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回归清明
本刊编辑部
当下
我们尤其需要厘清和重温清明的本义,反思背离清明的种种乱象,实现清明的真正回归。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列为公共假期后,大批人流纷纷返回故乡扫墓祭祖。据统计,2011年清明节假期全国有4.2亿人参与了祭祖扫墓,2012年超过5.2亿人。今年4月4日至6日,民政部对全国150个群众祭扫观察点数据统计,共接待祭扫群众1221.1万人次,疏导车辆168.1万辆。如此庞大壮观的人流、车流,表明清明节具有强大的民间根基。对国人来说,只有清明这个节日,能让人们心甘情愿地堵塞在路途,也要赶去完成这样一场祭奠先人的精神仪式。而由7.4万人次组成的服务保障网络,则彰显了各级政府体察民意的民生情怀。
与此同时,对殡葬行业“垄断”、“暴利”的指责再次见诸报端。五花八门的祭品,紧跟时尚,尽显奢华,折射着红尘世界最流行的物质观;烟熏火燎的现场,人潮涌动,拥挤不堪,争执吵闹时有发生;祭奠过后,墓园四处纸钱遍地,杂乱无章,“白色污染”触目惊心;而节节上涨的墓地价格,公墓使用20年需续费,让人惊呼“死不起”的同时,又引发出“葬不长”的担忧。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焦躁不安,莫不映照出公众对传统节日的误读和无所适从。
我们该如何祭祀先人,如何过好节日?
实际上,完整意义上的清明节,其人文精神体现在两个层面:缅怀故人和催护新生。清明首先是农时节气。《岁时百问》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即是说春暖花开、天气清朗、四野明净、万物萌动,一个新生季节已经开始。此时此刻,尤其需要感念先人前辈的筚路蓝缕、艰辛劳作。故而清明在注入了祭祀、踏青等习俗内容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庄重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祈祷福佑生者,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清明节不仅是祭奠故人的日子,也是感受生命成长气息的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人们对生命延续和德业传承的美好愿望,凝结了民族的生存经验和价值观念。有民俗学者指出,虽然清明节节俗繁多,但贯通其中的核心价值意蕴乃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
以此观照当下,我们尤其需要厘清和重温清明的本义,反思背离清明的种种乱象,实现清明的真正回归。
我们的社会需要回归清明。今天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的宏观背景下,信用危机、道德滑坡、底线失守的现象屡见不鲜。社会的风气因利益的污染而变得浑浊,原本的善良因冷漠的扩散而遭受蚕食。437具志愿军遗骸归国,《烈士公祭办法》出台,“纪念先烈·圆梦中华”活动开展……清明节缅怀先烈、崇德向善,适逢其时。我们需要传承先贤先烈奉献与牺牲的精神廓清迷雾、激浊扬清;需要读懂他们信仰的力量而保持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对精神家园的守望。伟大的精神,总是具有直击人心的巨大力量,总是具有拨云见日的的震撼能量。
我们的节日需要回归清明。慎终追远是清明的重要内涵,需要有适当的仪式加以表达,但却不应拘泥于固有的仪式。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心怀敬畏、心怀虔诚,不管是站在亲人坟前还是通过网络表达哀思,不管是把亲人葬入大地青山还是把亲人骨灰洒向大海河湾,心灵充实即已足够。年迈的父亲为在车祸中身亡的女儿每天维护博客,一写就是五年;79岁的老人带着去世妻子的照片走遍全国,希望弥补再也不能和老伴一起出游的遗憾,一走就是六年。他们用别样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思念,什么是缅怀,什么是清明。面对偏离清明原有文化价值的种种殡仪乱象,政府除了加大惠民殡葬的力度,还要切实尽到监管责任,增强殡葬产品成本的透明性,完善殡葬服务价格监督措施,斩断殡葬行业的暴利链条,还原殡葬产品的公益本质。在江河湖泊遭受污染,雾霾天气影响健康的当下,用鲜花替代鞭炮、用植绿替代供祭,也许才是对逝者最恰当和心安的尊重。因为我们的环境需要“清明”,我们赖以呼吸的空气需要“清明”。
我们的内心需要回归清明。现代社会,我们日常为生计奔突劳碌,在繁华喧闹、万丈红尘中疲累迷惑,需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借助清明假期,回到遥远的故乡,跪拜叩首,与逝去的先人沟通生死,回归信仰,获取继续前行的力量。需要把节日当作一次人生境界的练达与养成,在先贤墓前、纪念碑下静思怀想,记得来处,记住归处,使内心由浊而清,由暗而明,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