规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阴性;④MR增强:脑膜及高位脊髓膜强化;⑤抗生素治疗5周后四肢肌张力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断、积极治疗为改善预后之关键,临床应动态观察、及时进行脑脊液检查并全面分析,重视治疗中的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

[1] 邵肖梅,叶鸿琩,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7-351.

[2] 吴惠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J].浙江临床医学, 2007,9(10):1366-1366.

[3] 丛珩,黄昕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14-115.

R722.13

A

1673-5846(2014)05-0107-02

1延边妇产儿童医院儿科,吉林延吉 133000

2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吉林延吉 133000

猜你喜欢
膜炎肌张力化脓性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7:38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32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0:20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慢性子宫内膜炎
兽医导刊(2015年5期)2016-01-04 11:59:5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