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4-01-29 11:28肖付明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阶段课程

肖付明,薛 斌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体育院校扩招,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基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社会对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体育专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早在2009年就被列入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的前十位,体育类院校的专业性及其特殊性,使得毕业生面临更为严重的就业压力。

在这个背景下,创业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在高校领域里悄然兴起,并逐步掀起一股世界性的潮流。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制胜的时代。只有把创新当作动力,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创新型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之前注重资历转向注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所以体育院校要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就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即“企业家精神教育”或“创业精神教育”。这个概念是198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此次会议将创业教育界定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开创性主要体现在具有冒险和首创精神,具备工作所需的能力及技术,还包括创业的能力及社交能力。之后有不同的学者和组织,对这一概念从不同的层面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层面[1]:狭义的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或学员)创业意识、精神、知识、能力、技能及实践等创办企业所需的素质的教育;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在创造、创新教育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技能和人格的教育。它的培养目标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结构。这四部分组成了创业的基本素质。

笔者通过分析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若干问题,特提出构建体育院校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2 体育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缘由分析

2.1 理念陈旧

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重儒轻商”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理念重知识传授而轻知识应用及实践,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分五谷只知书本知识的“书生”。这一传统的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观:知识的多少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知识越高深、越渊博就是栋梁之才;这一传统的人才观反映到教育中,就是知识传授成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考试成了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对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的观点根深蒂固,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创业教育缺乏理性认识以及学校的创业文化氛围不强等。

2.2 体制不完善

创业教育理念的先天不足以及创业教育观念的落后,势必导致创业教育体制的凌乱与不健全。当前体育院校的创业教育,既缺乏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更缺乏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甚至有些体育院校没有创业教育。目前,学校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主要表现为竞赛、讲座等形式,由于缺乏创业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保障体系不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的不到位,致使这些活动开展的成效不理想,未能真正将计划付诸实施。

2.3 创业教育专业教师匮乏

创业教育教师的两个主要来源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辅导员)及从事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师。这些教师的共同弱点是没有亲身创业的经历与体验,也就缺乏成功创业的亲身感悟。创业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如果由一个没有任何创业经历与经验的人来充当教育者,讲起课来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其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在创业教育发展成熟的国家,他们的教师大多是由有创业或投资经历的人来充当,这些创业教师们熟悉企业的运营、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育指导。

3 体育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要在体育院校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支撑其运行,体育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的子系统见图1。

图1体育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3.1 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

我国体育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及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征,创业教育的内容可细分为:创业意识、创业人格、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五个方面:

(1) 创业意识。通过专业教师培训,转变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包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等精神,增强自主、团队、竞识、风险、诚信和成功等方面的意识[2]。

(2)创业人格。通过对学生自我认知、动机、价值观和个人品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业的态度、气度和自识力,是创业持续成功的内驱力。

(3)创业品质。主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不怕挫折、敢冒风险的精神。

(4)创业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工商、金融、税务、保险、环保、市场流通等各方面知识的教育[2]。

(5)创业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策划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操作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基本创业能力。

3.2 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及内容安排的重要依据,而课程则是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和课程方式的总和组成整个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3]。创业教育课程都是在内容体系的指导下来设置的,主要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三类。这三类课程既有内容上的分工,又有目标上的交叉融合,通过课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

(1)学科课程。即各体育院校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体育科学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开设创业教育通识类课程(如《创业导论》)和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类课程(如《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注重结合体育专业的特点,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从各相关学科遴选出的内容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课程。

(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设置的三大组成要素是学生的兴趣及条件、创业教育内容目标、市场发展的现状。把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于校园各种活动中,在创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的选择、采取小组合作、社团活动、竞赛等形式,使学生感知创业规律、了解创业活动的方法和程序、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创业中的问题,获取直接的创业经验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及能力。

(3)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以创业教育理念为依据,以学生参与虚拟或现实创业运作为手段,以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及创业技能、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及让学生获得创业体验、经历、经验的课程。虚拟创业实验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虚拟创业公司或系统,模拟创业的整个过程——选择项目,筹集资金,组建团队,企业运作及管理等;创业实践则是指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际创业的过程中,尝试将理论转变为现实。在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体验创业的真实过程;(2)建立创业交流会,让学生与创业成功的人士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流和学习;(3)扶持学生创业活动,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园来培育、扶持学生的创业项目,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

