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仁
中央商务区的发展正经历着从自发形成向政府开发打造或者政府与市场合力打造的转变过程。自发形成的中央商务区发展基础较好,但面临着发展空间制约大,提升改造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武林中央商务区位于杭州市中心,南起庆春路,北到文晖路,东临中河北路、上塘路,西至武林路、环城北路转接京杭运河,共计2.5平方公里。随着下城区“南精北快”战略的深入推进,武林中央商务区呈现较好发展势头,荣获“2013中国最具竞争力中央商务区”等奖项。总体而言,武林中央商务区作为自发形成的中央商务区,具有以下发展优势:
总体实力较强。2013年,商务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2.96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财政收入达17.18亿元。限额以上企业共417家(不含金融业),实现营业收入1362.1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营业利润62.9亿元,同比增长33%。
楼宇经济发达。商务区已集聚各类商务楼宇66幢,总建筑面积达173.4万平方米,其中税收超亿元楼宇8幢,单位面积税收达到2724元/平方米,楼宇平均入驻率高达98%左右。
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商务区内商贸、金融、文创三大支柱产业呈现较好发展态势,拥有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延安路(下城段)商业大街、中山北路创意文化商业特色街、孩儿巷婴童欢购街和庆春路金融商务街等5条特色街,是杭州乃至全省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及文化中心。
武林中央商务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发展空间有限。武林中央商务区位于主城区核心,可供开发地块稀缺,发展空间较为有限,存量土地拆迁改造成本日益提高,整理难度不断加大。受西湖风景名胜区天际线和机场限高等规定制约,商务区地块建筑限高、容积率等规划指标较为严格,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楼宇建筑容量。交通有待优化。武林中央商务区作为过境交通和目的地交通的结点,是人流、车流和物流高度密集区,交通面临较大压力。支路路网不完善,疏散能力较弱,给交通畅通带来一定影响。随着机动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静态交通矛盾也日益显现。配套设施有待提升。与国际知名中央商务区相比,武林中央商务区平台配套有待进一步提升,且配套设施分布也较为分散。部分楼宇建设水平和标准都不高,软、硬件环境不够理想,5A级商务楼宇、高智能化综合性楼宇相对偏少。
为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力促商务区的提升与发展:一是创新商务区发展工作机制。加强组织保障,适时高配商务区主要领导,增强对区级部门、特色街及属地街道的统筹协调能力。建立商务区发展工作协调例会制度,根据商务区发展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性质及解决难易程度,将问题提交至区商务区建设领导小组或办公室协调解决。建立服务企业制度,完善商务区、街道主要领导联系重点楼宇、重点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纽带桥梁作用,增强行业管理职能,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服务效率。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利用省市区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扶持资金,向商务区项目、企业等倾斜。完善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支持商务区内具备条件的企业运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金融工具筹集资金。鼓励和支持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在商务区开拓业务,在条件成熟时筹划建立创投引导基金。
三是统筹商务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快速公交和地铁建设,解决商务区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挖掘停车潜在资源,规划建设地下停车设施,鼓励积极民间资本建设停车场。推进无线网络建设,实现区域内路面WIFI覆盖无盲点,完善“武林中央商务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拓展停车导航服务、在线订餐与支付服务等功能。加强商务区楼宇之间的连接及共享设施建设,加快楼宇天桥、地下通道、公共休憩场所的建设,提高商务区内步行的通达性、安全舒适性。
四是健全完善商务区发展评估考评体系。建立商务区发展规划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制度,开展跟踪分析和评估工作,增强规划对商务区建设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建立和完善统计监测制度,完善商务区考评指标和办法,对城市综合体、商务楼宇、商业楼宇、科研楼宇等载体进行差异化考核。
五是创新商务区管理模式。充分依托天水街道、武林街道的管理力量,并积极吸收区内大企业、大集团、大机构参与,应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在体制机制方面,可成立商务区发展公司,注册资金由区财政拨款,由公司主导对区内现有老旧商务楼宇进行提升改造和业态调整,通过租金增值实现合理回报和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