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力入“笼”靠法治

2014-01-29 01:53胡舒立
记者观察 2014年11期
关键词:法治化依法治国宪法

胡舒立

如何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以推进反腐败法治化为突破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焦点。

在整顿吏治、树立民望的同时,中共十八大后的反腐败斗争,面临如何从根本上构筑有效的反腐“防火墙”的问题。自2013年初以来,“坚持标本兼洽,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被视为“反腐新思维”。近两年后,以“反腐败法治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可谓水到渠成。

尽管反腐败法治化的具体部署尚有待时日,但在已有制度框架的基础上,一些反腐新举措已露端倪并发挥积极功效,仅以最值得关注的辩诉交易制度为例,即可管中窥豹。

10月13日,最高检察院《检察日报》旧事重提十年前的中国银行广东省开平支行原行长余振东贪污、挪用公款案。该报披露,美国司法机关以洗钱犯罪、違反移民法犯罪等理由对余振东实行缉捕并开展刑事追诉,最终余振东同美国刑事检控机关达成辩诉交易,承认所有被指控的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此背景下,余振东自愿接受遣返。

辩诉交易是英美法的产物,起源于美国,它指的是检察官在提起公诉的过程中,基于起诉的自由裁量权,通过与被告人及其律师协商,可以以减少指控、降低指控、建议法院从轻处罚等来换取被告人作有罪答辩。如果被告人作了有罪答辩,法官就可以避开审判程序来判决。如今,美国大约有90%的刑事案件是以辩诉交易结案,而且这一制度已扩展到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大陆法系国家。在中国,新修订后的刑诉法确立简易程序。去年,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创设速裁程序,显示引入辩诉交易迹象。

当下中国,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是刑罚的严厉性,而对刑法打击犯罪的及时性和必然性则稍显不足。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引入辩诉交易,兼顾公正与效率,既能及时有效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又有助于使反腐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尽可能减少各种有违法治精神的“便宜行事”。当然,引进这一制度,需要在顶层设计上预先考虑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异化。有必要构建控辩审三方的合理关系,加大司法公开力度,避免黑箱操作,使其沦为有权势者的游戏。

反腐败法治化仅仅是依法治国的任务之一,而不是全部。从无法无天的“文革”,到当下法治话语成为主流价值,中国社会30多年观念变迁,可谓筚路蓝缕,值得回味。

作为与人治相对立的概念,法治的提出,是在1979年。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人们痛定思痛,法学界提出要在中国实行以法治国的方针。此后,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风云激荡,“依法治国”的话语渐成共识,在1997年9月,被中共十五大首次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明确了其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999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3月,全国人大再度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十年后的今天,“全面推进”意味着中国决策层将把“依法治国”提到新高度。

可以预见,法治将成为未来中国国家治理的基调。它不仅与家长制国家治理模式格格不入,而且通过确定性的规则来调整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特别是通过规制公权力将其纳入法律的“笼子”,使得社会关系各得其所,从而实现人权保护的价值归宿。

十八大以来,法洽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宣示:要“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不久前,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表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都显示了决策层对法治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全面推进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起点。应当承认,法治在中国尚是“进行时”,怀疑、违反甚至否定法治的意识、言论,随时可能沉渣泛起;依法治国从宣言到践行,仍将是个过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任重而道远。不过,历史已经跨入关键时点,全力构建“法治中国”,蕴含着决策层坚强决心,也将成为13亿公民的切实行动。

猜你喜欢
法治化依法治国宪法
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及其法治保障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全面推进全省地方志事业法治化高质量转型升级
道县:学校宪法宣传教育全覆盖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宪法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部宪法
提高民生建设法治化水平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程序的完善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