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德国大学生就业比较

2014-02-02 17:06黄敬宝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就业率毕业生德国

黄敬宝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9)

2013 年6 月,德国环球之桥协会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德青年领导者会议”在柏林召开。柏林工业大学、德国发展研究所、德意志银行、宝马集团、西门子公司,以及中国外交部、人保部、北京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银行等优秀青年代表约四十人与会。通过“全球经济复苏中的青年就业与创业”议题,可以比较出中德两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1.总体就业率

(1)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率。2008 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1.3%,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 年下降为74%,随着经济复苏,2010-2012 年分别为76.6%、77.8%和78.1%,有所回升,但超过1/5 的大学生身陷“毕业即失业”的困境。由于就业率统计中包括考研和出国的情况,官方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被高估了。笔者将这两种情况剔除后,重新研究。根据2012 年6 月对北京18 所高校1 782 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以签订教育部统一印制的“三方协议”为准,大学毕业生的狭义就业率为46.8%;加上只签劳动合同或创业的情况,广义就业率为60.1%,即四成左右的大学生毕业时无法就业。2013 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德国大学生的就业率。目前德国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青年失业率仅为8.6%,相当低。德国也存在“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有些大学生找工作确实有困难,但更多的是去各地、甚至是国外旅游的情况,他们属于自愿性失业的范畴。因而,德国不存在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分专业就业率

(1)中国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根据2010 年对北京18 所高校的调查,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广义就业率分别为60%、31.6%、33.3%、36.6%、72.4%和67%,工学最高、法学最低,最大差额为40.8%[1]。(2)德国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工科专业的毕业生比艺术或哲学专业的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3.就业起薪

(1)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起薪。根据2012 年北京高校调查,单位承诺的月薪在3 000 元以下的为24.4%,3 000 元-3 999 元占30.9%,4 000 元-4 999 元占22.4%,5 000 元及以上占21.4%,均值为3 975 元。(2)德国大学生的就业起薪。德国大学生起薪水平大约每年4 万欧元,扣除社会保险等,税后大约只有一半,每月大约1 667 欧元,折合为人民币为13 366 元,明显高于中国大学毕业生。

4.创业状况

(1)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状况。目前愿意创业或真正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根据2012 年北京高校调查,“绝对不会创业”的占21.9%,“找不到工作会考虑”的占33.2%,已创业或正准备创业的仅占0.8%。(2)德国大学生的创业状况。德国高校一般都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政府对创业青年提供创业补贴,如果雇佣他人,补贴更多。德国青年创业意愿较高,但大学生真正创业的比重并不高。计算机等工科专业的一些学生,如果对某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可能选择创业。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大学生供给方面

(1)中国大学生的供给。毕业生数量:1999 年高校实施大规模扩招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11 年达到26.9%。相应地大学毕业生快速增加,2013 年达到699 万人,必然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毕业生质量:有些高校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训练不足;很多高职院校以学历提升为导向,培养方式与本科雷同,无法提供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师资和教学设施跟不上,教学条件变差,如“大班上课”等。再加上大学生学习不认真,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下降。根据2012 年北京高校调查,7%的大学生将求职失败归因于学习成绩不好,1.8%的归因于英语或计算机等级不高,14.3%的归因于工作经验不足,0.7%的归因于组织能力不足说明高校传授的知识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毕业生意愿: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是“90 后”,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更强调个性,期望值较高。2012 年北京高校调查表明,大学生首选国企的占29.8%,党政机关占26.6%,学校和科研机构占12.7%,即选择体制内单位的超过3/4,他们宁可拒绝不理想的单位而进入失业大军。(2)德国大学生的供给。毕业生数量:德国的高中生凡是想读大学的几乎都有机会。尽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但2010 年德国人口仅为8 170 万,基数较小,而且多年为负增长,故大学毕业生总量有限。2009 年德国大学毕业生为280 万[2],远远低于中国。毕业生质量:德国采取“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模式,高校录取时不光看入学考试成绩,还看高中的学习成绩,入学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不认真学习,可能拿不到学分,毕不了业。获得了毕业证的大学生,一般都拥有较多的知识和技能。普通高校注重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些课程内容有点空洞,这与我国相似。但很多高校与企业结合紧密,即所谓的“产学研一体化”,很多大学生去企业实习,企业也很注重从中发现和培养有潜质的员工,有时会向高校提出一些个性化的培养要求。有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确定了劳动雇佣关系。高职院校十分强调工作技能训练,大多实行高校与企业的“双轨制”,实训一般超过整个学时的60%,与我国有很大的差异。高校职业指导机构还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求职简历写作、就业讲座、就业咨询等较为完整的就业指导服务。毕业生意愿:就业意愿受兴趣、薪酬、稳定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更加多样化,这与我国有很大的区别。德国大学生更强调生活的质量,更倾向于在公司工作,或者做律师、教师,公务员不是优先的选择。他们刚开始并不想找一份一生为之奋斗的工作,对稳定性的要求不高。很多大学生认为,去企业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女性生孩子后还可以继续去原公司上班,而且跳槽更容易。

