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2014-01-30 16:16李木成刘建新陈瑞明林雪贞
中国水利 2014年5期
关键词:重点县小农安溪县

李木成,刘建新,陈瑞明,林雪贞

(福建省安溪县水利局,362400,安溪)

一、概 况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全县现有耕地面积37万亩(2.47万 hm2),茶园面积 60万亩(4 万 hm2),年产茶叶6.5 万 t,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3,全县茶业受益人口80万人,茶叶是安溪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2年全县涉茶产值101亿元。安溪县是典型的山区县,茶园大多建设于高山上,没有较大的山涧汇水,季节性缺水严重,茶园灌溉基本上得“看老天爷脸色”。由于用水保证率较低,特别是遇到较大旱灾时,茶叶产量就严重减少,茶叶品质也大大降低,影响到茶园经济效益,因而茶叶灌溉水源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安溪县于2011年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根据种植结构特点,为解决茶园灌溉问题,主要规划建设内容为茶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及部分水源、渠系工程建设,实施时间为2011—2013年。自从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以来,着力选择一批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前期工作到位、群众积极性高的建设项目,以中央、省级财政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积极整合涉及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实行集中投入、整体推进,以提高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提升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到2013年年底,安溪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基本完成计划任务,共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6万亩(4 000 hm2),完成改造渠道长度65.71 km,配套改造水源工程14处,惠及全县21个乡镇,恢复灌溉面积3.23 万亩(0.22 万 hm2),改善灌溉面积 3.1 万亩(2 067 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7.41 万亩 (4 940 hm2)[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6 万亩(4 000 hm2)],年新增节水能力3 117.1万m3,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7万t,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2 558万元。

1.上下重视,责任机制有效落实

安溪县高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把此项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层层分解任务,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办法,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成立以县长任组长的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领导机构,统一指导全县小农水工程建设,各项目所在乡镇也相应成立由乡镇长任法人的项目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水利部门主管、各乡镇具体组织、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有力推进。三是县政府将小农水建设列入有关乡镇各级领导任期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到乡、责任到人。

2.因地制宜,规划充分体现民意

安溪县进一步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委托设计单位及时对县级农田水利规划进行修编,重点增加高效节水灌溉的面积,并由县政府对农田水利规划进行批复。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方案及年度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茶叶产业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广泛征求乡镇、村、农户的意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突出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3.广筹资金,财政配套足额到位

一是加大配套资金投入。除了用好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外,县级财政每年配套800万元,配套资金足额到位,由县级专账统一管理。二是鼓励农民投入。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引导受益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项目区群众每年自觉出资及投工投劳折资500多万元参与工程等建设。

4.严格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1)程序规范到位

小农水工程全部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有关规定,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项目法人全部由项目所在乡镇组建,项目施工及设备制造安装均由具有资质的施工、制造、安装单位进行公开招标确定。工程主要设备和管材实行集中采购,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

(2)资金管理到位

对上级补助及县级配套资金全部采取县级报账制,工程进度款先经监理单位签证,再由项目单位、水利局、财政局逐一审核通过后再给予拨付。

(3)技术指导到位

县水利局作为小农水项目实施的业务主管部门,坚持从项目方案设计、项目施工队伍、材料设备选择、施工质量监督及建后管理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严把“三关”:即规划设计关、工程质量关、建后运行管理关,努力建设一批优质的小农水工程。县水利局专门抽调六名骨干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分片包干全面指导。在工程开工之前,技术组组织召集设计单位、项目乡镇及相关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座谈,对工程建设的技术和质量进行布置。

(4)监督检查到位

县财政、水利部门立足部门职责,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介入、全程把关,并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强化对项目的监管,县水利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每周至少两天深入工程现场检查指导;相关乡镇切实履行项目法人职责,及时成立组织机构,指派专人负责,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质量监督;各项目村成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小组,积极引导群众参与项目质量监督,相关项目村均确定有施工经验的群众2人作为义务监督员,参与质量把关和工程量计量,有效确保工程质量。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严格履责,扎实做好质量安全监督,确保各个项目质量指标均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执行,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督促整改。建立健全约谈等机制,对施工进度较慢的项目,约谈相关施工、监理单位,明确完成时限,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进度;实行施工、监理单位建立黑名单制度。

5.广泛宣传,调动民众参与热情

一是搞好政策宣传,把党和国家水利建设的惠农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提高农民参与小农水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搞好项目宣传,把项目区的效益作用向农民进行宣传,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自觉性。三是搞好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小农水建设的先进事例,以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小农水建设的热情。

6.强化管护,保障效益长远发挥

一是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严格执行《福建省水利厅关于水利工程分级管理的若干意见》(闽水水管〔2012〕29 号)文件精神,对本县辖区内水利工程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县乡两级管理责任,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二是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按照闽委编办〔2012〕171号文件精神,积极做好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恢复24个乡镇水利工作站,确定水利站职能,每个乡镇核定水利事业编制1~2名,总编制数38人,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人员工资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已挂牌、启用印章,开展日常工作。同时,在435个村中配备440名农民水利技术员。

三是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模式。对已竣工的项目,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落实建设和管理主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专业合作社、企业带动农户及村委会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如龙涓乡举源村、芦田镇芦田村采用茶业合作社管理模式,虎邱镇双格村依托茶企业高建发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农户进行管理,剑斗镇前炉村、长坑乡南斗村等均采用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目前,安溪县共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250多个,其中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99个。

三、结 语

安溪县在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中取得重大进展,但同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比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高效节水灌溉每年建设2万亩,3年共6万亩(4 000 hm2),对 60 万亩(4 万 hm2)茶园来说仅是杯水车薪,无法完全解决茶园灌溉问题。全县有小水渠、小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13 000多处,这些工程设施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破损严重。同时,工程建后管护难度大,存在缺少管理人员和管护经费、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滞后等问题,加上工程分散,各地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建后管护机制建设任重而道远。为了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各级财政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重点县小农安溪县
跟妈妈学做菜
游鼓浪屿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做冰镇小吃
共营促共赢——小农经营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
懂规矩
沁县应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
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