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与运作经验

2014-02-01 19:20:17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河西区孵化器科技型

田 飞

(中共天津市河西区委党校,天津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与运作经验

田 飞

(中共天津市河西区委党校,天津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把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纳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之中,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双赢的局面和趋势。从基地建设、资金支持、人才保障、环境优化4方面阐述经验做法、发展理念、具体成效和借鉴意义。

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基地建设;资金支持;人才保障

2010年天津市河西区启动了“科技小巨人”行动计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把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加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以培育、建设、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为重点,以期带动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1]。

1 科学谋划,搭建孵化基地平台

天津市河西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由2010年310家发展到2013年的163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由12家发展到了31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4家发展到了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区中小企业比例由3.24%上升为12.16%,科技企业孵化器由2家发展到10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竞争实力强的知名科技型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这样的成绩与区委、区政府对科技企业创业载体建设的重视是密切相关的。早在2009年5月18日,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科技中小企业的工作要求后,河西区就着手建立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陈塘科技创业基地。由老陈塘工业区原厂房改扩建而成,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内设企业孵化办公用房、配套餐饮用房等。集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科技创业基地、服务外包园等功能于一体,为扶持留学归国人员、大学毕业生及科研人才创业搭建了平台。目前,已有软件开发公司、文化创业企业、大学生创业培训以及文化产业协会等多家企业入驻。经过6年努力,累计引进创业企业近100家,毕业企业10家。

(1)合理运用空间,给予硬件保障。陈塘创业基地由河西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出资成立,总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余家,在孵企业60余家。该公司对孵化器载体实行企业化运营和管理,主要功能为陈塘科技商务区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入驻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场地、办公共享设施和政策、管理、融资、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服务,培养优质科技企业和成功企业家;吸引科技型中小企业落户安家,引导高端、高智、高新企业聚集,培育税收和就业等新的增长点,打造新的科技创新高地。陈塘创业基地的创建推动了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培育和构建,形成了一批需求迫切、成效显著的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该基地通过加强对现有创业企业的考核,建立了动态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创业大厦孵化空间的利用率。比如,天津世纪天感科技孵化器2011年被认定为河西区第一家以影像材料产业为特色的市级专业型孵化器,目前拥有可自主支配的孵化面积1万余平方米,现已孵化毕业科技型企业5家,在孵企业24家,其中孵化毕业企业天津美迪亚影像材料有限公司成为区纳税50强企业,是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有效载体。该基地利用影像材料及影像技术的智力、技术等资源,依托园区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其成为影像材料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完善配套服务,提供智力支持。满足硬件需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成长资源的束缚因素,通过引入各种服务机构,帮助企业获得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政策等诸多方面的有效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营养成分”[3]。一是按照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开发新地块建设成为多元的新型创业孵化园,为来河西的创业人员、新生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通信、网络与办公等各方面的硬件设施和系统全面的教育培训、政策咨询、投融资以及法律、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来降低新创企业的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提高企业的成功率和成活率。比如,新建智创天地、香年广场、青林大厦等科技载体,通过引进多方面中介服务机构,可为创业企业提供法律、税务、专利、会计、风险投资、教育培训、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展览展示以及网上技术市场、科技人才市场、国际经济交流等多方面服务,能满足创业企业多种个性需求。二是帮助创业企业争取政府科技项目资金、搭建投融资服务网络等,努力为创业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针对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业中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辅导培训,内容涉及法律法规、财税政策、知识产权、谈判实务、消防知识、网络安全等。比如,为了搭建一个与领导沟通、请专家答疑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创业中心启动了每月一期“创业沙龙”,邀请领导和专家现场交流指导等。通过以上工作,创业中心在创业项目的引进、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三是实现科学数据资源的共享。科学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科技工作者在各类科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产生的科研数据;二是政府部门长期采集和管理的业务数据[4]。在区域内,通过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帮助企业打开关系网并建立深入的联系,使其在积极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5]。及时了解资源共享情况,由于资源共享强度为企业或基地进行资源共享的频率[6],以月份为时间段对频率进行统计,以供后续参考。

2 多元合作,探索资金支持途径

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科技投入情况看,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和支出额最高的企业发展阶段均为壮大期企业。虽然壮大期企业数量仅占河西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4.89%,但是其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比均达到一半左右。以2013年上半年为例,小巨人企业(年营业额1亿以上)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6.23亿元)占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13.91亿元)的44.79%,小巨人经费支出额(6.17亿元)占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11.57亿元)的53.33%。为此,河西区委、区政府积极构建孵化基地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落实国家和天津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探索资金支持途径。

(1)明确申报项目,拓宽融资渠道。责成天津市河西区科委牵头,组织区内科技企业申报各种科技资助计划、小巨人周转扶持资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资金和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为科技型壮大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拓宽了孵化基地探索资金渠道的路径。

