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瑞洪
作者为衢州市衢江区区长
围绕“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奋斗目标,衢江区要以抖擞的精神、战斗的姿态、务实的举措,加快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努力建设生态休闲的美丽衢江,不断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指数。
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快建设生态家园。作为钱江源头、生态屏障,要狠抓治水、治气、治污、治违等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打造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生态家园。“五水共治”治出一泓清水。坚持治污先行,通过整治,乌溪江水质常年保持华东地区最好的I级地表水标准,近期重点要加快铜山溪等河道污染治理,推进生猪移栏出村入园,削减生猪饲养量20万头,确保有一批可以游泳的河流、年底前基本消灭黑臭河。监督衢江治水,让衢江水清见底、人欢鱼乐。“铁腕治气”保持一片蓝天。扎实开展石灰钙行业整治提升,关停90家石灰土窑,推动钙产业转型提升,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确保全年AQI优良天数达到75%以上。“三改一拆”形成破竹之势。坚持拆改用结合,总结推广“选房超市”、“房票安置”方式,在完成城中村改造一期448户整体搬迁的基础上,启动二期房屋征收,加快4个安置小区建设,年内完成“三改”24万平方米,积极申创“无违建区”。
以城乡统筹为路径,加快建设美丽家园。按照现代田园城市和国家休闲区目标要求,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空间。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研究完善城市和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江滨景观带、中央商务区、衢州新农都等城市项目建设,尽快塑造衢江中心城区形象。制定人口集聚政策和安置规划,建设新屋里万人集聚安置小区,引导城中村、城郊村和山区库区群众到城区、中心镇居住,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有序开发城区地下空间,实施数字城管、智慧环保工程,着力构建大城管、大执法格局,保障城市交通畅通。争创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突出抓好美丽乡村精品线、示范乡镇、风情小镇、精品村和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建设,坚持现代村居与传统文化的统一,力争将美丽乡村打造成为衢江的“金名片”。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生态保护,坚决摒弃“要钱不要命、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模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不折不扣完成减排任务,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区。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要求,对乌溪江库区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修复,确保乌溪江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以产业提升为支撑,加快建设活力家园。牢固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努力建设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的活力家园。集聚发展生态工业。启动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创建,开展衢江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加快总投资10亿元的红河锌联循环经济产业园、7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产业项目进度,力争把循环经济、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支撑衢江发展的百亿新兴产业。做优做精生态农业。加快莲花、全旺、千里岗三大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三园联建”,实施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项目,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区,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和农产品有机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打响衢江优质生态农产品品牌。积极培育生态休闲旅游业。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养老等新兴服务业,重点抓好莲花释界文化旅游景区、医疗康复养生中心等项目规划招商,完成莲花休闲农业旅游4A级景区和3个3A级景区创建,积极申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气养、水养、食养、药养、心养”相统一的养生福地。
以民生改善为根本,加快建设和谐家园。始终牢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总体要求,多措并举促增收、优民生,保平安、定民心,努力共建让人民群众拥有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的和谐家园。拓宽增收渠道。科学把握农民增收“持续、普遍、较快”六字导向,引导农户发展果蔬、渔业等多种产业,帮助农民在农业园区就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多元增收。发展民生事业。树立“小财政、大民生”理念,推进农民饮用水等一批民生事业项目,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就学、出行、文化等需求。深化平安建设。扎实做好道路交通、工矿企业、消防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平安建设“十连冠”。深化正风肃纪行动,为建设“两美”衢江、提升幸福指数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