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之争:谁动了谁的奶酪?

2014-02-03 21:33王义伟
浙江经济 2014年2期
关键词:税源主城区产蛋

王义伟

在分税制的激励下,区域与区域竞争,招商引资在很多区、县(市)都是“一把手”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两股力量交互作用,有些企业去了劳动力更相宜的中西部,有些企业去了空间资源相对丰富的近郊,更多的企业扎根本地发展壮大。近年来,有些企业不是迁往城外却在城区间迁移,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分税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激励各地优化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另一方面各城区竞相出台各类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互挖墙角,导致税源在主城区之间无序转移,并引发一系列矛盾。迁出区通常设置重重障碍或对企业注销登记等事项拖着不办,不予放行。迁入区通常已经兑现部分优惠政策,希望企业尽快在所在地开票纳税。企业通常已经投入巨资建成新厂区,希望转出区政府和转入区政府尽快解决矛盾,以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基层对此抱怨颇多,希望市级层面出台政策予以协调。

众所周知,萧山区、余杭区撤市设区以来财政仍由省直管,而主城区有市、区两级财政。萧山、余杭拥有相对丰富的空间资源,同时背靠主城区,可以借助主城区的科技、教育、医疗、交通等功能,从而成为投资洼地,部分税源趋之若鹜,淘宝就是其中一例。这种税源转移肥了萧山、余杭,瘦了主城区市、区两级的税基。

基于此,有以下集中解决方案:一是听之任之。现在好多企业是“电脑+人脑”的轻资产公司,企业搬迁费用很低,如果听任“挖墙角”行为发生,各城区为了争夺税源,对于“产蛋多”的好公司,将拼命使用税收优惠、税式支出、财政奖励等手段,最终结果是税收流失,“产蛋多”的好公司与“产蛋少”的普通公司对当地的税收贡献趋同。税收在竞争中流失,稀缺的空间资源浪费。二是一律禁止。有些城区在培育企业上有优势,但空间资源匮乏,当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阶段,需要通过扩大规模来做强做大,当地政府满足不了企业的用地需求,又禁止企业异地扩张,企业发展怎么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企业可能“离家出走”。所以,一律禁止这个方案不符合企业成长规律。三是税收分成。这个方案的要点是在一定期限内(比方说5年)迁入区与迁出区进行税收分成,通过分成降低迁入区预期收益,补偿迁出区前期投入与付出。这对迁出区和迁入区都比较公平,转出区把企业培育壮大,到了产蛋的时候分一些鸡蛋,合情合理。而且,税收分成比例和分成期限均可以调校,迁入区和迁出区容易找到利益平衡点。税收分成比例和期限设计,应以最有利于企业成长壮大为依归,如此市本级税收所得才能最大化。

在同样的招商政策下,由于本地企业在城区之间迁移费用相较于外埠企业为低,从而本地企业在城区内部意愿迁移较高,迁往其它地区的意愿较低。在同样质地的企业中,迁入区能以较低的优惠政策覆盖本地企业的迁移费用,净收益较高,从而更青睐本地企业。但从全市角度来看,外埠企业能带来更高的税收,但并不是迁入区的最优选择,宝贵的空间资源用在了相对低效的本地企业上,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除空间要素外,科技要素重要性与日俱增,为了保护各地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需要把外迁企业的一部分税收贡献界定给迁出区。两种财政体制困扰,需要从市区一体化战略高度来统筹解决。据此,笔者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制定出台协调政策。在遵守统一的税收政策的前提下,针对迁徙企业制定区与区之间税收分成指导政策。即迁徙企业尽管在迁入区开票纳税,但区级财政所得部分由迁出区和迁入区分享,税收分成比例和分成年限应有一定弹性。协调政策要坚持“抓大放小”原则,对纳税额超过某一标准的企业迁移才适用该政策,对于纳税额比较小的企业应采取放水养鱼策略,任其自由移动。

二是进一步明确主要区块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导,增强三大规划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进一步明确主要区块功能定位,形成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相互协同、创新驱动的空间发展格局。坚持市级主导、区级主体,进一步优化专属基础设施配置,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打造主导产业特定集聚平台,培育、吸引税源,扩大税基,最大限度避免内耗。

三是统筹推进市区一体化。坚持经济社会一体化方针,向省里争取两区财政下划至市里,统一市区社会保障标准,统筹推进萧山、余杭全面融入市区,实现一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税源主城区产蛋
浅析石家庄主城区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涵养税源
蛋鸡补钙较适宜在下午
动物产蛋王
从国地税重点税源企业视角分析天津市保税区税源结构优化路径
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特征的空间句法分析——以烟台市主城区为例
杭州主城区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2014年抽测数据研究为例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