2.大学生需求方面

(1)中国大学生的需求。近几年中国保持了8%左右的GDP 增长率,而较快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拉动就业的同步增长,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原因之一是中国产业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有限。原因之二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2009 年三大产业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10.4%、46.3%、43.4%,就业弹性较大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原因之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引发了人口膨胀、生活成本上升、交通堵塞等问题。原因之四是全球经济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减弱,导致部分外向型企业减产或倒闭,加上跨国公司裁员带来的连锁反应,降低了对大学生的需求。(2)德国大学生的需求。德国的实用技术是全球领先的,涌现了宝马、奔驰、大众、西门子、安联等全球知名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2008 年,德国三大产业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0. 9%、30. 1%、69.0%[3],现代制造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德国的区域经济相对均衡,比如,柏林主要是政治中心,法兰克福是金融中心,科隆是工业中心,不同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相对均衡,从而避免了局部地区就业压力过大的问题。很多企业的技术处于高端,受全球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较小,而且能很快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2010 年,德国GDP 增长率为3.6%,是相当不错的。2008 年年底,默克尔要求大企业采取不裁员而通过减少工时来渡过难关的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对大学生需求的下降。

3.劳动力市场方面

(1)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一方面,就业信息不充分,大学生的求职时间较长,用人单位的搜寻成本也较高,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不统一,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明显地分割为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前者的技术和生产效率较高,工资水平较高,能解决城市户口,社会保障待遇较好;而后者相反。由于户口限制,劳动者从农村市场进入城市市场相当困难。很多求职者都很看重户口,即使岗位很好,但不解决户口,毕业生也可能拒绝接受。另外,还存在着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有些大学生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中西部地区就业,出现了大量的“北漂”“上漂”。(2)德国的劳动力市场。德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较早,劳动力市场较完善。充分、透明的市场信息,有利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合理匹配。德国不存在明显的劳动力市场分割,而且拥有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系统。当大学生失业时,会得到每月470 欧元(相当于3 800 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能解决温饱问题,还可以租住廉租房,生存压力并不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去公司实习或做短期性工作,也可以做志愿者。事实上,青年志愿者在德国相当普遍。当然,良好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条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有些大学生可能长期不找工作,这显然对德国的经济发展不利。

三、启示与建议

1.大学生供给方面

(1)大学生数量方面。中国有13 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人口基数大,使中国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放松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太快;控制计划生育,会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很多问题。如果不实施高校扩招,很多中学生可能失业;实施扩招,很多大学生则就业困难。如果我国建国初期就实行计划生育,即使一对夫妻允许生4 胎,目前人口压力也会大大减轻。历史教训是,制定政策时一定要高瞻远瞩,富有战略性,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2)大学生质量方面。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接受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一般认为,高校的功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就业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现实中我国实行“严进宽出”、与市场脱节的高等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高校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推动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传授更多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2.大学生需求方面

(1)大学生岗位存量方面。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取决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德国大学生就业相对容易,与其技术水平较高相关,也与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相关。尽管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劣势。因而,要制定鼓励技术创新与升级的相关政策,促进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高层次工作岗位。同时,还要注重调整经济结构。第一,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第二,加大中西部地区开发,促进不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第三,营造良好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均衡发展。我国属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形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资源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全球500 强企业榜单的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员工的收入水平较高,而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等诸多体制性障碍。如果不打破这种格局,就很难转变大学生就业意愿过于集中的现状,“公务员热”还会持续升温。(2)大学生岗位增量方面。创业具有倍增的就业效应。与德国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供求矛盾更突出,促进大学生创业更具有现实意义。对于生存型创业者,他们可以避免失业。对于机会型创业者,他们不仅可以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还能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通过创新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源配置优化。因而,应该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第一,培养创业精神。通过政府宣传和高校创业教育,使大学生及其家庭认识到创业的价值,不排斥创业,这一点非常必要。另外,还要培养创新、探索、专注等企业家精神,使大学毕业生能像企业家那样行事。第二,提高创业能力。高校要开设一些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课程,还要提供创业模拟训练或创业实战训练,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第三,营造创业环境。要加大宣传,营造一种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低息或无息的政策性贷款,还可以通过筹建创业基金以提供资金支持。应成立公益性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提供创业计划书论证、法律咨询等服务,使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创业。

3.大学生市场方面

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合理匹配。第一,完善全国联网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降低求职成本和交易成本。第二,建立各类就业服务机构,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组织招聘、代理临时聘用和未就业者的档案、党团关系存放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第三,弱化户口的经济功能,建立覆盖所有从业人员的包括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在内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大学生跨地区就业与流动创造条件。

[1]黄敬宝:《2008—2010 年北京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275 页。

[2]张凤有 王大成等:《德国大学生就业工作考察报告》,载《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 年第S1 期。

[3]国家统计局:《2011 国际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年版,第46 页。

猜你喜欢
就业率毕业生德国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