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果崔 健黄蓉生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意识形态是当今社会纷繁多样的精神现象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折射着近现代的历史变迁,聚焦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东西冲突”和“南北战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意识形态是维系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精神纽带。党的十八大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和落脚点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意识形态安全状况事关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成为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文化传承创新视域下审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文化与意识形态是一对既紧密相连又相对独立、既互有统摄又相互促进的范畴,在理论和逻辑上辩证统一。首先,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和社会生命之源,是人类经验生活的总结。意识形态是人类经验生活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集团意识、集团价值和阶级属性。在此种意义上,文化是一般经验形态,意识形态是特殊经验形态,两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历史角度而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产生、存在与消亡并非同步,文化是先于意识形态的人类经验的符号表征,是意识形态诞生之源。其次,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发展起规制作用。自阶级产生以来,意识形态便作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理所当然地成为观念形态文化的核心,并对整个社会文化起支配作用,制约着文化诸体系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观念文化理性抽象的结果,表现了文化生活和社会观念生活的本质,制约、规范着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最后,文化与意识形态相互促进。意识形态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既承继文化传统又着眼时代发展,既关照历史蕴涵又考量时代价值,指引文化的发展方向,赋予文化新的时代意蕴。文化本身所内蕴的凝聚精神、弘扬道德、强化认同等价值功效,能够承载并体现意识形态的凝聚和导向功效,促进意识形态的完善与发展,推动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的深度融合。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文化传承创新。从理论上讲,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安全紧密相关。一方面,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没有意识形态安全就谈不上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核心内容和有效手段,是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文化安全是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前提。文化安全既是衡量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标尺,也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唯有坚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确保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受侵蚀,才能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从现实情况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长期性、复杂性、广泛性和全球性特征,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载体,在不同意识形态的较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西方民主浪潮的冲击、“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蚀、西方社会思潮的干扰,均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得以传播,直接削减、弱化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影响力,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及其教育带来严峻考验。同时,社会急剧转型催生出多元文化,封建文化的泛起、传统文化的式微、网络文化的解构等等,不仅对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直接影响,而且强烈冲击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文化根基。现实表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已经成为捍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包括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不二选择。就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而言,高等学校作为文明的发源地、传播地和集散地,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理应充分履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以文明守卫、人文生成、价值批判、文化引领为核心内容,积淀并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文化血脉和根基,以此来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文化创造力的提高为丰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载体和手段带来新契机。文化创造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兴盛的重要标志,突出体现为人的创造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动力之源。就我国而言,坚持文化创新,提高文化创造力,创造出更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文化新成果,必将推动既有文化格局和文化生态的改变,促进文化形态和发展方式的更新,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引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而言,首先,文化创造力的提高推动教育载体的丰富。文化创造力的提高必将催生新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促进社会文化生活的进一步丰富,相应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新的内容和载体。其次,文化创造力的提高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大学生作为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的参与者和成果分享者,其参与物质和思想文化成果的创新过程,必将有效带动和促进其文化素养的建构和提升,影响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大学生在接受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文化创造力的提高推动教育手段的丰富。文化创造力的提高相应带动和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显然能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愈加优越的物质基础、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加有效的教育措施,从而丰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手段。
文化竞争力的提高将为拓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国际视野提供新机遇。当今中国正处于文化变革或转型,或者说文化分化与整合、解构与重建的重要时期,是文化竞争力形成和提升的重要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2]诚然,随着我国文化的自我创新性、历史延续性和对外交流性的不断增强,必然强化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整合,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而言,中华民族文化竞争力提高的过程,实质上是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基础的过程,是促进国民意识形态选择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扩大我国意识形态国际影响力的过程。就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而论,随着我国文化自我创新性的增强,其在社会构建过程中的社会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等会相应增强,对大学生的涵育功能必然进一步彰显,进而会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沿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延续进程,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文精神必然会成为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宝贵资源和深厚文化根基。随着我国文化对外交流性的增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将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富的时代内容,更加多样的方法借鉴和愈加广阔的视野空间。
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为营造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创造新条件。意识形态与文化“软实力”紧密相连,在文化“软实力”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性质、方向和水平。就我国而言,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内在要求,为国家意识形态提供深厚基础和精神源泉,是防止和抵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锐利武器,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伴随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显然会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怀着对中华民族强烈的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吸引、感召和凝聚下,始终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动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和侵蚀。同时,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托文化建设的持续加强,对内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对外增强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内部实力与外部实力的统一。事实表明,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只有对外增强影响力,才能获得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才有可能成为具有强大“软实力”的文化。基于此,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涵化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外传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都大有裨益。