3.3 制定管理体系

体育院校要想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不仅需要课程目标体系,更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配套的创业教育的管理体系。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既有共性也具体其特性,因此采用双轨制的管理形式最能适合:一种是把它融入学校的常规教育管理,另一种则是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1)成立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创业教育的专设组织机构由“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组成。其中一个中心是指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创业教育工作,对学校创业教育工作进行的宏观管理及监控工作,在创业教育相关的重大事件上具有决策权;两个基本点是指创业教育研究室(其主要职能是以组织与创业或创业教育相关的活动来进行学术研究)和创业指导室(其主要职责是宣传和普及创业教育,调动校内外资源帮助和扶持学生的创业)。

(2)完善创业教育的管理制度。学习管理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是指与创业教育相关的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弹性学习管理制度。弹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形式,其适应创业教育的发展。弹性学习制度对学生的毕业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提前毕业,对没有按要求修满学分的学生允许其推迟毕业,而且在学习期间学生可以申请转学、休学和停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些创业活动;二是改革现行学分制。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和成绩为标准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制度。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就必须将创业教育课程添加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模块上,形成必修课、选修课、任选课这种“可组合性”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这种柔性的教学运行机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接受创业教育,为实现学生自我的未来规划奠定知识基础。

3.4 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

依据斯罗皮等学者提出建构主义认知灵活性理论对知识的划分(良构领域和非良构领域)、对学习目标的划分(初级、高级学习目标)和学习阶段的划分(初级知识、高级知识及专门知识的学习)[4],我们提出将高校创业教育分为基础、拓展、实践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创业教育会因情境、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的不同形成相应的模式。具体内涵见图2。

图2体育院校创业教育三阶段模式

(1)学习目标的划分。体育院校创业教育根据认知灵活性理论分别设定了三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并掌握创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及熟悉与创业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是第一阶段——基础阶段的学习目标;由初级学习目标向高级学习目标的过渡阶段——第二阶段拓展阶段的学习目标是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创业中出现的一般问题;第三阶段——实践阶段的学习目标是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熟悉创业的整个流程和环节,初步掌握沟通、协调、合作、管理、领导等方面的技能,不断培养敢为人先、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都涵盖了上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的划分。依据认知灵活性理论对知识进行划分:体育院校创业教育中三个阶段的每个阶段所学的知识也是不同的。基础阶段的学习内容——以良构领域的知识为主,如经济、管理、营销、商业计划、财务和创业融资等方面的创业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应的课程即课程体系中的学科课程;拓展阶段的学习内容——以简单的非良构领域的知识为主,依据此阶段的学习目标,通过选择相关项目,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及类似创业活动的方式开展。对应的课程即是课程体系中的活动课程;实践阶段的学习内容——以复杂的非良构领域的知识为主,依据本阶段的学习目标,采用让学生参与虚拟或现实创业运作的方式进行,对应的课程即是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5]。

(3)教学方式的选择。根据体育院校创业教育三个阶段的划分,为了实现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每个阶段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不同的。具体情况如下:第一阶段——基础阶段,学生处于入门阶段。学生缺乏相关背景知识,授课的内容会以理论性及概念性的知识为主。既能为学生构建新知识提供基础知识,也能为下一步构建做准备,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学以教师进行大班集体授课的形式为主;第二阶段——开拓阶段。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相关活动,如创业沙龙、创业设计大赛等。所以在这个阶段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或个人与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体育学习;第三阶段——实践阶段。经过前两阶段的学习,学生除了具备基础知识,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外,还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可以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学是在创业实践当中,以个人自主的形式进行。

在“体考热”强烈推动的背景下,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创业教育这一新型的教育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事业心。这将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目标面向未来的新的价值取向;大力推动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构建现代化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

[1] 马国顺,卢志同.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

[2] 姜涛.构建体育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

[3] 王曼文.论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机制的构建.[J]中州学刊,2009(3).

[4] 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文学研究,2006,33(12).

[5] 李会明,孙红兵,马斯和.顶岗实习与教育帮扶的实践性探索[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6).

[6] 吴金秋.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阶段课程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