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翠英 靳占忠 王 洋
(河北科技大学 国际合作处,河北 石家庄050018)
“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从大学构成层面论述了大师的重要性。“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先生从做学问方面论述了大师的重要性。教师是高深学问的研究主体,从我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来看,除资金投入外,差距最小的是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最主要的差距则体现在学术成果和师资队伍上,至于师资水平,我国在国际最高学术界尚缺乏一席之地。“今后一方面要引进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自己要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从我国高校目前师资现状论述了大师的重要性。总而言之,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师资,更离不开大师,而外智是大师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1]。
我国高校分层级进行管理,有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三个层级。地方高校作为第三层级,科研实力、资金水平和师资力量薄弱,引智是实现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引智在地方高校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高水平外智引进效果却不理想。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发展关键的时代,人才抢夺战非常激烈,地方高校作为弱势群体,引进高水平外智更是难上加难。良禽择木而栖,国家重点高校受到国家政策大力度扶持,资金和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环境优越,引进高水平外智相对容易。世界级大师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图灵奖获得者姚益智等被清华大学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被东南大学引进。相比较之下,地方高校资源有限,独力引进高水平外智困难重重,人才引进水平相对较低。此外,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福建等15 个省市为引进人才提供至少100 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天津最多,达到300 万元。一次性补助力度在50 万元及以下省份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省份不惜重金引进高水平人才,导致各高校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更加剧了引智工作的难度[2]。
高水平外智引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除了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还需要各项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生活和工作两个基本方面。为引进高水平人才,某些地方高校倾其所有,集中资源,提供丰厚待遇意欲吸引外智,却出现“人才黑洞”,大量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导致最终负债累累而无所得。事实上人才引进是基础,用才和留才则是关键。如何通过完善生活和工作等相关配套措施用才、留才,是各地方高校应当予以重视的关键点。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高水平外智来自各行各业,地方高校对引进人才的类型和规格要有所筛选,否则需要的人才引不来,不必要的人才引进若干,只会分散力量,影响高校发展。引进外智的类型和人数必须清晰可控,目前诸多地方高校在引进外智的过程中过于盲目,缺乏规划,为引进而引进,使得引智看似开展得如火如荼,实际上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例如,某地方高校引进一法学专家,全英文授课,同学皆反映上课听不懂,引进两周,该校中文法学教师和引进专家不得不就上课内容进行提前沟通才使问题得以解决。
因此,为引进高水平外智,地方高校必须制定清晰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对自身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集中优势资源吸引高层次人才,提高外智利用效率。2008 年,国家千人计划出台,将人才引进重点定位在科学技术、金融等方面。2011 年,《北京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首次公布北京市紧缺专门人才开发目录,目录涉及17 类重点领域280 个具体行业,未来北京市吸引海归、引进外地人才、内部培养人才等都将以此目录为重要参考。2011 年,河北省制定“百人计划”,计划引进一百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以上省市引进高水平外智计划重点突出,方向明确,层次清晰,值得地方高校借鉴。
地方高校引智工作的机遇在于国家出台鼓励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等相关政策,政策的规范性和导向性能为高校发展指明方向。2008 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出台,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12 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龙头,带领和推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千人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人才引进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千人计划”为地方高校引智指明了方向,即引进人才要注重质量和结构而非数量和速度,要有重点、有层次地实现人才引进,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提出,围绕河北省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大力扶持与支撑战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学科专业,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型产业服务。河北地方高校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河北省规划纲要,将引智工作重点放在学科结构和发展上,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引进外智。河北某地方高校优势学科是化工学科,化工产业作为河北省的战略支柱产业,催化剂是影响该优势学科发展和突破的一个瓶颈,该校引进高水平外智人才就是依据自身这一情况,将引进催化剂方面的国际专家定为其引智的方向和重点。
(1)地方高校如何定义高水平外智人才?地方高校将海外高水平人才定义为稀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人才、管理人才和学科领军人物。人才引进的重点在科学技术、金融、新型产业、高精尖技术方面。(2)地方高校如何吸引高水平外智人才?我国地方高校如何引进高水平外智人才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当前大到国家、小到单位都在实行人才抢夺战,地方高校作为实力较弱的一方,如何在竞争中获胜或者取得优势是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美国外智引进依靠放宽人才移民政策,设立绿卡,加之美国本身是一块强大的“磁铁”,经济发达,文化多元,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得高水平外智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为我们国家乃至地方高校的引智工作提供了范例。应根据发展实际出台有力政策,发挥中国文化或地区文化的特殊吸引力吸引外智人才。(3)地方高校在外智离开后如何运营?我国地方高校的创新和突破要善于运用外智带来的崭新管理模式、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高水平外智引进一般是以短期形式进行服务,外智期满,所有工作就有可能中止甚至出现无序状态。如何在外智离开后保障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又是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之一。