社会思潮多样多元增加了教育环境的复杂程度。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晴雨表”和“调节器”。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全面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作为反映时代生活样态的社会思潮呈现出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多样并存的现实图景。21 世纪以来,新儒学、历史虚无主义、现代犬儒主义、拜金主义、后现代主义、生态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等各类社会思潮此起彼伏、林林总总、目不暇接。各种社会思潮之间以及社会思潮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相互碰撞、激烈竞争,对既有的理想信念、利益归属、价值判断带来强烈的冲击与震荡,导致其在价值取向、政治态度等方面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离心力,事实上加剧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的复杂程度,使一些大学生偏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和迷惘,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或偏误。
文化冲突日趋激烈弱化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3]。文化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常态,文化的多元化也成为世界性图景。文化多元催生了文化冲突的相继出现。就我国而言,主要表现为中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文化冲突的存在: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多元价值谱系、多样表现形式、多种利益诉求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给大学生带来思想困惑、认知迷失和道德失衡等诸多问题,直接混淆了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科学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上面临多重选择、困惑和迷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出现弱化趋势。
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特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特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源泉和心理支撑,对特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整合作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渊源,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抗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体力量。审视现实,外来文化、新兴文化、不良文化的传播与蔓延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冲击,直接导致了传统的主导型的文化模式逐渐失效、社会主体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支配人们行为的普遍的文化习惯失范,社会主体信仰、理想取向和价值选择迷茫。特别是部分大学生从小就接触大量西方文化,产生思想和文化上的断层,失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导向和激励,于是不得不在多种文化观念的冲撞下寻求协调、均衡和整合,在文化选择上表现为困惑彷徨、无所适从,或者是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最终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文化自卑心理,也就丧失了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
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向来是社会价值观念发展的方向标。高等学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基本职能,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我国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代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倾向,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形成全体社会成员价值共识的有力武器,具有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是高等学校履行自身职能的根本指导,是确保高等学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所需。社会思潮的多样多元,文化领域的冲突碰撞,民族传统文化的式微,使大学生在多样的文化生态、价值选择面前无所适从,迫切需要正确、合理、科学的,既建基于中华民族文化根基,又充分吸纳时代精神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因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把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任务,坚持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性、未来性、传承性和开放性原则,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引导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
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国家统一、政治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根基,是支撑一个政党、民族、国家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思想信仰的失落和缺乏,往往是造成一个民族历史悲剧的重要根源,思想信仰的明确与坚定会使一个民族的脊梁更加具有临风傲雪的精神力量。坚定民众的政治信仰是任何一个统治阶级、任何一个国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政治信仰是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意识形态表达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手段。社会成员追求特定的政治信仰,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规定使然。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往往成为国家确立政治制度、强化政治信仰的重要依据。就大学生来说,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能够为大学生人生发展定向导航,提供持续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意志支撑,契合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目标指归。为此,要把坚定政治信仰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具体任务,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养大学生道德规范。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规范都是立足于所处时代和阶级利益经过概括凝练而成,并用以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和道德实践。显然,道德规范作为人们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具有国家意识形态的共性,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培养大学生道德规范能够规约大学生的个体行为,契合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个体指向。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科学的善恶评价,能够使大学生在原有道德的基础上不断内化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顺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健康成长。其次,培养大学生道德规范能够促进大学生与文化、社会的融合,顺应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社会指向。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社会思想规范和评判标准体现出来,其重要价值之一在于确认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规范,不仅能够规制大学生的个体行为,而且能够引导大学生顺应社会要求,理性融入和参与社会的有序构建,在有序的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把培养道德规范作为重要任务,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武装大学生,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自觉程度和科学水平。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在历史和时代发展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是一个民族集体人格和精神状态的体现,对整个民族和民族成员的精神世界具有规范和统摄作用。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必须把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生作用的机制,赋予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的形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更加获得民众充分的认同,“细雨润物”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必须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作为重要任务,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感召下,自觉接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定捍卫者。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32、33 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7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