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斌 胡慧春
2014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谓一泻千里,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国内成品油市场共经历了22个调价窗口,其中12次下调、4次上调和6次搁浅。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经历了八连跌,目前汽柴零售价重回“六元时代”。
国内市场如此之大、之频的调整背后,根源是什么?对国内市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10+50”,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做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由于调价条件容易满足,新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调价频率加快,调价次数大幅增加,使国内油价形成相对市场化。
自6月下旬以来,在全球石油供应充裕、石油需求低迷及美元汇率单边走强的打压下,原油暴跌近30%。而国际油价作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核心参考指标,其价格暴跌是导致当前国内成品油“八连跌”的主要原因。
油价下跌后,成品油下游各环节境况迥异,终端消费者及下游行业无疑是主要的受益群体,而对贸易商、生产及销售企业则是重大利空。
首先,国内汽柴零售价持续下滑大大降低了下游产业的成本,对物流运输、快递、航空、汽车等行业是一大利好。
以物流运输行业为例,目前油耗成本占物流运输企业成本的70%以上,下半年柴油零售价累计跌幅在1275元/吨,折合为1.09元/升。以载重50吨、每月平均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38升的货车测算,按照1.09元/升测算,比6月23日24时调价后的油耗成本每月要减少4142元。
其次,对于贸易商而言,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下,因需要对原油走势及适量库存有精准把握,导致市场操作风险加大,贸易商一直采取低库存操作。2014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抑制成品油终端需求,下半年成品油市场持续的连跌走势,导致了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一直处于下滑态势,增值税、消费税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净化了成品油的流通环节。在诸多利空消息下,中间商遭受重创。卓创资讯了解到,当前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中间商继续停留在成品油市场,采取低库存操作;而因资金链断裂或批发价格持续走低导致亏损严重,部分贸易商已经退出了成品油市场。
最后,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油价连跌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利空。由于国内主营炼厂原油结算价按月度调整,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半月一调,加之炼厂原料需要一个月或一个半月的储备周期,因此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持续下滑,结算价未能及时调整打击了主营炼厂生产的积极性。
此外,根据产品的供应规律,产品价格下滑将导致供应减少。因此,成品油价格持续下滑导致生产者减少生产。另外,主营销售公司因油价连跌,多采取按销定进策略以最大化降低自身的成本,这样就势必造成主营炼厂库存高企,从而进一步打击炼厂生产的积极性。
成品油作为基本的战略物资,其价格持续走低将降低国内经济运行成本,但是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却不断抑制油品需求,今年国内成品油表现消费尤其是柴油表现消费或将出现首年来的负增长。目前中国作为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其对外石油依存度超过57%,原油持续单边走低,大大降低了中国石油进口成本,也为中国原油储备提供了契机。
综合而言,国际油价的下行,对于国内成品油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但我们也更加期待相关政策对炼油行业的进一步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