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财务会计工作
2013年,烟草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和行业财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围绕“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认真思考谋划实践“三大课题”,财务抓落实、审计重整改,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政策执行,坚持厉行节约,落实审计整改,各项工作取得进展。
2013年烟草行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发挥行业资金优势,切实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落实财政增收,从税后利润中向中央财政上交400亿元专项资金。同时及时足额上缴国有资本收益295.68亿元,连续多年不要求财政返还。二是安排扶持资金,保障行业改革发展。2013年根据年度生产经营实际需要,投入近160亿元支持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卷烟品牌合作生产、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扶持国产雪茄烟发展和国产烟机发展、支持打叶复烤企业技改。行业各级单位积极落实相关配套资金,为行业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提供保障。三是关注民生发展,树立行业良好形象。2013年行业各单位在保障改革发展的前提下,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到水源工程项目援建、保障房建设、抗灾救灾以及扶贫捐赠等重点民生项目,落实中央惠民利民政策,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家局“九条要求”,以预算管理为抓手,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重点费用支出,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严格预算过程管控。各单位严格执行“两上三下”预算编报审批程序,围绕重点费用控制标准,细化分解预算指标,加强预算执行过程分析,发挥董事会和业务部门的作用,落实重点费用归口管理责任,强化预算刚性控制要求,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性水平。二是进一步推进成本费用定额标准建设。各单位将定额标准建设作为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加以落实,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立实物消耗、能源消耗、人力成本以及费用开支、资产占用等方面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并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严格贯彻实施,取得明显效果。三是切实加大重点费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国家局、总公司相继出台有关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公务接待、会议费、临时出国(境)等多项规章制度,又于2013年底制定出台《烟草行业四项费用管理规定》,大力压缩精简业务接待、会议、宣传促销、车辆购置、临时出国境项目。通过以上多项措施,2013年行业工商企业重点费用同比上年降低21.29%。其中会议费同比降低超过40%,业务招待费和涉外费同比降低超过30%,宣传促销费同比降低超过5%,福利费同比下降1.03%。
行业各级各单位围绕贯彻财政部635号文件,落实出资人职责,加强资产管理和资金监管,不断提升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水平。一是开展流动资产专项清理和往来款对账工作。2013年重点对往来账款和以烟叶、原辅材料、烟机配件为主的存货等流动资产进行专项清查,进一步做实了资产,并通过清查对账,减少企业间流动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二是推进跨行支付结算和银行卡应用工作。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密切配合,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组织协调跨行支付结算,协助零售户开展银行贷记卡业务,有效缓解零售户资金短缺问题,提高零售客户的盈利能力和对行业的忠诚度。三是进一步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加强资金日常监管,严格执行资金管理相关内控制度,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保证资金安全。与此同时,加强金融政策研究和银企合作,盘活存量资金,对资金实行保值增值运作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存量资金的盈利能力。四是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严格遵照“四个严格、一个严禁”的要求,加强对行业投资、企业体制改革、多元化企业成立撤销、专用设备处置等事项关键节点控制,严控审批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日常工作中,继续坚持国有资产处置预案管理制度和重大资产处置项目现场调查核实制度,并加大资产处置后续环节跟踪管理。
一是加强会计核算工作。行业各级各单位认真落实工商物流费用核算管理办法和复烤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切实规范物流费用核算和复烤加工环节的核算。进一步规范烟叶生产投入、宣传促销费、基地建设、网络建设、终端建设等方面的核算,减少随意列支费用现象,会计核算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二是不断提升财务信息质量。财务快报和量本利报表质量不断提高,行业月度简报得到高度关注。2012年度决算工作重点关注了审计机构出具的管理建议及会计报表附注暴露的问题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不完整问题,在决算企业户数比上年增加57家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对账规则和时间,高效优质地完成年度决算,全行业的决算成果连续第五年获得财政部的通报表扬。三是推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总结四川省公司和湖北中烟公司财会管理信息系统试点经验,各地结合业务需求,以完善系统功能为重点,加快信息系统融合。从效率和安全两方面进一步完善行业资金监管系统,探索实施“在线审计”,并积极推进物资采购、合同、工程审计等专项审计的信息化开发工作。
一是内部审计工作有序推进。2013年,烟草行业全面落实审计整改年要求,转变审计职能,深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全年扎实开展经济责任、工程投资等各类审计项目,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企业管理和行业规范化建设。二是配合行业经济责任审计。2013年审计署组织开展对国家局原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为配合好这次审计,行业上下精心组织,紧密协作,加强沟通,真实完整地提供审计资料,积极搭建顺畅沟通平台,认真做好后勤保障,确保审计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开展审计整改工作。2013年10月召开行业省级单位“一把手”会议对整改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各延伸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国家局党组指示精神,主动整改,有关问题在审计组撤点前就得到解决。同时各级审计部门贯彻审计整改年要求,集中力量对2010年至2012年以来行业各企业接受国家局组织开展的各项审计,以及外部审计机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督促有关部门健全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推动内部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
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对行业开展税收风险管理检查,这次检查涵盖2008~2013年期间行业所有涉税项目。国家局、总公司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自查工作,专门召开工作布置会进行统筹安排,组织全系统集中培训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各单位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详细制定自查工作方案,针对自身存在的税收风险点,逐一对照排查。行业各级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各直属单位及时主动向国家局、总公司汇报自查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国家局、总公司定期发布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简报,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保证自查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行业各级单位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税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自查,提高全行业工商企业税法遵从度、纳税自觉性、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推动规范经营、依法经营。
一是狠抓作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加以落实,提升财务审计队伍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二是广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提高财务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截至2013年底,行业财审人员中拥有会计、审计等高级技术职称450人,注册会计师260多人,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超100人,注册工程造价师近20人。三是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提升工作水平。湖北中烟等6家单位获得全国烟草行业2013年度会计信息质量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安徽中烟等近20家单位获得省级内部审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4人获得省级内部审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国家烟草专卖局财务管理与监督司供稿童冠华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