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梅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研究
田玉梅
目的 研究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找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做尿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期应用长期疗程治疗方法。结果 70例患者中有25例的尿细菌检验呈阳性,占35.7%,其中20例为大肠埃希菌,3例为粪肠球菌,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4例合并支原体感染;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7.1%。结论 在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治疗中,仅依靠尿细菌检验指导长期疗程治疗局限性较大,有必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结合分期疗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药敏试验;细菌检验;复发性尿路感染
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是指一年内尿路感染发作次数不低于3次的尿路感染,其具有难以彻底治愈和不易控制的特点[1]。我院在RUTI的临床治疗中,先进行了药敏试验及细菌检验,根据试验结果实施分期长疗程治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尿路感染反复发作(≥3次/年);尿路感染病史>2年。其中男9例,女61例,年龄在29~75岁,平均(60±6)岁。所有患者均在前期应用中成药、抗生素等进行治疗,感染复发均未得到有效控制,近期感染治疗2周无改善。均排除妇科感染疾病、严重心脏及肝脏疾病。
1.2 方法 本组患者在治疗前均做尿细菌、真菌、支原体培养,对于检验结果为阳性者,需在治疗期后,每月做1次复查。在进行细菌培养的同时,做药敏试验,根据尿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做分期治疗(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观察期)。
1.3 疗效评价 痊愈:细菌检验呈阴性,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在停药后,检验结果正常维持时间>6个月;好转:细菌检验呈阴性,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检验基本恢复正常,偶有白细胞异常(3~10/HP);无效:在治疗期间,任意时期内出现尿白细胞>10/HP或尿路感染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分别采用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尿细菌检验 治疗前经尿细菌检验,发现70例患者中有25例呈阳性,占35.7%,其中20例(80.0%)为大肠埃希菌,3例(12.0%)为粪肠球菌,2例(8.0%)为肺炎克雷伯菌,4例合并支原体感染。
2.2 药敏实验 大肠埃希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基本敏感,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钠大部分敏感,大部分对丙环沙星耐药,基本上都对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粪肠球菌:大部分对沙星类抗生素不敏感,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基本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均对培南类抗生素敏感,大部分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头孢呋辛钠中度敏感,基本上对复方磺胺甲唑、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克洛耐药。
2.3 抗生素应用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对培养出的阳性菌株共进行了487次药敏试验,其中门诊口服药有98药次,对细菌敏感的有39次,中介18药次。中介及敏感药物中(57药次),有48药次实际应用敏感,占9.9%。
2.4 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64例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1%(68/70)。细菌培养呈阳性者的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总疗程与细菌培养呈阳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大部分的尿路感染致病菌大多为大肠杆菌,并且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呈增加趋势[2]。临床治疗中,若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可能产生耐药性及不良反应,所以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情况是成功治愈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关键。据相关调查显示[3],在尿路感染中,约有30%~50%的致病菌都为大肠杆菌,有9%左右的致病菌为粪肠球菌。从大量研究结果来看,临床上的RUTI尿细菌检验阳性率并不高[4]。本组病例中,有25例的细菌检验呈阳性,占35.7%。其中20例(80.0%)为大肠埃希菌,3例(12.0%)为粪肠球菌,2例(8.0%)为肺炎克雷伯菌,这一结果较文献报道更高,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
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大肠埃希菌大部分对丙环沙星耐药,基本上都对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粪肠球菌大部分对沙星类抗生素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基本上对复方磺胺甲唑、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克洛耐药。
本组患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结果显示实际应用的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种类非常有限,在对培养出的阳性菌株共进行了487次药敏试验,中介及敏感药物中(57药次),在实际应用中也有表现不敏感的,其中仅有48药次实际应用敏感,占9.9%。表明目前所进行的药敏是要及细菌培养,在复发性尿路感染治疗中,应用价值也相对有限。
总之,在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治疗中,仅依靠尿细菌检验指导长疗程治疗局限性较大,有必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结合分期疗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1] 简桂花,贾平,汪年松,等.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2):127-130.
[2] 简桂花,蒋金根,汪年松,等.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及抗菌对策[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4):413-415.
[3] 赵东明.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57-158.
[4] 周炯,陈政,马小军,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复发性尿路感染一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3):310-312.
R512.99
A
1673-5846(2014)08-0227-02
山东省桓台县中医院,山东烟台 25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