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以改革为主轴
——“2014浙江经济新年报告会”专家观点摘编

2014-02-03 23:29王杰,史晋川,包纯田
浙江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2014,以改革为主轴
——“2014浙江经济新年报告会”专家观点摘编

2014年,全球经济走势如何?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对经济形势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未来一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何在?在日前召开的“2014浙江经济新年报告会”上,来自省内和台湾省的专家学者对2014年经济走势作了预测分析。本刊特摘编部分专家观点,供读者参阅。

王杰(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增长进入“换挡期”

2013年浙江经济运行总体形势是“稳开稳走、平稳增长”,主要表现在:一是各个季度增长比较平稳,波动较小。二是三大产业、三大需求、三大收入、三大价格均平稳增长或平稳运行。三是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四是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治水治污、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等重点工作平稳推进。

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内外需求增长乏力。内需主要是消费需求不振,短期看是因为刺激消费政策退出和公款消费减少的双重影响,从长期看,则是居民收入增幅减缓、企业经济效益不佳、结构性就业困难、消费热点不多等多重因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外需因为世界经济处于增长乏力和复杂多变的阶段,未来几年都不可能有大的好转。二是经济风险有增无减。受房地产税收增长趋缓和出让土地收入增长不稳定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在增大。一些城市房地产泡沫仍在膨胀与一些城市泡沫开始破裂并存,房地产市场调控收效不明显与一些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并存,加剧了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波动的风险。产能过剩、竞争激烈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少数企业资金链断裂和民间借贷风险仍有显露,有些行业存在大面积亏损风险。三是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

从经济形势的角度看,其实,某个季度、月度的增长变化,忽上忽下,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对整个经济大势的判断。企业界和金融界的人士,对今后大势要有理性认识和正确判断。对于浙江乃至中国来说,总体大势是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而这几年,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换期,即所谓的“换档期”。增长阶段的转换,不仅仅是速度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速度下台阶、质量上台阶,才能平稳地实现这一转换,否则中速增长也难以稳住。国际经验证明,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没有成功实现这一转换,都从高速增长直接转入了低速增长,甚至徘徊不前,掉入了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我国事实上也存在着这种风险。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必须加快推进。

史晋川(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重构发展动力

省咨询委课题组曾在《未来二十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及其影响研究》报告中提出,未来20年世界经济将处于本轮康德拉季耶夫经济长周期的中期和后期。1980-2030年左右,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和创新性的大范围应用扩展为特征,辅之于风险资本等一系列金融工具创新,形成了新一轮的康氏长周期。在这一轮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长周期中,1980-2005年是复苏-繁荣期,2005-2015年是衰退—萧条期、2015-2030年是萧条—复苏期,2030年后才可能会形成新的一轮经济周期。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近来都曾多次强调指出,对世界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复杂性要有长期的充分的思想准备。有关世界经济趋势的这一重要判断,对浙江省而言,最突出的影响就是外需,浙江近年来的出口额已达2000多亿美元,外需对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未来的出口需求形势不容乐观。

同时,中国近年已经跨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当前面临的问题是能不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从总供给来看,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近期可能会下滑,原因就是现有发展模式的总供给能力出了问题,靠粗放地利用要素来促进增长遭遇严重的资源瓶颈制约。由于传统的的要素驱动模式已不可持续,而新的创新驱动模式还没有及时建立和替代,中国目前正处于新旧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期,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期。传统的动力在消失,新的动力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对这一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期的发展艰巨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总需求来看,在外需相对不足的同时,尽管国内居民消费结构从吃穿转向住行后,新的消费需求潜力非常大,但消费需求的实际释放却不容乐观,制约了经济发展,浙江省这方面的情况在近年也是很突出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这不是短期用需求政策刺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来看,政策重心也已作出了相应的调整,2013年的宏观经济调控,已从调控总需求为主的需求管理转向鼓励改善有效供给为主的供给管理政策。面对新一年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变化趋势,建议地方政府在2014年必须要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稳定发展预期,二是重构发展动力,三是优化发展环境。这是政府现阶段应该要做的事,也是为中长期发展打基础的大事。

包纯田(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金融市场新变化值得关注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论述包括: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首先是放松市场管制。中央文件第一次明确允许民营资本发起设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前提是强调发起人的责任自负原则,以及地方政府的责任问题。以往中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基本上都是政府承担实际的连带责任,而且在处置过程当中地方政府往往依托中央政府来承担部分成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高层、决策层对金融体系方面的风险认识得越来越到位,中央政府也意识到了原本所承担的无限责任的弊端。因此,提出要改革金融监管体系,解决中央政府承担的无限连带责任问题。

二是突出强调提升金融供给当中的直接融资比重。到目前为止,国家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金融资源配置,通过国有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通过间接融资的手段方式,通过低利息的储蓄成本、相对合理的贷款利息,保持比较高的存贷差价。未来,整个国家集中资源的方式必然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要发挥真正的民间投融资活力,以股权、债权融资为主要形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三是金融改革得以继续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当中很明确提出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可兑换化,这“三化”的展开将决定金融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四是监管体系的变化。要让地方政府承担责任,就要采取相应的监管手段;要让社会公众承担责任、让企业承担责任,就必须调整监管体系。十八届三中全提出两大要义,一是中央和地方分权,也就是分监管权;二是地方政府必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预计在五年以内,中国的监管体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中央和地方分权,地方建立监管机构,同时原来的分业监管会逐步转向分业和综合相结合的格局,也许“一行三会”今后会变成“一行一局”,很可能会形成一个“巨无霸”式的监管机构。

新的一年,资金成本会相对较高,供给也会比较紧张。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如果是素质不错的企业,应尽可能争取进入资本市场。要想办法调整三大结构:一是资本结构。要鼓励优质企业动用股票或股权融资工具,跳出家族企业的框框。二是负债结构。2013年,浙江省所有银行的贷款结构中,一年期以下占66%、一年期以上占34%,这样的融资结构根本无法应对两大波动,即宏观货币政策波动和行业周期性波动,最佳方案是要将短期贷款转换为短中长期相结合的负债结构。三是资产结构。要对企业资产结构作出调整,发展优势产业、主导产业,通过结构调整形成适应今后发展的组织体系。

同时,未来可关注两类企业项目:一类是凭借多年累积的行业经验当好天使投资人,一类是结合互联网这一新型工具所产生的新商业模式。任何一个领域今后都面临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这是今后浙江经济大发展的潜力,也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刘忆如(著名经济学家):未来市场将决定资源分配

QE(全称QuantitativeEasing),意思是量化宽松,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指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美国的QE政策犹如“麻药”,让全球经济从金融风暴缓步回稳,现在“麻药”的药效逐渐要散去,中国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后QE时代的2014年,中国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的冲击将是全球的一大趋势,中国改革将会是2014年的主轴。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强调了市场的作用,随之而来的是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和各种生产要素(水、电、能源)的市场化,未来市场将决定资源分配。截至2013年12月,全世界的贸易额中,以人民币为结算方式的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元,超过了欧元。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的国际化已是“不归路”,人民币的需求也已是挡不住的潮流。利率市场化已是箭在弦上,尤其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各种冲击要特别留意。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