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评论员
煤炭的“救市”与自救
文/本刊评论员
“煤炭市场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最坏的日子或许还未到来”。有人这样评价当前的煤炭市场。
此言或许有些偏激,但也反映出目前煤炭市场的严峻形势。
今年以来,市场“寒流”来得更快,来得更猛,受此影响,全国煤炭市场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态势,库存居高不下,价格持续下滑,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面进一步扩大。进入4月份以来,价格低位企稳,但仍处于去年全年最低水平。
为应对煤炭市场下行压力,缓解企业经营之困,各地近来又纷纷出台了救市政策。这些救市政策,受到煤炭企业的欢迎,但也遭到一些非议。
政府救市是这两年煤炭行业内的一大话题。那么,如何评述政府的救市行为?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又如何在市场低迷中实现自我救赎?
5月22日,山西新的煤炭救市17条政策出台,新政是为进一步落实去年的“煤炭20条”措施而制定。
新政中,“煤炭20条”中规定时间截止的措施,今年将继续实施,包括暂停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以及减半收取煤炭交易服务费两项措施。在2013年制定的“煤炭20条”基础上,今年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改善煤炭企业经营环境。加大煤炭清费立税工作力度,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涉煤收费项目,一律进行清理,合理的予以保留,不合理的予以取消;未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涉煤收费项目,一律取缔。二是减少各级各类检查。三是改革公路运销煤炭管理体制,规范公路运销煤炭管理行为,禁止强行统一经销。据悉,山西单取缔未经省级以上政府批准的涉煤收费项目,就可为企业减负50亿元。
新政距去年出台的“煤炭20条”尚不足一年,可以说是迫于形势所需。今年一季度,山西煤炭市场形势严峻,各项指标大幅下降。全省吨煤综合售价401.1元,同比下降22.7%;煤炭销售收入947亿元、同比下降21.3%;利润8亿元,同比下降86.6%,税费228.8亿元,同比下降15.0%。
更令人唏嘘的是,山西省在一季度GDP仅增5.5%,位居全国倒数第三,较全国平均水平7.4低了不少。煤炭是山西的经济支柱,煤炭不振,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经济就会陷入低迷。
现实的确有些残酷。这也说明,作为资源型经济大省,经济转型依然任重道远。
同样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的内蒙古,情形也不容乐观。公开资料显示,一季度,内蒙古煤矿企业亏损面32.65%,煤炭行业亏损总额15.83亿元,同比增长31.7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亏损总额77.01亿元的20.56%。
据了解,为应对煤炭市场下行压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拟建立东部区煤炭销售联动机制,保障煤炭有序有效供应。东部区销售联动机制坚持同区域、同煤种、同市场、同价格,按照“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企业主导”及“大企业牵头、区域联动”的原则,划分为呼伦贝尔和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两个联动区,由神华集团、中电投蒙东能源公司分别牵头,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相关铁路局(公司)指导联动区域开展工作。
内蒙古的煤炭救市政策,是利用政府带头的作用协同生产、销售,以期达到信息共享,杜绝内部竞争,稳定价格和市场的目的,是一种抱团取暖的策略。此举被舆论认为是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行为。同时,煤炭销售联动机制涉及地方政府、央企、铁路公司等互不隶属的多个部门,协作效率会否打折也有待观察。
早在2013年9月份,为应对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形势,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就曾下发《关于促进全区煤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措施的通知》,从下调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标准、规范和减免铁路运杂收费等方面,给煤企减负。
作为黑龙江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近年来的经营形势一直非常严峻。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龙煤集团全年净亏损22.8亿元,今年一季度,龙煤集团商品煤综合售价每吨621.13元,同比下降164.53元。营业收入77.1亿元,亏损16.22亿元。
5月7日至9日,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深入鸡西、七台河调研,并主持召开黑龙江四大煤城产业项目和保障房建设座谈会。他强调,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一周之后的5月15日,省长陆昊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龙煤集团当前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下一步改革发展措施。会议强调,省市政府要对龙煤集团“三供一业”移交、厂办大集体改革、矿区医院整体移交并享受公立医院政策、社保和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移交以及优良矿产资源配置、加强市场拓展、延长煤炭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增加流动资金等给予支持,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提高竞争力。
黑龙江政府“营救”龙煤政策之系统和深入,前所未有。同时,由省主要领导主持召开针对破解一个企业发展之困的专题会议,也并不多见。这说明国有老煤炭企业在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困难之严峻,形势之紧迫。龙煤是国有老煤炭企业的典型代表,龙煤的处境和困难,相信在其他老煤炭企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此外,四川、陕西等地相继跟进推出救市政策。四川省在出台的稳增长“16条措施”中规定,暂停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取消省级以下设立的涉煤收费。这是四川省近6年来首次暂停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陕西省在出台的有关规范煤企税费征收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坚决取消有关市、县政府和部门擅自违规设立的各种基金收费项目及重复收取的水资源费、排污费,同时还停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煤矿维简费等多项涉煤基金和收费项目。
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市场急剧降温,煤炭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企业在努力挖潜自救的同时,呼吁地方政府出手相救。之后,各地依据实情相继出台了一批救市政策,在业界引起了不同争议。
可能是由于今年的形势更为严峻,各地的救市政策出台后,舆论反映较为温和。但一些理性的建议值得重视。
那么,该如何看待和评价政府的救市行为?
