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社
(咸阳市环境监测站 陕西咸阳 712000)
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一直是世界研究的课题之一,而大气污染问题是环境污染的难题之一。近些年,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其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如汽车的数量增加后所产生的汽车尾气增多、工业气体的排放等等,这些都间接的造成了酸雾、酸雨与光化学烟雾等现象的出现,而这些污染源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大气环境进行一定的监测,本文就对大气环境监测进行一定的探讨。
对环境进行检测,主要就是为了环境执法以及采取管理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所以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才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而要想得到准确的数据,这与监测使用的仪器以及对于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是分不开的。传统使用的对环境进行监测的一些仪器其功能比较单一,存在一定的误差。与此同时,大气环境监测中使用的气体成分分析仪器、光谱学分析检测仪器等体积较大,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较高。伴随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仪器的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实现环境监测的自动化,从而更好的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目前比较流行的现代化环境监测的新技术是虚拟仪器技术,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控制与现代化仪器仪表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虚拟仪器,可以打破传统大型监测仪器的使用限制,尤其是在条件比较特殊的监测方面的应用,虚拟仪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是信息化发展的最终方向,它可以显著的提高环境监测领域中电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可以增加资源的合理的利用,节省大量的物力与人力。网络技术与虚拟技术的结合,可以真实的反应监测点的真实环境质量,从而更好的完成大气环境监测的统计与监测工作。
数字化监测系统有效的借助了数字化的功能,使监测工作者监测环境的工作变得方便、快捷。数字化监测系统主要分为办事器功能模块、客户端功能模块,其中两个模块共同对环境进行监测,可以很好的进行相互连通。办事器功能模块的子模块中又分为采样办事器、数据办事器、网络办事器,其主要作用是进行数据的采样与存储,并对客户端提取数据的请求、查询,提供相应的网络办事。客户端功能模块的主要作用是面向用户控制,提供相应的查询、数据的接收。客户端功能模块可以将处理的结果直接的显现出来,极大的增加了环境监测的效率。
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但是伴随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相关法律的不断健全,环境监测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对于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与环境监测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环境监测人员需要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与监测的基础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环境监测质量制度的建设。
大气环境监测对象具体是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颗粒状物质等。二氧化硫监测的方法主要有:“紫外荧光法”、“火焰光度法”、“针试剂分光光度法”、“电导法”、“四氯汞钾溶液吸收一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甲醛缓冲溶液吸收一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等。
大气中颗粒状污染物的成分较为复杂,不仅会影响空气的质量,而且还会与其他的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对空气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应重点加强大气中颗粒状物质的监测,需要对测定的内容包括可以吸入的颗粒物具有的浓度、总悬浮的颗粒物、颗粒物包含的化学的成分、粒度具体的分布以及降尘的数量。大气污染中一个较为主要的来源就是氮氧化物,但是现在对于氮氧化物的检测力度方面的关注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在不断地加快,所以对于氮氧化物的监测也要作为对大气的环境进行监测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对环境的质量监测中主要的环节有三个,就是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采样工作以及最后的分析。第一,在采样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的采样地点具有代表性,只有具备代表性才可以更好的反应污染浓度水平;其次,应该严格控制采样的时间,对于接送、采样的时间要确定,还要使得进行分析的工作人员明白自己在样品的传递过程中应付有的责任,确保样品的完整。第三,在监测之前要校准采样的流量,避免因为采样的体积的差别对流量差生误差,可以使得数据监测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得到提高。
第一,比较重要的就是基础的工作,需要借助实验室内的严密控制以及实验室之间的互相控制得出相应的数据,防止人为误操作;其次,对空白的试剂进行测试以及对样品进行控制时,要确保测试得到的浓度和原标准曲线之间的相应浓度差其误差可以控制在规定所达到的范围之内;第三。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进行分析的时候,要对标准曲线的线性和其计算因子做好控制工作。
总而言之,困扰大气环境保护的难题之一就是大气环境的特殊性与监测中的设备使用情况。大气环境监测的重点就是环境监测的实时性与及时性,因此,目前虚拟仪器与网络技术的结合,相应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为大气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与相应的技术支持。
[1]李欣,齐晶瑶,王郁萍.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4):467-469.
[2]刘芳凤.浅谈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J].科技风,2013(17):56.
[3]宗岩.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J].中国房地产业,2012(1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