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于谦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1)
当代青年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不仅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而且事关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光大,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个有着很强现实意义的命题,青年与传统文化关系问题的相关研究众多,这些研究大多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并关注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文化心理、文化行为等问题。基于这些研究,本文拟对青年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做些思考。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总结与继承。1938 年11 月5 日,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表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之所以要自觉承继从孔夫子以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本性的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示。[1]16正是基于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今年5月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总书记“五四”讲话言简意赅地指出青年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把握青年承继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如何萃取其内蕴的思想精华、如何赋予时代内涵等问题都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一) 青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青年者,国家之魂”。[2]170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环境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青年,“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2]190其中,学习、承继和萃取优秀传统文化进而维系民族文化主体性,无疑是其中重要一项使命。
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形成过程中,传统文化发挥着精神维系者的重要角色。“政治认同是外在的、表层的,而文化认同则是内在的、深层的,缺乏文化认同的政治架构是不稳定的。”[3]74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维系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的认同不断受到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文化乃国脉所系,它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别的民族的特质,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几经忧患而浴火重生,之所以在近世百年苦难中屡遭挫折而涅槃再造,终于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牢固维系。
当前林林总总的西方文化,显然不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前提,反而在逐渐消解着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主体意识。值得注意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扶植推动的西方娱乐文化,使国家意志被一种“日常生活的政治”(指消费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所削弱。“西方娱乐文化的扩张,也将中国列入主要版图之一,美国政府在中美关于中国‘入世’问题的谈判中,扮演的是文化商品推销员的角色,助其推销的两大帮手则是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原则。……为全世界输送了由美国定义的普适性文化原则”。[3]73长此下去,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对自己文化的权利意识,而且整个民族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也将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我们民族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感也濒临迷失。
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认同和行为取向。作为中华民族性格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经磨难而历久弥坚的基因,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传统文化是解释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的基因密码,也为中华民族向何处去提供了根基血脉。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身优秀文化传统,那么,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将是西化和异化。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立性,确认传统文化的民族身份就显得日益重要。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脉,才能泽惠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53在全球化时代,传承好、发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人类文明的贡献。
(二) 青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人自出生开始从自然人逐渐演化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人不断受到所处社会、群体和个人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影响,逐步将这些特有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一社会化的过程中,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又是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敏感时期。
和已经完成现代化的国家的青年传统文化认同问题相比,中国青年的传统文化认同与外部影响关系的问题,还有自身的特殊性。
在20 世纪80 年代及其后一个时间段内,青年文化心理、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较为明显的认同危机。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中国国内社会思潮发生急遽变化:相对发达的西方物质文化裹挟着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汹涌而至,1949 年以来与计划经济相伴随的社会思潮出现“散裂”,国内出现明显的文化共识上的“失焦”现象,出现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蔓延,道德滑坡和心态浮躁等等愈演愈烈的现象,正如学者认为:“西方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是以融合的姿态进入的,而不是简单的文化宣扬。这在具有较强好奇心的青年群体中更有接受的机会。随着经济往来的增多和文化产业的进入,西方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理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都会跟踪进来,对我国的青年群体进行悄然的文化演变。因为欣赏和羡慕西方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容易产生爱屋及乌的价值混沌,在不自觉、无意识的错觉中认同并接受了西方文化,并内化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这样的结果是可怕的。”[5]37
进入21 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不断提升,国内青年文化心理认同问题又遭遇新挑战、出现新变化。新兴网络和社交媒体的爆炸性兴起,既带来了低俗、虚假信息的蔓延,也助长了网络虚幻世界对青年的吸引力。当前,电视、网络等媒介在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驱动下,源源不断地制造“戏说”、“穿越”等杜撰、歪曲、编造历史的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青年的历史知识尚在扩充阶段,历史认知尚在形成时期,如果他们对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不感兴趣或知之不深,其传统文化认知的空白必然会被这些背后渗透着庸俗逻辑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作品所占据,从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青年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扩充历史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概言之,从上个世纪80 年代起,国内青年文化心理、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问题,处于复杂环境,遭遇复杂挑战。