可以说,政府管理部门的救市行为,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在煤炭管理方面的一些痼疾。
在许多煤炭省份,各级政府部门在业绩观、考核标准、施政行为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在煤炭市场红火的时候,为了追求GDP增长,有些政府部门对煤炭企业下指标,定产量,极力要求企业增产扩能,而疏于引导和帮助企业转型发展,这一方面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使企业单一粗放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使企业处于被动境地。而为了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许多政府部门在煤炭企业头上摊派了名目繁多的不合理税费。以山西省为例,据悉吨煤最高税费达200多元,平均也有135元。去年山西率先出台“煤炭20条”,清理涉煤收费,为全省煤炭企业减负近200亿元。如果没有减去这200亿的负担,山西煤企的处境将更为艰难。
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救市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于政府部门自身来说,是在某些行政“不作为”方面的职责“回归”,是对于曾经的行政“乱作为”方面的“拨乱反正”。这是政府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履职的客观体现,是政府部门解企难、纾民困、促发展、保和谐的职责要求。一句话,这本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是分内之事。
再者,煤炭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能源。煤炭工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意义重大。在当前整体经济减速换挡、结构调整的“阵痛期”,煤炭行业所积累的矛盾和现实困境,不是单单煤炭行业自身可以面对和承受的。特别是对国民经济做出巨大牺牲和奉献,目前资源枯竭、负担沉重的老矿区,政府和社会应给予大力关注和扶持。如果让这些老矿区企业在市场的拼杀中倒下,或者寄予他们能够拼出一条活路,既不公允,也不现实。
更进一步说,救市也是政府进行经济调节的一种手段。经济运行需要政府实时进行宏观调控,以免出现失衡或大起大落。前几年电煤吃紧的时候,国家有关部门也适时进行了区域性协调,以确保电煤供应。
所以,在当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境外煤环伺、企业经营压力巨大而退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形下,政府部门适时调整政策,施以援手,为企业解压纾困,提振士气,营造宽松发展环境,这是煤炭企业应对困境的关键因素和有力支撑。
同时,地方政府应着眼长远,立足当地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帮助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以增强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比如对煤炭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降低能耗,走清洁高效发展之路,鼓励支持延伸煤炭产业经济链条,在转型发展和新项目融资上给予大力支持。此外,在目前煤炭市场供需矛盾紧张,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尽早破解体制机制制约,完善退出机制,解决一些煤矿企业“关不起、关不死、退不出”的问题。
当然,一些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值得商榷。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实行的“煤电互保”政策,正如一些理性的声音所指出,这是一种为了地方利益的短视行为,人为设置市场壁垒,不利于煤炭市场化改革,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煤炭行业的利益。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政府救市实属无奈之举,还有干预市场之嫌。政府救市可缓解一时之困,而非长远治本之策。煤炭企业要想经受住此轮市场“寒潮”的冲击,谋求长远发展,根本在于自身要具有应对危机的策略、勇气和有效举措。
今年一季度,在市场普遍低迷,多数煤炭企业经营惨淡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经营业绩逆势上扬,给了我们有益启示。比如甘肃靖远煤业集团,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01亿元,实现利润6664万元,上缴税费24938万元。
靖煤集团的盈利来源于煤炭、建安施工、化工几大板块的协同发展效应,是多元化发展的优势体现。此外,也是企业优化和控制投资规模、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推进精细化管理、大力进行市场拓展等苦练“内功”的结果。比如,通过推进精细化管理,可控性管理费用比预算降低20.8%,修旧利废节约资金387.4万元。这些举措并不神秘,却着实管用。许多煤炭企业应着力补上“这一课”。
总之,为应对当前困难局面,企业不能过于依赖政府的救助,而要以我为主,立足自身,强化“内功”修炼,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大力改造生产技术,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积极开展市场营销等手段,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要放弃粗放式生产经营思维和模式,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抢抓机遇,延伸煤炭产业链,适度多元发展,加速自我转型升级,不断强健自身,这样才能在严酷的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生机。
(责任编辑:厉克庞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