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翊 ,黄 谷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100871,北京;2.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611830,都江堰)
都江堰灌区的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1996年,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在水利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方面开始探索和实践;2002—2005年,开展实施水利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2006—2009年,顺利完成水利信息化二期工程建设。
都江堰灌区经过一期、二期信息化工程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信息采集与枢纽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通信平台、数据库平台以及基于GIS应用的灌区信息化平台,为数字渠系平台整合及高水平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经过充分论证研究,都江堰灌区建设的一期、二期信息化工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随着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多的投入,风险也就越来越大,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化项目评估机制,才能保障灌区信息化建设进入应用深化、系统整合、管理转型和创新的新阶段。基于此,都江堰灌区从2011年起,开始启动建立信息化项目评估体系,从分析第一、二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情况入手,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估软件系统,逐步深化开展信息化评估工作。
都江堰灌区信息化项目评估系统重点对已经建成的一、二期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评估,逐步向新信息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延伸,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项目目标评价,包括是否符合都江堰灌区信息化规划总体目标、原则、建设思路的要求,考察项目建设是否达到了项目计划所设定的目标。
②项目管理评价,包括评价项目全过程中进度、成本、质量、沟通等子项目管理情况。
③项目验收评价,包括对项目任务书中的考核指标逐一进行对照检查,核查达标情况。
④项目效果/效益评价,包括考察项目对都江堰灌区服务区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影响。
⑤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包括衡量灌区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是否能够支持项目可持续发展。
⑥项目总体评价,即对项目进行综合性的总结评价。
经过对所有待评项目的逐一分析,反复归纳和总结,采用了几种主要在项目评估中比较有效的方法,包括目标对比法、前后对比法、有无对比法、目标树—逻辑框架法等,并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目标进行评价。
在前述基本的评估工作目的、范围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信息化管理部门逐步开始建立都江堰灌区信息化评估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评估结果应用、评估实施过程、评估软件系统、评估指标、评估规范,即在管理部门的制度保障和评估技术的支撑下,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操作规范,建立评估软件系统作为评估工作开展的工作平台,制定各种不同评估实施的组织方式、过程,并构建评估结果反馈和应用的循环机制。
根据国家信息化部门对信息化建设评估的指导意见,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参照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都江堰灌区信息化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评估指标体系。
该评估分为两个主要层次,上层由5个一级指标构成综合评价指标层,该层产生最终的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层由下层的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指标支撑。纵向维度指标包括基础设施、业务应用、支撑保障3个指标,横向维度指标包括保障环境、基础设施、信息采集、共享服务、综合业务5个指标,分别从纵、横两个维度对项目中的关键点进行评测。
评估软件系统是评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运用评估软件系统,可以汇集评估工作所有数据,并与评估模型和指标相结合而产生评估结果,为评估工作的常态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
都江堰灌区信息化项目评估软件系统由数据层、模型层、评估执行层、结果表示层4个层次组成,在相关制度及指标体系的支撑下工作,为了满足灌区评估工作的开展,要求评估软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灌区的信息化项目评估工作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评估范围是由点及面的过程,采用的评估方法、评估模型也在不断地探索。因此,作为评估工作的重要平台,软件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伸缩性,通过对模型、指标体系进行维护和选择,可以针对整体和局部开展评估工作,也能够承担水平评估、绩效评估等性质不同的评估任务。
从整个都江堰灌区来看,评估系统是一个内部自评系统,为了使评估指标更合理、评估过程更科学、评估结果更客观准确,软件平台支持多方参与的机制,不仅仅是科技管理部门,还包括内部、外部专家,项目实施部门、供应商等,多种角色参与到评估的准备和实施中。按照角色的责任和权限,协同对评估指标进行修正,使评估指标趋于合理和科学、适用。
在传统的静态指标评估基础上,系统还提供数据回溯、模拟运算、历史重评等功能,可以方便地形成在时间维度上可对比的评估数据。
2011年8月,对都江堰灌区“鲁班水库水情测报系统及大坝监控系统”项目(下称鲁班水库项目)进行了试评估和测试。该项目为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水利信息化二期2008年度实施的内容,于2010年正式完成。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5个水情点、1个气象站、13个大坝扬压力观测系统的安装以及大坝、廊道的安全监控系统和中心站设备的安装。
在评估方案中,以信息化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为基础,适当简化,形成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三、四级指标若干,共计上百个末级指标。对一、二级指标采用加权法,通过专家赋值法和熵值法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预期得到优质(0.9~1.0)、 良好 (0.80~0.89)、 一般(0.70~0.79)、差(小于 0.7)四种总体评估结果。
由评估结果得出,鲁班水库项目加权分值总分为0.81,达到良好水平。评估结果和采用其他方式总结的结果基本一致。在目标达成方面该项目表现比较突出,在该指标方分项中,得到较高分值,分值达到0.9223,“自动采集点所占比例”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300%以上。“单项采集作业平均节约工作时间比例”达到42%,反映出系统运行之后,基层工段巡查水情效率大大提高。在全面效益方面,实验还考虑共享数据等成果对灌区总体效益的支持,比如通过“灾害预测预警减损贡献率”与“项目投入占比”的对比值等指标,反映出项目在水情、雨情及大坝安全的动态监测、预报能力方面为工程和相关地区安全保障作出的贡献。由于尚未对整个灌区的信息化效益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因此该项数据有一定的虚拟性。
都江堰灌区信息化项目评估系统尚处于研制阶段,已经在部分信息化项目的评估中进行了实验性运用,运用结果能够达到设计目标,所得评估结论和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并且能够发掘出在全人工评估中不易发现的问题。但系统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信息化建设项目缺少数据记录,尽管可以通过调查等方式重新建立一些数据,但不能在时间维度上得到重建,影响了一些评估指标的度量。
②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中,如何更准确地体现水利行业信息化的特点,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③评估软件系统如何与被评估系统以及相关业务系统深度结合,使部分评估工作能够实时、透明地进行,是评估软件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④如何使评估工作能够以常态化、周期化的方式进行,还需要灌区管理层的重视和引导。
[1]吉小恒,卢廷杰,李果.信息化项目后评估体系初探 [D].2011年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论文集,2011.
[2]钱京晖.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方法探讨[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5(5).
[3]辛立勤,王爱莉.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估研究与实践 [J].水利信息化,2010(3).
[4]艾萍,方彦舒,吴军斓,魏延玲.一种水利信息化发展程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J].水利信息化,2010(10).
[5]陈军强.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J].人民珠江,2011(1).