(三) 青年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区域、城乡、行业间差距日益凸显,各领域和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在日益多元的社会中,不同程度地呈现出青年与所处家庭在境遇和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引发代际冲突和断裂。有学者指出:“在信息技术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催生下,传统的价值观和主流的政治教化模式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这里不费吹灰之力就顷刻崩盘了,他们面临的是一个与老一代经历的全然不同、瞬息变幻的世界。在这个由互联网、知识经济和流行文化编织的全新世界面前,老年人的经验和思想显得愚钝不堪,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年轻人不再费心抗议旧有的观念或体制,甚至不再试图向老一辈解释自己的理想蓝图,而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娱自乐、游刃有余,以致引来主流社会和成人们好奇的目光。”[6]从传承文化基因,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青年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群体。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如关于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而不同”,“兼爱、非攻”,人与自身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可以说,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学、是人际和谐之学、是身心平衡之学。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宝贵的思想基础和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生力军的青年,学习传统文化,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从而慰藉心灵,提升气质,涵养德性,纯洁情感,开阔视野,意义重大,很有必要。
( 一) 熟读中国历史。历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科书,更是传承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文化的本身就是历史传承的结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首先要熟悉中华民族的文明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7]35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他还一再强调“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熟读中国历史的路径与方法是多样的,关注点也是多元的,但不可或缺的是既要熟读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又要熟读中华民族的奋斗史。熟悉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可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刚健有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史,一部可歌可泣、不屈坚持抗争的斗争史,熟悉民族的奋斗史,可以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从民族精神中汲取正能量,也才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和体会中华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二) 弘扬传统美德。道德是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和积淀于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等正直善良的品行。党的十六大报告早就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数千年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文化陶冶出中华民族诸如精忠报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可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仍然是培养青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的宝贵财富,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情怀,仍然是教育青年确立为国为民、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的重要资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节,仍然是引导青年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操守意识的生动教材。概言之,中华传统美德并不单单在书本中,而是在无数优良的家风中、乡规民约中,在良好的社会风尚中,在可歌可泣英雄人物的事迹中。因而,青年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就是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就是在弘扬民族精神。
( 三) 培育人文精神。西方社会在科学理性的推动下,发展出了现代文明,实现了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但是,尤其是进入20 世纪以来,在科学理性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支配下,人类自我中心主义不断膨胀,人类生存的意义却不断丧失。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家开始反思,他们都将视线聚焦到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作为解决西方现代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思路是在科学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教育体制的规范化和青年科学理性的培养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这种思路重科学轻人文,忽视了青年价值观、理想、情感、美德、责任感等等的培养,也产生了消极后果。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如果缺少人文精神,青年就不可能全面发展和塑造健全人格。
与其他文明更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更关注人与人的关系,注重人文修养,提倡健全人格,富有道德精神,这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人文精神是“对社会人类高度责任感和忧患感的综合体现,它表现在对人类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宽容、同情、平等待人,对正义的追求,对邪恶的贬斥”。[8]505很难想象,在功利主义横行,将物欲得偿与否作为评价一切行为的标准的条件下,青年还能够传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人文精神的欠缺,使青年很难成长为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前途命运的现代公民。青年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培育人文精神,要通过学习传统优秀文化来弥补自身文化结构的欠缺,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实青年的人文底蕴。
历史与现实一再说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代际传承、世代接续奋斗。而在社会性变革加速进行的客观环境中,思想空间的拓展、文化视野的宽阔与观念世界的变革,都会给引导和教育青年承继、改造并超越传统优秀文化的努力带来复杂挑战。因此,如何在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强势输出其价值观与文化产品的背景下,如何在正视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缺失的挑战下,引导、教育并培养青年在承继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萃取固有思想精华,成为棘手却又迫切的难题。