地方高校引智工作内涵式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地方高校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是第一阶段,充分发挥外智智慧和才能是第二阶段,只有“引”、“用”双管齐下,才能事半功倍。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促进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要确定引智目标。首先,地方高校要制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目标,在2020 年前后引进多少人才,根据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确定引进人才类型,从而实现技术攻坚、新技术利用、进行新发明获得新专利。“千人计划”出台后,北京市引进计划为200 人,上海市计划引进2 000 人,河北确定引进计划100 人,在5 -10 年内实现。目标要具体、清晰、可行,引智目标清楚,同时把目标进行层层划分,使各部门了解学校引智计划和目标,优先建设和发展学科和项目,减少引智阻力,集中优势资源打攻坚战,实现突破和创新。外智引进目标之一是促进内智发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需要地方高校教师的配合,地方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项目中学习和成长,尤其当短期外智服务结束后,后续工作更需要内智努力和承担起责任。
地方高校实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需要借助强有力的平台,依托国家级实验室或者企业。地方高校资源有限,凭借一己之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比较困难。引智采用矩阵式模式,实现与企业、高校和国家级实验室共同引智。地方高校与重点企业联合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实现新技术运用,进行难题攻坚;与国家级实验室合作引智,进行科学研究;与国内其他高校合作,实现外智引进。引智可以实现高校片区合作,合作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矩阵型组织方式能够集中优势力量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实际上,这种组织模式能够增强区域合作,共享引智成果,推动区域发展。同时加快建设国外人才平台,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人才强国”的中坚力量,海外华侨华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体制和管理理念,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贡献了力量。为更有成效地引智,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中的高层次人才,我们应该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更加专业化地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一步完善交流互动平台,整合现存有关机构,从中培育出更具权威性和高信誉的机构,加强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互动往来,密切联系,从而为引进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地方高校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物质条件是基础,在物质和精神共同满足的基础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要实现渠道多元化。
(1)利用国外高校学术假期制度实现外智引进
美国大学为了使教授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明文规定教授每工作7 年可获得1 年的学术休假。这期间他们可以到世界各地搜集资料,或到国内重点大学乃至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研究。德国的教师每4 年有一学期的研究假。在研究假期间,他们往往到其他院校或社会的科研机构进行科研交流活动,从而更新知识,开阔视野。英国和印度大学教师则每隔7 年、法国和加拿大每隔6 年、俄罗斯教师每隔5 年,就可以享受半年至一年的学术休假。地方高校应抓住和利用国外教授学术休假制度,国外教授有外出学习和科研需求,地方高校有寻求高水平专家需求,地方高校可利用这个时机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共同进行项目研究[3]。
(2)利用社会人际关系作为引智渠道
师生情、同学情是加强地方高校和海外高水平人才的桥梁。地方高校有教师出国培训制度,一批优秀师资被派遣到国外学习深造,地方高校和国外专家就建立了间接联系。地方高校留学人员是重要纽带,充分利用留学人员加强地方高校与国外专家的联系。此途径可保证引进高水平专家。同时专家通过留学人员对地方高校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保证专家后期工作顺利开展。蔡元培先生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他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就曾邀请杜威先生来华讲学。此外,还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的联系与合作,面向国外重点大学、知名科研机构、世界五百强企业等,重点引进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显著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
(3)利用高校教师出国学习制度
说到引智,国外知名教授、知名学者率先被考虑到,而忽视了身边可造之材。外智引进目的之一在于利用外智促进内智发展,现在社会“单打独斗”已经不再是主流,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成为热点,研究团队是大势所趋。外智发挥作用也需要内智配合。内智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绝不能忽视他们的效用。地方高校教师中不乏优秀之人,给他们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在提高他们水平的同时,对学校发展也是宝贵财富,地方高校教师出国培训制度一定要利用好,做到实处。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师出国留学,出国(境)培训项目要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注重实效”的方针,注重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切实增强出国(境)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方高校教师出国学习和培训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派遣教师出国。教师学成回国后要“为我所用”,发挥作用。詹天佑、邓稼先、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是学成回国的优秀代表,他们为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军事事业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宋瑞芝 裴兆宏:《浅谈高等学校人才引进战略》,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 年第6 期。
[2]朱军文 沈悦青:《我国省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1 期。
[3]高建华 杜学元:《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年第1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