(2)搭建合作桥梁,扩大融资途径。加大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完善已出台的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补贴奖励政策,创新资金管理、金融服务项目,完善服务体系。具体做法:一是建立河西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建立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加、政府相关部门联动、高效的融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融资服务。二是完善委区共建机制,建立以天使资金、创投资金、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等为主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扶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资金支持。投资机构进行有效投资的前提是对投资企业和投资项目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而孵化基地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具有深入的对在孵企业、项目了解和掌握能力,如果孵化基地与专业投资机构联合,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发挥各自所长,选择某些重点企业进行种子期、发展期或壮大期投资,不仅能够加速该企业的成长,而且还可以使基地和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7]。三是建立科技企业同区内金融机构的对接机制,汇集风险投资等金融投资机构和有融资需求的科技中小企业的信息,建成科技金融信息数据库。科技金融信息数据库突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点并实现与风险投资的双赢,也是国外的经验。例如,美国创业孵化集团在实践探索中也是融合了风险投资、多元化控股集团和孵化器的功能于一身,通过对在孵企业的风险投资,实现孵化器与在孵企业的共赢,加速实现了企业孵化器产业化的发展[8]。10多年前,美国的风险投资不仅关注科技型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关注企业技术创新的生产点。很多新生公司的成长都是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进行的,尤其是在硅谷这样的地区,创新活力非常强,风投机制也非常完善[9]。

3 务实创新,完善人力保障机制

实现创业基地的发展目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创业基地的管理和工作人员应该熟悉科技研发,懂得投融资业务,拥有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具备改革创新服务意识等综合能力。为此,河西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引进与合作方式,不断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1)以载体建设和优化招商途径汇聚人才。陈塘创业基地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产业孵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园、青年创业基地等大创业载体,为争取共建单位的科技、人才资源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同时,以高等院校的师生、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人员或技术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归国留学人员,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个人或单位等为重点招商对象,坚持选商更要注重聚集优秀人才的理念优化人才建设。

(2)以沟通合作和培训交流方式发挥作用。一是加强与北方人才中心、区人才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供需对接机制,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二是在创业中心现有基础上,加强与高校、研究院所、国内外有实力的中介服务机构的联系,组建由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家组成的顾问团,并与国内外重要研究机构及学会团体保持形式多样的合作关系,向创业企业提供更多专业、可行、有效的服务。三是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到创业企业挂职锻炼,利用国内外交流机会等多种方式对创业基地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锻炼,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同时探寻与外界智力资本的联系和互通,拓展企业外部智力资本对区域内的辐射作用,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对智力资本进行优化利用[10]。

4 建立以文化引领的创新环境

河西区孵化基地建立了一个政策宽松、服务到位、功能齐全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业环境,因此更好地吸引了众多的创业者,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营造勇于创新氛围。创业基地通过建立企业文化,营造基地内所有企业都能感受到的“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氛围,增强对孵化企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创业基地内在孵企业的交流,建立各种非正式组织,创造技术信息以及物质的交流平台,推动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的产生。

(2)加强主动服务意识。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真正体现创业基地的服务功能,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在借鉴国内外孵化器运作思路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建立和健全产、学、研、资、介、贸合作,完善创新创业的各项服务功能,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推进企业走访制度,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并与企业一起探讨发展目标、运作框架及融资计划,强化针对创业者开展的符合创业者实际要求的面对面的个性服务,保证和提高科技创业的成功率。同时,创业基地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对自身没有优势的服务项目,要充分发挥和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按照市场规则,引入专业化服务,探索有偿服务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有偿服务促进创业基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使创业企业获得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的个性化孵化服务。

(3)深化优质招商理念。孵化基地在引进企业方面需要遵照引进企业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考虑河西区产业优势、创业中心孵化器功能和逐步走向市场化等因素,主要引进产业关联度高、创新活跃度高、市场容量大的科技项目:比如消费类电子产品、垄断行业电子产品、数字电视配套类电子产品,如数码产品、电信行业产品、电力设备等;具有一定实力或者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重点考虑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和外包软件业务的,或者由其他行业的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软件公司。具体做法:一是有效利用创业中心网站的信息平台,完善招商服务功能,以在线咨询和资料传送等多种方式,及时对申请人员进行解答和入驻服务。积极与行业协会合作,在行业网站上发布基地的创业信息,吸引优秀项目入驻。二是探索多层次招商模式,在继续推行“展会招商”“上门招商”等传统方式的同时,积极探索“服务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手段。结合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聘请顾问和专家,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吸引一批高科技项目落户。三是实施点面结合的招商方式,进一步完善招商网络,在广撒网的基础上,加深与重点行业协会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系广、资源多的优势,争取更多的优质项目落户。凭借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和建设研发园区的东风,加强与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联系,宣传园区环境和政策优势,吸引其研发力量和新项目进驻。