在探索这一难题的答案中,必须得承认青年在思想意识的主体自我性与外部精神世界上的观念多元性是一对同时存在的矛盾,必须得正视对待传统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与“文化复古主义”也是一对同时存在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对青年而言,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自我修养和摒弃历史虚无主义,是三项当务之急。
( 一) 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是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坚持的科学原则。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前现代化社会产生的,虽然经历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浸润与改造,但仍然在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局限性。所以,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必须有勇气承认、有智慧指明,对待传统文化采取毫无批判的“以古为师”、“以古为尊”、“以古为是”的“文化复古主义”态度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1]17从根本上来说,必须要以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来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学者指出,现代文明应该包括以下几种核心价值:科学思维,民主观念,法治精神,市场意识,全球伦理等等。[9]29这些探讨提示我们,只有把传统文化的积极、合理因素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转换,赋予时代内涵,传统文化才会在现代社会孕育出新的生命。当前,青年学习传统文化,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要以中央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立足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成熟的文化体系。要抱有一份敬畏的心理来对待传统文化,避免评判标准的简单化,即以一种简单的功利的或现代的标准来对待传统文化,要注意到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优秀思想家的思考既是历史性的,也是普遍性的,要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它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如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唯物主义标准衡量古代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糟粕,而是要探讨这一哲学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思想意义。只有抱有敬畏的态度和心理,正如王夫之所说的“推故而别致其新”,才能够真正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 二) 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实践,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在于知行合一,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践行的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判断评价一个人,不仅看他怎么说,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与知识的学习相比,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目的是通过知行统一来实现自身的完善。中国传统文化将修身作为践行个人道德理想的根本途径,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结果,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实现“内圣外王”,通过践行修身达到完人。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环境中,确有一部分青年人在个人修养方面存在着道德理想缺失的情况,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摒弃道德追求,以世俗化和庸俗化地追求和实现物质利益为根本原则,对金钱的膜拜、对享乐的渴望取代了奉献与牺牲。有鉴于此,必须要自觉加强个人修养,而修身首先要严于律己。“人皆可以为尧舜”,在这种认识引导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在立身处世中的慎独原则与“勿自欺”,古代先贤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提炼、推广诚心、正意、克己、自省一整套的道德修养法则,实践每日三省吾身的道德要求,藉以不断鞭策自己,激发起修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自我修养的锤炼。其次是学以致用。“业精于勤,荒于嬉”,历史上凡成就学问事业的人,无不具有勤奋好学的美德。“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人的成熟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能够及时改正,这样才能成为人格完善的人。再次是俭以养德。“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道出了传统文化中对于俭的重要性的认识,节俭与“修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为节俭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人的自控能力形成的过程。能为修身而节俭,就不会放纵自己。能自觉地约束自己,才能培养出好的品德。
( 三) 摒弃历史虚无主义。自觉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反映在对待近代历史问题上,就是如何看待侵略和革命的问题,就是“把帝国主义侵略和近代文明等同起来,鼓吹侵略有功,侵略有理”,中国近代以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自然没有必要了,因而要告别革命。反映在对待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上,就是“把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从源头上一笔勾销,并信手记到别人祖宗的账上,也把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历史学人的丰厚研究成果全部否定”,[10]31因而要么中国古代史是伪造的,要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劣根性的,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当前,个别网络媒体、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有不少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民主法治等对立起来,过分夸大传统文化的劣根性,甚至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对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造成恶劣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记取历史教训,避免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经济落后与精神匮乏导致西潮泛滥、传统文化式微的情景再次发生。青年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维护民族文化主体性,就必须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未必带来精神世界的丰盈,青年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强化自我修养,增强社会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承担更多责任。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R].2013.
[2]李大钊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叶中强.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重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9) .
[4]王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
[5]金飞,孙泊.文化多元视阈下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
[6]吴小英.代际冲突与青年话语的变迁[J].青年研究,2006(8) .
[7]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姚怀喜.传统文化在公民意识塑造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11) .
[9]辛秋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的若干问题[J].学术界,2010(2) .
[10]梁柱.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若干特点[J].人民论坛,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