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闻
海关总署26日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随着出口税率下调和通关便利化的实施,我国化肥出口得到明显提振,其中7月尿素出口量环比增加超200%。
今年以来,我国对化肥出口税收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以尿素为例,淡季出口由从价税改为40元/吨从量税,旺季取消75%的特别关税,实施15%+40元/吨的复合关税,税率的下调明显提振了化肥出口。据悉,今年7月份中国尿素出口量达到111.06万吨,环比增加了212.9%。
通关便利化方面,以青岛海关为例,青岛海关通过实施通关无纸化改革,简化出口报关单随附单证,落实分类通关改革,支持高资信化肥生产和出口企业快速“读秒”通关,减少了企业滞港时间和费用。推广“多点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也使得化肥等大宗商品能够就近通关。海关总署称,政策利好激发了化肥出口量大幅攀升。
8月25日,由农业部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和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共同完成的农业行业标准《尿素硝酸铵溶液》通过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的标准审定,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专家代表对标准进行了认真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尿素硝酸铵溶液(UAN)是以硝酸铵溶液、尿素溶液为原料按比例加工而成的水溶肥料。近年,我国陆续开始进口和生产该类产品。2013年4月,农业部开始登记并将其列入肥料登记目录。
专家呼吁,目前国内液体肥料使用比例较低,今后应进一步制定产品标准,国家在运输、销售、使用方面应给予政策支持,使这种高效液体肥料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据悉,目前该标准相关技术指标正在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
8月19日,我国首部新型肥料行业年度报告——《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发布。《报告》指出,当前新型肥料行业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推广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科学研究、政府管理、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该报告由工信部原材料司委托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完成。《报告》将新型肥料分为六大类:缓控释肥和稳定性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新型功能性肥料等。《报告》指出,新型肥料正慢慢成为肥料行业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以缓控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商品有机肥、水溶性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产业发展迅猛,技术水平、产业规模等方面提升快速,但由于产业准入门槛低、市场监管缺失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新型肥料产业存在哄炒概念、产品标准混乱、监管责任不分明等诸多问题。
该报告指出,2013年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如大批肥料行业的企业开始进入新型肥料领域,同时资本性和规模性日益突出,行业创新和行业自律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等。
《报告》认为,未来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将出现以下趋势:一是新型肥料市场将回归理性,肥料产品种类将趋于稳定,规模经济成为主导优势;二是降低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成为行业核心技术变革的重心,各大厂家都在加大技术设备的投入,以技术创新来实现行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提升;三是全链条投资控制的产业链组织模式正在成为行业趋势,产业链中主要环节的分布已不再局限于单个省份内,而是日趋立足于全国性平台操作;四是随着新型肥料行业标准的健全、市场监管的严格和人力、物流成本的提高,拥有原料资源、研发能力和地域资源优势的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肥料产品的营销模式也将逐步创新。
该报告建议,应在新型肥料行业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搭建一个官、产、学、研、资的协作平台,以促进要素协作,促进行业自律,并在技术上进行指导和把关,提高对新产品、新剂型的监测反应能力,跟踪、助推产业发展。应该正确认识新型肥料在我国的定位,国家应加大对新型肥料研究的指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指导和监管,对部分类型肥料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包括给予新型肥料免收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对新型肥料的使用给予补贴等。
国家统计局8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早稻总产量3401万吨(680.2亿斤),比2013年减产12.5万吨(2.4亿斤),下降0.4%。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95千公顷(8692.5万亩),比2013年减少9.4千公顷(14.1万亩),下降0.2%;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868.9公斤/公顷(391.3公斤/亩),比2013年减少12公斤/公顷(0.8公斤/亩),下降0.2%。
近几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5800千公顷(8700万亩)左右,湖北、湖南两省通过政策推动,压单扩双使早稻播种面积增加较多,基本抵消了其他早稻产区播种面积下降的影响,使全国早稻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因播种面积略减,全国早稻产量减少5.5万吨(1.1亿斤)。
为鼓励早稻生产,减轻“倒春寒”对早稻生产的影响,今年中央财政下达4亿元专项资金扶持早稻集中育秧,全国采取集中育秧播种的早稻面积达到2500万亩,机械插秧面积达到2000万亩。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早稻壮苗,而且有效抵御了部分地区不利天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