5 结论

几年来,天津市河西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实践表明,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创建载体、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创业孵化服务功能、综合智力要素等途径,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营造了一个低门槛、低成本、低费率、低风险、高回报的创业环境,促进了辖区内中小企业的生长和发展,实现了由政府牵头、企业管理、多方合作的良性运行模式,提高了孵化基地的运作效率和创业单位的成功率和竞争力,对河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已经形成了双赢的局面和趋势。

天津市河西区以有限的资源、最大的潜力、长远的考量、理性的布局和独特的优势,实现了由政府主导、企业管理、社会协作的孵化基地建设模式和机制,突出了主导性、服务性与协作性,提高了孵化基地的运行效率,彰显了区域特色,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河西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谋下了新的格局。天津市河西区的实践具有以下几点借鉴意义。

(1)区域政府合理规划与重视激发了孵化基地自身的潜力。表面看来对孵化基地的支持只是政策、硬件、人力、资金和环境的投入,但最为核心的是把孵化基地建设纳入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布局之中,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赋予了孵化基地作为创新载体的神圣使命,构筑了孵化基地成为创新实践的市场主体,激发了孵化基地追逐梦想的不竭动力。

(2)合理选取孵化基地的地点带来了更为显著的效果。创业孵化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成本投入较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区域政府在把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用地列入本地区土地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择优安排的同时,更加注重原有产业区域的划分惯性和所形成的地块特点,选取新兴的陈塘科技产业园区内原工业区建筑,不仅要考虑地理位置,而且要考虑集约成本等多方因素,减少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前期工程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其中,基础设施、办公场所、生产场地和共享的服务空间等硬件设施建设必不可少,采取了多元投资运作模式,创业孵化基地场地日常维护、设施设备、运营管理等费用通过财政补贴、企业融资、社会支持等多元化投资方式解决。

(3)多元化的服务形成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创业孵化基地基本上是以孵化基地硬件载体和孵化服务两大要素服务平台为依托,满足硬件设施的基础之上,始终坚持把完善孵化服务功能作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一项长期持久的核心工作,完善基本孵化所需服务功能,有效开展基本服务和个性服务的有机结合。由辖区内科委相关部门牵头,通过实地调研,根据孵化器和入孵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服务项目,以满足多方的实际需要。既提供一般性的基础服务,还提供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个性服务。根据孵化器和入孵企业的实际需求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更新服务理念、创新赢利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孵化基地的财税扶持力度。协调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关系,落实好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搭建多维金融平台,实现资金的有效对接。完善人才引进标准和政策,补充智力支持。深化优质招商、选商理念,实现区域内核心技术和特色产业的协同推进。

[1]郭桂萍.增强企业领导科技创新意识的战略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4(1):7-9.

[2]戴国强.加强科技平台建设 推动科技资源共享[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4):468-475.

[3]王国红,陈中源,唐丽艳.二次孵化——科技企业孵化器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24-28.

[4]司莉,邢文明.国外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调查及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13(1):61-66.

[5]程郁,王胜光.从“孵化器”到“加速器”[J].中国科技论坛,2009(3):76-81.

[6]彭正龙.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的比较研究:基于资源共享度[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4):35-41.

[7]李晓锋.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视角的新型科技服务平台[J].科技与经济,2011(12):52-56.

[8]李志能,张洁,郁义鸿.美国孵化器的发展沿革[J].上海经济研究,2000(7):38-41.

[9]张贵红,赵燕.科技资源的开放式创新管理[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4(1):45-51.

[10]陈劲.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式创新: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6.

Experience of 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for Technological SME Incubation Bases in Tianjin Hexi District

Tian Fei
(Party School in Tianjin Hexi of CPC, Tianjin 300222)

Tianjin Hexi has taken the incubation bases of Technological SME (small and middle enterprise) into the layout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the exploration practice, has formed a win-win situation and trend, this paper 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of SME incubation bases in Tianjin Hexi for recent years as the theme, talks about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the development idea, the speci fi c results and reference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base construction, capital support, talent security, the environment optimize.

technological SME, incubation bases, base construction, capital support, talent security

F276.3

:A

10.3772/j.issn.1674-1544.2014.02.012

田飞(1982- ),女,中共天津市河西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情报学。

2014年2月22日。

猜你喜欢
河西区孵化器科技型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经济与管理(2020年4期)2020-12-28 00:44:12
天津市河西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
天津市河西区召开第二届微班会表彰大会
天津教育(2019年4期)2019-01-20 13:11:51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华东科技(2016年5期)2016-03-15 11:50:16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现代冶金(2016年6期)2016-02-28 20:53:16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29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2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4:00
孵化器的春天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3:45
国外民营孵化器经营模式分析
杭州科技(2013年3期)2013-03-11 16: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