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促进产业有序良性健康发展
本刊编辑部
20世纪60年代,由于技术进步加快和全球竞争加剧,为分散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始在日本兴起,随后美国和欧洲积极跟进。早期创新联盟的合作重点在研究开发,后来发展到生产制造领域,现在则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方面。经过长期充分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产业联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营体制机制,产生高水平的知识交流与技术转移,实现了低成本与高收益相统一的目标,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而言,我国企业创新资源少、能力弱,通过建立产业联盟集中创新资源形成合力,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产业联盟是整合优化资源,完善提升产业链,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对于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产业联盟是成员间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以企业为主体,紧紧围绕产业关键技术需求,运用市场机制集聚上中下游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产业联盟主要致力于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通过成员间成本分担,减轻企业科研投入负担,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市场命中率,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促进产业有序良性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联盟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2008年底,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从政策角度为产业联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到目前为止,科技部已对全国各种不同类型的14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了试点,也从科技计划对联盟给予了项目经费的支持,如国家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建立了首个由联盟建立的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还成立了由中国担任主席的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对于推动企业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区域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十分活跃,如北京中关村先后成立了产业联盟100余家,成员单位近4000家,广泛分布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大领域,带动多个产业创新集群,产业联盟已经成为企业共同投入解决技术、市场、资本、知识产权、品牌等共性问题和获取外部资源的有效工具。其中,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等企业联合成立闪联产业联盟,制定的闪联标准于2008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正式接纳为国际标准,为我国争取了更多的国际标准话语权。
但总体而言,我国产业联盟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距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产业联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联盟组织松散、形同虚设,成员间没有实质的合作内容,财务管理不规范,等等。为保证产业联盟正常运作、健康发展,应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责权清晰、行业自律”的原则,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和联盟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联盟工作规程,规范决策程序,充分调动联盟成员的积极性,以保障联盟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完善法规政策等工具。从国外的经验看,产业联盟的发展得益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产业联盟起步晚,尚属新生事物,应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法律层面对其法律地位、知识产权归属、运作规范等做出详细规范,形成完善的法制体系,以保证其健康发展。同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人才等多种手段,激励产业联盟成员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强合作创新、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创新联盟初创时期成员间互信程度比较低,利益冲突也会影响合作。应加大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利用政府的公信力,推动成员间加强沟通建立互信,并协调不同意见从而达成共识。政府应主动引导创新联盟成员企业协商制定研究开发计划,这是创新联盟建立和存在的根基,也有利于保证创新联盟的产业目标与国家目标协调一致。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项目、基础研究以及高端前沿领域的研究,应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并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
规范产业联盟管理。联盟自身应完善管理、规范运营。明确联盟成立的目标和宗旨,防止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缺乏内在需求的“拉郎配”,只为争取政府项目支持而简单联合起来的临时松散组织。避免不切实际一哄而上,或者搞区域分割、封闭发展,出现有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形式垄断。联盟应建立健全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监督机制,政府资助经费的使用,要符合资助经费相应的管理规定。联盟研发项目产业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应事先通过协议明确权利归属、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的办法,要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保护联盟成员的合法权益。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以来,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区域与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在促进会的大力支持下,已先后支持成立50多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涵盖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多个领域,加强了产学研与用的紧密结合,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产学研、政资介互动的高层平台,促进会将在会长路甬祥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服务宗旨,进一步完善对联盟的各项服务工作,加强协调、对接、调研等工作力度,与各联盟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